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班师回朝
到了正堂,韩湛本来想让臧霸做主位的,但他果断不肯。两边歉让了半天,最后还是由韩湛坐了主位,而臧霸坐在他的左下首。两人就坐后,两边的文武官员才顺次在各自的位置坐下。
听完韩湛的解释,臧霸悬在的心总算放回了肚子里,他赶紧朝韩湛躬身见礼,恭恭敬敬地说:“即便如此,那么部属恭送安阳侯!”
韩湛不肯意让关羽难堪,便对他说道:“云长兄,等回到了邺都,本侯会当即开释刘玄德,并给你们兄弟三人一笔财帛。至于接下来去甚么处所,要干甚么,都由你们本身做主,本侯绝对不会干与的。”
韩湛等人在开阳城里安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拔营朝冀州方向开赴。臧霸原觉得韩湛到本身的地盘,不管如何说,都会逗留几天,谁知只住了一晚,就要仓促分开,赶紧到韩湛处扣问:“安阳侯如此急着开赴,是否部属有甚么做得不对的处所?”
对于臧霸的这个题目,韩湛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答案,现在听到臧霸问起,便毫不游移地说道:“臧将军,本侯不是让王浑转告你,只要你们归顺了冀州,不但能够加官进爵,并且现有的兵马和地盘不做任何变动,还是归你们统领。”
韩湛说完后,见赵云还是皱着眉头,一脸苦衷重重的模样,又弥补说:“我们此次出兵主如果为了取青州,以冀州之粮养青州之命,确保将来有稳定的兵员。至于泰山、开阳两地,不过是不测之喜,就算本侯想派人来管理此地,也是无人可派。即便如此,那何不干脆风雅一点,就让臧霸等人管理此地,还不消担忧呈现民气不稳的环境。”
酒菜散了以后,郭嘉、赵云二人跟着韩湛来到了他的房间。世人就坐以后,赵云开口问道:“二弟,你真的筹算把开阳、泰山等地,交由臧霸等人来统领?”
“臧将军多虑了。”因为朝廷给臧霸封侯的旨意还没有下来,韩湛也不再称呼他为开阳侯,而是称他的军职:“军士们分开冀州日久,思乡心切,既然青州已经拿下,正该班师回朝。”
看到郭嘉仿佛还想说点甚么,韩湛抬手打断了他的话,持续对关羽说:“如果你们想在军中持续效力,本侯是求之不得;如果不肯留在邺都,筹算去投奔别人,本侯也绝对不禁止,统统悉听尊便。”
雄师浩浩大荡地分开了开阳后,韩湛叮咛赵云:“大哥,当即派人给汉升送信,奉告他们不必持续南下,可取道泰山返回冀州。”
韩湛从王浑给本身的手札里,晓得最反对臧霸归顺冀州的人是孙观,内心对他非常不满。现在见他前来向本身敬酒,还是临时放下了对他的不满,满脸堆笑地和他说了几句,并喝了一杯酒。
“大哥,既然你担忧没有官吏束缚臧霸,那就把周仓留下吧。”韩湛自顾自地说道:“周仓与臧霸是旧识,把他留下,信赖不会引发臧霸等人的戒心。”
臧霸原觉得韩湛现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就算不会像董卓那般飞扬放肆,也是一个趾高气扬,难以打交道的主。谁知本日一见,才不测埠发明,对方竟然如此夷易近人,心中对他的好感顿时大增。
周仓曾经跟从过赵云一段时候,他的为人如何,赵云的内心是非常清楚的。是以对韩湛的这个决定,他没有表示反对,乃至还主动提出:“周仓在落草之时,另有一名结拜兄弟,叫裴元绍,不如让周仓招安此人,一起留在开阳,相互也有一个照顾。”
既然韩湛情愿兑现本身的承诺,接下来的宴会氛围就要热烈多了。不但极力主张归顺冀州的吴敦、尹礼二人起家向韩湛敬酒,就连反对最激烈的孙观,也硬着头皮起家向韩湛还礼。
关羽是一个重交谊的人,听到韩湛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本来想一回到邺都,就带着刘备远走高飞的动机,不由产生了摆荡。他朝韩湛抱拳见礼,客气地说道:“安阳侯的一番美意,我兄弟三人是戴德不尽。他日如有调派,只要一句话,关某必然会赴汤蹈火,为安阳侯效命的。”
“云长!”关羽的话刚说完,不知甚么时候赶上来的郭嘉就叹着气说:“你和翼德都是一身的好技艺,正合适在乱世中建立一番功劳,假定就这么隐姓埋名地做浅显百姓,未免太可惜了。”
郭嘉暗里和赵云谈过,晓得他的内心担忧的是甚么,便帮腔说:“主公,子龙将军也是一番美意,他担忧你把这两地交给臧霸办理,却不派官吏束缚,恐怕将来会呈现尾大不掉的局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臧霸开端谨慎地问起韩湛对本身下一步的安排:“安阳侯,俺已经归顺了冀州,不知您筹算如何安设我们?”
韩湛说话时,正堂里很温馨,不但臧霸听清楚,就连他部下的孙观、吴敦、尹礼都听到了。见韩湛情愿信守信誉,在坐的诸将不由相互对视,他们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如释重负的神采。
他游移了很久,才答复说:“回安阳侯的话,我兄弟二人回到邺都以后,会当即交出兵权,与大哥留在城里做浅显的百姓。”
关羽曾经考虑过,等青州战事一结束,本身和张飞就返回邺都,带走刘备,然后找个处所隐居起来。但颠末挞伐青州的战事,他认识到现在天下大乱,就算想归隐山林,估计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处所。
信使派出后,韩湛又催马来到了关羽的身边,对他说道:“云长兄,你与翼德兄已经完成了对本侯的承诺。此次回到邺都,本侯必然命人放了刘玄德,让你们兄弟三人团聚。但不知你们接下来筹算去甚么处所?”
“没错。”韩湛点着头答复说:“这是当初让臧霸归顺冀州的前提之一,我等不能做言而无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