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摄政大明 > 第四十章 良莠不齐(上).第二更

第四十章 良莠不齐(上).第二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所谓淮阴侯,指的就是汉初那“国士无双”的韩信,而韩信平生,对后代而言,影响最深切的,不是他的那些赫赫军功,而是“功高震主”、“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等词汇,而是“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的临别绝句。

固然,德庆天子在当时根基上甚么都没做,但正因为甚么都没做,才反而说了然德庆天子对待温观良的心机态度。

但是,这册却又有所分歧,它不但是手抄本,赵俊臣通过笔迹判定,竟是周尚景亲技艺抄而成,翻阅之间,内里另有很多注释,明显都是周尚景的奇特观点。

而现在,在德庆天子的放纵下,温观良在众朝臣面前,申明皆毁,颜面尽失,又如何还能在宦海安身?

就是赵俊臣了。

固然这般想着,但赵俊臣的脸上,倒是一片冷意。

更何况,内里的诸般注解,皆是尽显周尚景的政治聪明,对赵俊臣而言,何尝不是一次学习的机遇。

只是,这放弃的速率,未免太快了些。

自下了早朝后,得知了温观良的了局,许庆彦就一向是这般模样。

至于德庆天子为何会放弃温观良,赵俊臣也能设想的出来。

这般处境,赵俊臣早已考虑的很清楚了,而周尚景的这番评点,只是让赵俊臣体味的更深切全面了罢了。

赵俊臣点头发笑,却并没有多说甚么,只是向着府内走去。一边走,一边对着身边的许庆彦叮咛道:“明天我晋了户部尚书,怕是很多人都要来送贺礼,你去盘点一下,另有,把首辅周大人送来的贺礼送到书房,我要亲身看一下,那份贺礼,说不定会有些深意。”

在帝王眼中,御下百官,每一小我都有其操纵代价,而一旦落空了操纵代价,也就没了持续为官的资格。

比如,在畴前,赵俊臣只是通过本身与朱和堉之间的干系,来阐发德庆天子对待本身的态度,现在颠末周尚景的这番指导,赵俊臣又发明了本身年青所带来的危急。

赵俊臣悄悄想道。

但是,跟着左兰山、保全、陈东祥等人的叛变,温观良在庙堂上的权势大损,再也有力制衡周尚景,那么对德庆天子而言,也就没了操纵代价,放弃已是必定。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吧,看似不显山不露水,只是迟了半晌才表白态度,却已是变转了情势,倒置了乾坤……”

周尚景这那里是在评点韩信?清楚就是在暗射赵俊臣。

所谓“落井下石”一词,在宦海上的表示,明天赵俊臣但是看得清楚!

温观良在德庆天子眼中的代价,毫无疑问,就是用来制衡周尚景了。

以是,看完这篇手抄本,赵俊臣最想搞清楚的倒是,周尚景为何会向他提示这些?这么做又有着如何的企图?

至于顶替温观良的人选,想到德庆天子明天相互掺沙子的行动,也就很较着了。

但是,让赵俊臣像张良那般功成身退,却又不成能,因为不管赵俊臣如何自处,恨他入骨的太子朱和堉都不会放过他,如果抓住统统机遇捞权夺势,另有自保的机遇,乃至能把朱和堉拉上马来,但如果弃权放势,别说太子朱和堉了,现在对赵俊臣客气非常的那些外朝官员、内廷寺人们,起首就会对赵俊臣动手,德庆天子亦会感觉赵俊臣落空了操纵代价,到阿谁时候,赵俊臣反而死得更快。

或者说,德庆天子也如沈常茂、黄有容普通,对温观良落井下石了。

不知不觉间,这册手抄本已被赵俊臣读完,但手抄本的最后一段,韩信被诛杀的注解,倒是引发了赵俊臣的重视。

究竟上,如果德庆天子早点表白态度,温观良毫不至于这般狼狈,而朝中群臣对温观良的进犯,也毫不会这般放肆。

赵俊臣在回府的路上,坐在轿中,闭目深思,细细揣摩以后,周尚景的那番话究竟为何意,终究想的透辟了。

看到这里,赵俊臣合上了手中书册,脸上笑意亦是尽退。

赵俊臣翻开一看,倒是《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传记》,薄薄的一本,算不上多么贵重的礼品,现在印刷业垂垂成熟,在街头书店,只需几钱银子就能买到。

“或许,这是功德吧……”赵俊臣喃喃自语:“如此一来,倒是省却了我很多担忧,起码短期内,不管我如何扩权争势,都在德庆天子的容忍范围以内了。”

许庆彦点头去了,而赵俊臣则是向着书房方向走去。

但从本质上,这番评点并不能窜改任何东西,包含赵俊臣的既定战略。

看着扉页上写着“温史而知今”五字,赵俊臣微微一笑,约莫已是明白了周尚景的意义。

………

周尚景的贺礼分量很轻,装在一个薄薄的锦盒内,翻开锦盒一看,竟是一册史记。

在沈常茂、黄有容二派官员进犯温观良的时候,德庆天子曾有无数次机遇表白态度,但德庆天子却没有,反而任由朝中百官肆无顾忌的进犯温观良,只是冷眼旁观,直到温观良在百官面前失尽了颜面,在众朝臣的进犯下仿佛罪名确实后,才迟迟开口,不咸不淡的欣喜了几句。

固然约莫明白了周尚景的意义,但赵俊臣还是饶有兴趣的细细翻阅,周尚景的柳体在当朝评价颇高,这一册手抄本,若在平常,但是很难获得。

PS:明天不出不测共五更,这是第一更!

回到赵府门前,赵俊臣下轿,却见肩舆旁的许庆彦一脸的笑意,只是气质不佳,总给人一种小人得志的感受。

~~~~~~~~~~~~~~~~~~~~~~~~~~~~~~~~~~~~~~~~~

更何况,德庆天子那番话,看似安抚,但实际上,却又模糊有着劝退的意义。

“萧何、张良、韩信,以‘汉初三杰’并称,亦皆对高祖忠心耿耿,然为何唯独韩信不得善终?功高震主乎?萧何、张良功绩可薄耶?封无可封乎?萧何、张良爵低权轻耶?无他,萧何可善终,因其年事已高,虽权大,却必不耐久;张良可善终,虽岁略轻且长命,但功成身退,且与人无争矣。唯韩信,岁轻且权大,欲退而不能,旧主不惧新主惧,旧主可驭新主疑,了局可期矣。”

现在的赵俊臣,虽不似韩信那般功高震主、才调横溢,但环境危急,倒是与韩信有些许类似。年纪悄悄就已是有权有势,现在德庆天子尚在,并自傲把握的了赵俊臣,以是才听任赵俊臣诸般作为,但是一旦德庆天子自发命不久矣,为继位新帝考虑,也很有能够会动手对于赵俊臣。

当赵俊臣到了书房后,没等多久,许庆彦就已是把周尚景的贺礼送到了书房。

是的,在本日早朝,温观良之以是会那般狼狈,并不是因为沈常茂、黄有容之辈的落井下石,也不是因为门下官员被赵俊臣拉拢,朝堂之上伶仃无援,而是因为德庆天子放弃了温观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