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 第28章 牵线搭桥

第28章 牵线搭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邓母虽坚毅明理,但也晓得孤儿寡母诸多困难,又不知该如何酬谢刘琦和黄忠,便答允下来。

当天早晨黄忠洞房花烛,刘琦则和邓艾同榻而眠,第一次牵线搭桥,另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成绩感。

邓母感激不已,再次跪谢,黄忠让老仆带着母子二人去西配房住下。

刘琦笑道:“此番还价还价与经商又有分歧,毕竟曹仁是……”

来到府中,只见前庭荒凉,花圃里长满野草,中天井落倒是打扫得非常洁净,两位老者正在树下翻晒一些物件。

张飞也上前劝道:“俺二哥当年杀恶霸也一样改名出亡江湖,这不算甚么大事。”

黄忠告道:“此宅荒废还是,你们住在这里也有些朝气,帮我打理好府院,别的另有些田产店铺,每年帮我收回房钱,照顾好二位白叟家,便足矣!”

刘琦带着邓艾到府衙拜见杨俊,拜托他用心教诲,穰县学馆有一百多学子,由杨俊和两名弟子亲身教诲,充足邓艾学一阵的。

安排好统统,刘琦让黄忠多住几日,趁便教诲邓艾一些练武根本,等有战事的时候再派人来传。

“悔不听将军之言!”徐庶捶胸顿足,泪如泉涌,惭愧道:“某非单福,实乃颍川徐庶,字元直,因避祸改名,欺瞒将军,罪该万死!”

邓母另有些踌躇:“就怕妾身无能,打理不好。”

“对,凭甚么曹贼出三成,俺们就要同意?”第一次对曹操如此硬气,张飞非常化恨,“让一半还是看在天子面上。”

邓艾母子穷而志坚,想让邓艾在这里放心肄业,必须先让糊口稳定下来,只住在馆驿可不可,还要有支出来源。

刘琦又亲身去找邓母,申明两家环境,愿为二人作媒,邓艾若成为黄忠之子,学艺便是理所当然。

当代婚姻父母之命最大,更何况是刘琦做媒,汉朝对女子的束缚还不非常严苛,孀妇再嫁是常有之事,于公于私,邓母都没法回绝。

刘琦端起茶碗,沉吟半晌,俄然说道:“汉升多年来孑然一身,为何不续弦?”

此时的宛城军民同乐,各地新兵体例结束,淘汰下来的卖力巡城,到处都是练兵之声,全城斗志昂扬。

世人纷繁劝说,却见徐庶拿出一封信,递给刘琦,点头悔怨不已。

“看来曹操是迫不及待想出兵了,”刘琦冷然一笑,言道:“既然他要发兵报仇,我又何必客气?那就相互各让一半!”

“无妨事!”黄忠摆手道:“有二位老仆互助,只需还是行事,再招两名丫环来便可。”

“此言差矣!”刘琦却点头道:“廉颇七十尚能争雄,汉升正值当打之年,立家立业划一首要,我看邓母非常贤淑,不知汉升成心否?”

黄忠固然中年丧子,展转各地领兵,但毕竟也和黄祖、黄承彦等都是黄香以后,还是有些家底的。

黄忠扫过熟谙而又陌生的屋宇,眼里闪过一丝落寞,长声一叹,问道:“大郎感觉如何?”

进城以后,刘琦问道:“汉升是本地人,这城中可有合适安设他母子二人之地?”

刘琦笑道:“汉升何尝不是兴汉功劳?我忽生此念,既为将军考虑,也为培养邓艾。若将你这一身本领传授于他,将来青出于蓝,必是一员虎将也!”

这一起上偶尔扳谈,他也看出来邓母不但贤惠,并且识文断字,明辨是非,若能再为黄家留下香火,余生无憾。

“本来大郎深谋远虑!”黄忠捻须点头,思考半晌言道:“主公之命胜于父母,某不敢辞,只要邓母不嫌我孤老,统统但凭叮咛。”

“此处极好!”刘琦点头,对邓母言道:“这是黄将军宅院,他长年出兵在外,你们母子便住在此处吧!”

城东一处高大的宅院,院中几棵大树显出此地的沧桑,班驳的府门仍然高大严肃。

糜竺踌躇道:“只怕触怒了曹操,发兵而来,难道人财两空。”

黄忠抚须叹道:“自叙儿病逝,某痛彻心扉,心灰意懒,将一女拜托亲戚,若非刘将军安慰,早已投江他杀。如本年过半百,不作他想,此后能建功垂名,此生足矣!”

次日一行人来到穰县,只见这里次序井然,车水马龙,百姓欢颜,与冷落的新野的确是两个天下。

府衙当中,糜竺满脸忧色迎上来:“将军,曹操复书愿出三成,依我看已差未几了。”

刘琦笑道:“你在这里,权当作黄将军的管家。”

成年人的天下相互都懂,黄忠谢过刘琦,但还是亲身将他送到宛城,才折返家中。

“这……”黄忠一怔,忙摆手道:“那邓艾乃是报命之人,黄某何德何能,敢收他母子二人?”

“如此最好不过,请带路!”刘琦大喜,也顾不上去府衙,先跟黄忠到了他的老宅。

从学馆转一圈返来,黄忠已买来四名丫环、两名仆人,又雇了十几人清理院子,家里终究有了炊火气味。

刘琦扶着徐庶坐下,笑道:“不过是托名罢了,只要我与智囊肝胆相照便足矣,何必在乎名姓?”

二人都不想大肆张扬,刘琦干脆当日就为二人主婚,在祖祠烧香拜堂,摆一桌简朴的酒菜,便算礼成。

黄忠看了一眼身后二人,低声道:“实不相瞒,我在这里另有一座宅院,现在只剩两名老仆照看,路上本想主动开口,又感觉过于冒昧,既然大郎动问,可否安排在我家中。”

世人无不大惊,徐庶向来安闲平静,料事如神,本日怎得如此失态?

次日一早,黄忠精力矍铄,邓母换上丝绸衣衫,多了几分娇媚崇高,从今以后,她便是这座宅院的仆人。

见黄忠俄然返来,二老非常冲动,端茶倒水忙得不亦乐乎。

听着小结巴报告他的童年,既酸楚又固执,仿佛回到了本身在乡村读书时的景象。

刘琦却心下一沉,只怕是徐母的信到了,从速上前扶起徐庶:“智囊这是为何?”

正商讨之时,却见徐庶踉跄而来,满脸泪水,见了刘琦便跪在地上。

“这如何使得?”邓母忙道:“我二人孤苦无依,身无分文,只要能让阿牛去学馆,妾身去浆洗缝织也心甘甘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