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清穿十四福晋 > 第二一九章 :十四爷出征(1)

第二一九章 :十四爷出征(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知不觉日落西山,屋中蒙了一层淡淡的玄色,寺人进屋点了灯,三个女孩子意犹未尽,仍在说个不断。外头传来一声喊:“十四爷到。”紧接着一叠声的叩首声,我往窗外一望,只见十四一身明黄锦袍,徐步而来。舒侧福晋忙起家,欲要出门相迎,十四却已经走了出去,她忙福身道:“给十四爷存候。”王氏、崔氏听闻动静,也忙屈膝道:“给爷存候。”

她两边都叫额娘,想要两个娘疼,倒真是想得美。

我纵着她,道:“随你,你自个挑好色彩,呆会让绣女过来给你量尺寸。”阿醒笑得嘴巴都合不拢,眉眼弯弯道:“谢额娘。”见舒侧福晋动也不动,只是看着,便道:“额娘,你也过来挑...”她随口一喊,把舒侧福晋吓得一口气抽在胸口,的确要堵塞了去。

这些年,她待我是越来越怕了,我也不晓得为甚么,实在没有难堪熬她。

舒侧福晋这才吁了口气,道:“谢福晋。”

王氏、崔氏年纪与阿醒附近,身份却大分歧,便唯唯诺诺,随在舒侧福晋身后,并不敢多言语。阿醒虽娇纵,但待民气善,拉着她们笑道:“呆会若瞧见有好料子,你们可不准和我抢。”她说的本是打趣话,不管是甚么好料子,对她来讲,都没甚么希奇。王氏、崔氏一听,却当了真,忙道:“奴婢不敢。”

看着她们说谈笑笑,我也稍稍有了精力与她们比划。

阿南难堪,道:“郁朱免了妓籍,就是平常百姓,我与她清明净白的,并无干系。”张芳芳打心眼里不信,边点头边道:“我都明白,我都明白...”又遣随身的小寺人泡来一壶碧螺春,拉着阿南在墙根荫处喝茶闲谈。阿南内心忐忑不安,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话,脑筋里一向在揣摩,十四到底会如何措置郁朱。

十爷手肘撑在茶桌上,托着下巴道:“皇阿玛的心机可真难揣摩。”

王氏、崔氏都是汉人,在家里不见客时,常穿汉打扮束。

第二一九章:十四出征(1)

没过量久,舒侧福晋带了弘春的两个格格王氏、崔氏过来。阿醒传闻外务府来了新缎子,晓得要做新衣裳了,欢畅得不得了,在院门口撞见舒侧福晋便甜甜唤了一声额娘。她三岁前一向由舒侧福晋教养,常常唤她额娘。当时不觉有甚么,今儿俄然喊一声,可没把舒侧福晋吓死,道:“郡主快别如许,叫福晋闻声,我可难堪了。”

他是在想,呆会如何跟蔷薇说呢?

阿醒表情好,笑道:“无碍的,额娘不是那么吝啬的人。”

八爷道:“你我岂敢揣摩圣意?不过是瞧着眼色罢了。”见十四半会不作声,便问:“你如何了?天大的功德落你身上,如何倒不欢畅了?”十爷打趣道:“如何,惊骇了?”十四并不回话,只拍了拍袍子上的落尘,沉着脸不说话。

她谨慎翼翼看着我,恍然道:“郡主拿奴婢打趣,福晋不要见怪。”

丫头开了铜锁,将布匹一样样的摊开摆在炕上,公然柔嫩顺滑,色彩花腔儿素净。我道:“命人去把阿醒和舒侧福晋叫来。”停了停,又道:“另有弘春屋里的两个格格也一并叫来。”嬷嬷应了,退身出去通传。女人对衣服的心机没得止尽,要说我春夏秋冬的夹衣、套衫、夏纱衣、冬棉袍,不管是丝、绢、纱、绫、缎、紬、罗...还是配饰珠、翠、金、银、宝石...都是应有尽有,每年都要换一轮新的,有的才穿过一两回就赏了人。底下的丫头婆子你赏了她们也不大敢穿,以是大多时候会赐给家臣的福晋。

阿醒玩伴甚少,本欲与她们拉拢拉拢干系,此后幸亏一处谈笑,见她们心惊胆颤的模样,反而不知该如何是好。进了屋,世人皆向我存候,只阿醒活脱脱扑到炕上,挑起一匹雪红缎子,道:“哎呦,真是都雅,额娘,给我做身裙子好不好?”又看了一眼王氏、崔氏,笑道:“我见过她们穿的裙子,与我们袍子大不一样,能不能也给我做一套?”

!!

哎,年青可真好,穿甚么料子穿甚么色彩都都雅。

从乾清宫出来,八爷、九爷、十爷与十四一起进了户部衙门里院。四兄弟随便坐在房中品茶,八爷道:“家里的事你不必担忧,凡事有我照看。你好好打几场败仗,有了军功在身,今后又多了些掌控。”九爷手里拿着一把花生,一粒粒剥着嚼着,道:“今儿四哥是甚么意义?如何俄然白白将好处让给你和十四了?”八爷唇角掬起含笑,道:“我传闻,皇阿玛早就下决定让十四出征,不过问一句罢了,四哥那儿只怕也有动静。”

康熙眼角的皱纹深壑,眉心平坦,并未暴露半点儿喜怒,他将折子顺手一扔,语气极其平常道:“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出兵打击西藏,拉藏汗要求朝廷出兵救济,朕想从你们当中挑出一个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代朕亲征。”稍顿,问:“胤禛,你来讲说。”

...

回到京里,已是日上三竿,十四早已入宫,阿南略略梳洗过,便骑马至宫门外的歇脚处候着。张芳芳筒动手慢悠悠行来,满脸诡异笑容,道:“如何,南掌事昨儿可舒坦?想必郁朱女人服侍得好呢!”阿南待他客气,客气道:“夜里雨下得大,实在不好走。”又问:“爷早上可有问我话?”张芳芳道:“西边军情告急,皇上急招,爷连早膳都没来得及吃,就赶进了宫。”又挤到阿南身侧,小声问:“你可算占了便宜,能让郁朱服侍一宿...”

四爷是几个得重用的皇子里头年纪最年长的,他这些年倾慕与故乡劳作,撤除查了数件贪腐的案子,旁处并未有所建立。康熙看似随便,实在到处都在磨练。四爷心如明镜,往前走了两步,至中心抱拳道:“若说武功,几兄弟里属老十四最高强,若说策画,儿臣感觉无人可敌老八,儿臣也颇觉难堪。”话音毕,八爷上前,抱拳道:“老十四曾去过青海,对那儿的地形、气候非常熟谙,儿臣觉得,十四为最好人选。再者...”他含笑望了四爷一眼,不露声色道:“再者出兵进退,策画战术皆由皇阿玛拿主张,儿臣哪比得上皇阿玛。”

我稍有兴趣,道:“翻开瞧瞧。”

我整天无所事事,早上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吃了早膳却又想睡了。因而又从中午睡到了下午,然后起床用了晚膳,坐在炕上发楞。院子里的葡萄藤结出了绿豆大小的小果子,弘明觉着别致,让嬷嬷们抱着在底下看,一时又有鸟雀过来叼果子,弘明内心焦急,让寺人们拿着竹竿子在藤上挥动敲打。他们在外头热烈腾腾,我的身子却软软的,提不努力。

乾清宫里死寂一片,康熙一手杵额,一手垂垂拿着八百里急报的折子。他直直望着桌上的宝印玉玺,金黄津润的色彩,在玻璃窗下灼灼发光。大臣皇子们往两边站定,皆低眉含胸,连大气都不敢出。阳光垂垂西落,朝霞带着一丝瑰丽的光辉照得满室绯红。半响,康熙方动体味缆子。他一动,统统人都心眼儿一跳,拉紧飘远的神思,谨听圣训。

归正阿醒多个娘又不会亏损,这点聪明劲儿我还是有,便道:“无碍,她小时候是你带着长大的,吃的是你的奶水,唤你一声娘也应当。”又道:“你也快挑挑,弘春的媳妇本年要进门,你得要多做几样喜庆衣衫备着。”实在弘春比阿醒年纪还小,但所谓结婚,不过是因着康熙下了旨罢,女孩子年纪还小得很,只怕不能同房,得先放在府里养一养。

他们暗自较量,康熙明白得很。实在他亦属意胤祯,又担忧几兄弟觉得本身偏袒,用心要给胤祯军功,才特地问了四爷一句。康熙晓得四爷凡事以退为进,老谋深算,才用心问他一句。康熙甚对劲,面上还是没有多少神采,懒懒道:“如此,便定了。”又朝十四道:“胤祯你归去好好预备,半月后行军往青海。”

玟秋领着人抬了两口大箱子进屋,福身笑道:“主子,外务府送来了夏令用的缎子,说是从姑苏织造府进贡来的呢,花腔色彩好得不得了。”这几年十四贝勒府的物件支取都是康熙特批,从外务府领用,倒省去一大比钱。

崔氏、王氏年纪都不大,恰是喜好打扮的时候,见我驯良刻薄,便垂垂凑在阿醒身边,三小我筹议着哪个料子都雅,哪个料子穿戴舒畅,哪个料子做裙子好,哪个料子做夹衣,她们唧唧喳喳,极其芳华活泼。舒侧福晋怕两个格格在我面前失了分寸,总时不时提示着,但孩子就是孩子,固然已经嫁了人,但终是袒护不了孩子的本性。

十四忙跪下,道:“儿臣遵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