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再出奇谋
“既然如此,庶定当经心极力,将长沙化为铁板一块。”刘封言已至此,以徐庶胸中沟壑,早已想到此时便将其遣往长沙,不但是将一重担放于徐庶肩上,更是将一件能够预感的大功交与了徐庶。
刘备若能占得这荆州数郡之地,短期便能够收编很多兵马,而此处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却也是腹背受敌之所,刘备早已将诸葛亮所为其运营之事奉告过刘封,少则数月,多则一年,西征势在必行,而益州与汉中之地,一旦被刘备篡夺,今后根底,必在西方,似如此,刘备多数会调派一得力之人镇守荆州,徐庶此时留与长沙,倒是多数便会被委以此重担,若真能如此,荆州之地,便可经过徐庶之手,化为刘封之地……
当下,刘封将心中这战略与二人和盘托出,徐庶与庞统闻言,皆是面上尽是震惊之色,只因刘封这战略,实在是有些大胆至极,一旦是以激愤了曹操,激发其鱼死网破,那之前与曹植所达成之和谈也划一与取消了普通,但此计一旦胜利,则刘封在此番战役中所获功绩便又会晋升很多,以是一时候庞统与徐庶也俱是在旁衡量利弊,不能定夺。
“子威之意,莫不是待刘皇叔与曹操雄师战罢与我等相见之日,吾便提出前去长沙做一太守?如果如此,怕皇叔一定能够承诺此行。”徐庶略一思考,便知这前去长沙之事须得由其亲身提出,不然以其对刘备之体味,刘备必会将其留在身侧出运营策,而不是在一郡之地保养天年。
庞统是多么的聪明,闻言刹时便遐想到刘封之前一夜之间打造出了数百把百炼钢刀之事,模糊间,他仿佛明白了刘封口中的将长沙当作火线之地,到底是何种意味,因而便不再相问此事,而是提起另一要紧之事:“据标兵来报,曹操雄师在合肥与江夏等地,与周瑜,刘皇叔苦战了已然有半月,江东在此战当中更是折了一大将太史慈,张辽所率人马丧失亦是很多,恐此战,就将闭幕,不知子威何时将曹植送回曹操手中,不然一旦战事结束,曹植被皇叔盯住,则甚为不美。”
刘封见二人多数心中已体味其所策划之事,便再次开口的道:“黄忠虽勇武非常,但一者年龄已高,二者因循保守,帮手庇护元直尚可,倒是担不起长沙暗中生长之大计!”
“南郡之地,天然要握在手中,但南郡在诸郡环抱当中且并无似湘水那般河道,更兼到时我等如果皆在南郡,诸葛亮定会暗中监督于我,有些事,如果放在南郡,恐被故意人看出端倪,而长沙与南郡又相互交界,易于相互来往,故将元直放在长沙,他这肩上重担,可并不比士元先生轻。”
刘封听了庞统之言,亦是深深吸了口气,此事虽已然与曹植定下君子和谈,但如何将其安然送回曹操手中,又不教刘备诸葛亮起疑,实在并不轻易,但即使如此,刘封心中也是早有了些战略。
“子威此番对长沙下了如此力量,莫不是怕不能保住南郡?”庞统之前一向在侧耳聆听刘封构思,见其已然与徐庶定下了长沙之事,这才问出其心中迷惑。
“如果将曹植如此便偿还给曹操,一者让曹操看低了我等志气,二者一旦操纵不当之下,恐让诸葛亮看出端倪,自古以来,繁华便是险中方能求得,故封心中所想,乃是这数日之间……”
“既然二位并无不能附和之意,那此事……封便专断一次也罢!恰好借此机遇,看看曹植在曹操心中是否真是交班人选,若曹植并无传言当中那般首要,与其达成那些和谈又有甚感化?此番若能胜利,曹操多支出一些代价救回曹植,在其阵营当中言论对曹植便更有些用处,对我等亦是功德,至于在曹操面前做了这恶人,吾与曹操本就是敌对干系,又有何妨?”
此言一出,刘封心中所想便已表达得非常清楚,那就是将长沙交由徐庶全权卖力,暗中生长,作为刘封在荆州要地留下一小型基地,因长沙在荆州地理位置既在中心,又紧邻湘水可窥视江东,故非论刘封今后身在何方,这荆州境内之事,他都可通盘把握。
在庞统看来,南郡乃是荆州仅次于襄阳与南阳之地点,江陵城在荆州亦是很有范围,此番交兵,刘封一向在南郡驻守,论功行赏,如果能够放弃那南边四郡,驻守南郡之责,刘备多数还是会授予刘封,故而庞统并不能了解刘封为何非要将徐庶这等大才调往长沙。
徐庶此时方才恍然大悟,刘封早已将刘备与诸葛亮之心机脾气计算在内,为徐庶想好了如何脱身前去长沙任职之事,现在只要不教诸葛亮发觉刘封与徐庶之间干系,此事几近便可成行。
徐庶与庞统二人闻言便知刘封主张已定,俱是转念一想,若非刘封自出道以来便有此过人胆识,又如何能够在这短短时候以内获得如此成绩?因而皆是重重点头,以示对刘封此计的支撑。
“元直莫非忘了,父切身侧另有一智囊诸葛亮?早在南阳之时,元直便与诸葛亮是老友,这报酬人,元直多数非常体味,其早有言曰,似元直这等才调,可官至太守,却自比管仲,乐毅之流,故父亲若想留元直与其共任智囊之职,诸葛亮心中定然不忿,此时元直再言及长沙乃是重地,请命前去,想来诸葛亮亦会在父亲面前陈明短长,力劝父亲放元直前去,封到时若再反其道而行之,更加激起诸葛亮决计,此事定可胜利!”
徐庶越是沉思,越是佩服刘封之深谋远虑,一时候心潮彭湃,激起满腔热血。
“既然如此,我等先在此按兵不动,信赖不日诸葛亮便会尽力将夏侯惇部众赶往襄阳,我等亦将曹仁赶往襄阳,若诸葛亮不能顺势取了襄阳,我等便开端行动!”刘封见二人已然应允此计,便是银牙一咬,将此事敲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