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百里烟雨
这一纵一横,莫不是六合至简之法,至简则无可破,如果宋崖余晓得这番境地,必定是李落和大甘王室一大劲敌。
李落暗赞一声,点头道:“好一处妙地,不知桥下这条河但是南府驰名的帝渐河?”
石街有曲有直,直者似竹,竹节蔓枝,层层叠叠,清秀俊雅当中又甚为划一;曲者似天南婵娟的婀娜腰身,轻柔当中风情自有,不消细心辩白,便叫人醉倒在软玉温香当中。
另有监司,都判,提督,总兵数人,仿佛是自主成朝,另有三人宋崖余一言而过,只说是宋府中人,观之气度,不在南府重臣之下,怕才是南王府秘闻地点。
“哦,是甚么?”
白日里尚瞧不出甚么,到了晚间,灯火透明,莺声燕语,歌舞管弦,传闻鼻子灵些的人纵是在扬南城外也闻获得美人身上的脂粉香味,算得上一处盛景。
“刚巧再过几日有南北两岸斗花之宴,这但是百里烟雨可贵一见的盛事,届时美女如云,来往江上,俊彦追花逐月,南北两岸怕是要人满为得了,九殿下来的恰好,这斗花之宴定要瞧上一瞧。”贾和旭意犹未尽的大笑说道。(未完待续。)
李落抬眼望去,疏雨桥在数千丈以外,风和日丽之下,倒也瞧的逼真,宏伟处不及烟光桥,却胜在清秀高雅。
“说得好,哈哈,大将军的言辞如果传到两岸美人耳中,怕是谁都盼着能与大将军一见了。”宋崖余似是极其欢畅,朗声说道。
此处是扬南城乃至南府才色才子会聚之地,沿河而居,争奇斗艳。
两人率先而行,宋崖余不时与李落谈笑扳话,身后代人尽是南王府要人。
同业南府几人哈哈一笑,贾和旭接道:“九殿下,烟光桥与疏雨桥之间便是扬南城中一处久负盛名之地,名为百里烟雨。
游历扬南城的荡子游侠莫不都会到此地流连一番,博得美人看重,也不枉培养一番风骚嘉话。”
知州贾和旭,州牧诸葛谨言,州判曹尚,巡检花聒,提刑按察使司闲章,都司批示使匡界,扬南知府施才半,通判金谁道,虽设都司,却有都统大将典勋昌,布政参知度术。
扬南城三桥,自西向东,名为煦景,烟光,疏雨,恰是借了煦景朝升,烟光画敛,疏雨夜来新霁之语,很成心境。
州牧诸葛谨言微微一笑道:“王爷言之有理,不过南北风土各有分歧,月下春江天下皆知,扬南的百里烟雨也是另有一番兴趣,九殿下如不足暇,无妨评点一二。”
宋崖余入扬南城,并未将本来居于此地的平常乡民迁至北城,反是借机修整了很多残破人家,待民亲善,实在大甘朝廷之上。
知府施才半接言道:“帝渐河横断南北,这百里烟雨也有了南北之分,北岸庞大,珠玉埋没此中,若没有一番寻觅,甚是可贵其门而入。
李落不置可否,温颜一笑,没有回声。
李落顺着宋崖余所希冀了畴昔,公然是一处会聚锋芒之地,入目所观,行舟如织,横贯东西,车马如梭,纵接南北,凡人苦寻六合万法,殊不知这道法安闲六合当中。
如此南北照应,极具气度,兼有宋家澎湃大气之概,无怪乎近年当中便有人言,南府兴衰事,还看扬南城。
南岸比拟便是要端方些,虽不及北岸热烈,但可安身南岸花坊当中的俱是百里挑一的才子,九殿下如有兴趣,来日下官可当为马前卒,伴九殿下流览一番,不过若说是猎艳,还是北岸更要动听心弦。”
世人自城北而入,一起南行,映目所及,路分楼,楼环水,水映绿,绿藏红。
知州贾和旭笑道:“恰是帝渐河,此河另有一道风景,不知九殿下是否晓得?”
不过这些人行走扬南城当中,城中百姓似是司空见惯,随便平和。
俄然李落似看到甚么,讶然问道:“何来这般多彩舟?”
世人行至居中大桥处,桥下碧波泛动,垂目望去,生出几分眩晕来。
“九殿下请看远处那一座疏雨桥。”
取名自烟光桥的烟和疏雨桥的雨,虽说百里之名有些言过实在,不过数十里还是有的。
北城除却平常百姓寓以是外,尚是行商之地,天南海北过往商旅尽可在城北暂留,一些平常不得见的奇怪物件俱能在城北找到,不敢说应有尽有,确也是琳琅满目。
李落几人便瞧见很多西域客商行走此中,另有些穿戴希奇古怪的旅人稠浊此中,服饰非是大甘人氏,也不似卓城中可见的西域北疆来客,听闻扬南府知府施才半疏解才知原是东海来人。
楼台亭阁,百姓寓所鳞次栉比,却又泾渭清楚,居处清幽,楼阁热烈繁华,颇是费了一番心机。
南城算是官家重地,衙门各司尽在此中,如有些权势职位者俱在南城立府,官宦巨商比比皆是,楼阁天井远眺非常划一,美轮美奂,不过却也不尽然满是这般位高权重之人,另有很多扬南百姓居于南城。
烟光桥上,宋崖余立足而立,长笑道:“大将军请看,此处烟光桥属扬南城中间之地,南北东西之向,尽数堆积于此。”
人数虽不是很多,穿戴却各不不异,有些脸上还绘有奇形图腾,颇是惹人谛视,李落也不由多望了几眼。
宋崖余笑道:“些微山野陋地,怎能在大将军面前班门弄斧,莫非诸位不知卓城天下闻名的月下春江么,踏遍大甘五府,莫若醉卧春江,此语可不是一句闲言。”
李落展颜回道:“多谢诸位大人美意,天南诸地向来钟灵鼎秀,不逊于大甘他处,月下春江当然有些申明,也不尽然便能盖过这百里烟雨。”
扬南城门路两旁几被府中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不过杂而稳定,无人冲撞宋崖余与李落一行,便如这扬南城普通层序清楚。
宋崖余言及扬南城并无东西之分,只要南北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