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萧奉先、萧兕先
天祚文妃,小字瑟瑟,年青仙颜聪明睿智,是国舅大父房之女。乾统三年冬立为文妃,她育有一子一女,儿子敖鲁斡封为晋王;小女天祚给取名燕儿。燕儿聪明聪明,在母亲的教诲下喜读书通古今,是个不成多得的才女。
酒至半酣,皇后道:“圣上带臣妾出宫游猎,妾等实在感遭到大辽边境广漠,江山壮美,到处是我契丹人的天下。”
萧天翼刚想辩驳,就被天祚一句话挡了归去,天祚道:“不要再说了,就依李丞相之言,此事就不要多议了。”他扫视了一下群臣问道:“何人可为讨逆都统?”
众嫔妃你一言我一语天祚沉醉此中,只要文妃一言不发。
天祚略一点头自责道:“阿骨打呀,阿骨打,朕悔当初没杀了你!来人,传朕旨意,各大臣前来议事!”
天祚:“但说无妨”。
坐鄙人首的文妃才开口道:“贱妾不想多言,但又不能不忠告皇上,玩耍打猎当然高兴,不能因游猎而废国事,近闻女直反叛犯界,不知宁江州战事如何,还是早回上京为好。”
天祚拿起酒盏呷了一口,面带醉意说道:“若皇后和爱妃还没纵情,别说多玩儿几天,就是几个月朕也甘心作陪。”
萧兀纳有话想说,天祚岂容辩白,命人将其押走。
天祚闻言,一时没有主意,说道:“各位爱卿休要辩论,各执其词各有事理,归根结底就是出多少兵为好。”
话音一落,大臣们相互看了看都默不出声。过了一会儿,萧天翼看了一眼萧奉先,说道:“枢密使大人,嗣先但是介弟呀,你就不怕有人背后说三道四吗?”
萧兀纳感激涕零,俯伏在隧道:“谢皇上信赖,老臣万死不辞!”
南府主管汉人的宰相张琳向前一步,奏道:“皇上,北府之事囿于旧制臣不便多言,不过……”
萧兀纳接旨分开缧绁仓促来见天祚,他跪地伸谢皇上不杀之恩,天祚赐坐,并好言相慰道:“胜负乃兵家常事,朕念你昔日之恩,再任你为副都统,荡平乱贼夺回宁江州以雪前耻,你看如何?”
天祚道:“张爱卿所言极是。”
李处温从速拥戴道:“萧大人言之有理,中原有句古话,‘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萧大人一心为国,并忘我念,其忠义之心,六合可知。”
这时,老臣太傅萧天翼停止宫跪禀,说有要事相奏,但是,天祚只哼了一声照饮不误,天翼长跪不起。见此,李处温侧头靠近天祚耳边嘀咕几句,天祚这才挥了挥衣袖,众嫔妃鱼贯退下。
这位辽朝的第九代天子放下酒盏,对劲地说道:“是啊,创建基业,东到东海,北至大漠,西邻西夏,南及宋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啊。”
天祚肝火未消,呆坐无语。李处温安慰道:“皇上,成败得失不在一城一地,圣上勿忧,蛮荒部落反叛占据了宁江州,阿骨打只不过是一时失势,来日再派精兵强将定能将其剿除夺回城池,不必当作芥蒂。”
李处温捋了捋山羊胡子看了看萧天翼和阿息保,奏道:“二位大人多虑了,出诸道兵马有失我大国之威,贼兵虽一时失势,亦不敷为虑!”
“愿我大辽江山永固,传及万代子孙!”元妃亦道,“妾等久居宫闱的确是在下狱啊,出来玩耍打猎,放鹰捉天鹅,纵马逐飞鹿,高兴极了,皇上还是陪妾等多玩儿几天吧。”
天祚大怒,手拍案几吼道:“你丢了宁江州还活着返来?来人!打入牢中,然后押回上京听候措置!”
长官上,都统萧嗣先对劲地说道:“萧天翼老儿小题大做,看来被阿骨打吓坏了,此次大兵压境,阿骨打只要拱手来降,本都统夺回宁江州,看他另有何话可说?”
(反派一号必定是宋江了,二号阿骨打、三号方腊……)
被萧兀纳泼冷水,萧奉先有些不欢畅,说道:“哎,老将军,何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天翼奏道:“皇上,渤水兵都统耶律谢十阵亡,萧兀纳兵败宁江州,大药师奴投降女直,背叛阿骨打已占有了宁江州,萧兀纳自缚前来请罪,已在帐外等侯圣上发落。”
萧奉先顿时拥戴道:“对,杀鸡焉用宰牛刀,一万兵马足矣!”
阿息保听了萧奉先反对出重兵平乱,因而奏道:“天翼大人言之极是,阿骨打羽翼已丰,应发诸道之兵讨之可一鼓而就,免蹈前次之复辙呀。”
诸位大臣连续来到行宫顺次而立,天祚看了看诸位大臣,说道:“女直酋长阿骨打犯上反叛,搅得朕打猎不得安宁。朕令萧兀纳出兵征讨,没想到为逆贼所败,现宁江州已被女直所占,各位爱卿,剿除乱贼夺回宁江有何良策?”
天祚一听酒意全无,大惊失容,问道:“宁江州丢了?朕没想到萧兀纳丢城失地啊,他另有脸返来见朕?传他进宫!”
那边萧天翼话音刚落,萧奉先向前一步奏道:“皇上,若出诸道之兵,疆界空虚,宋国一旦乘机北犯,我腹背受敌。到当时,不但我燕云十六州不保,大辽江山亦岌岌可危,此策断不成行。”
气候渐寒,天祚率臣妃等人回到上京。翌日,他草拟一道圣旨传萧兀纳进宫。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齐沉默不语。这时,还是老臣萧天翼奏道:“皇上,女直部落虽小,其人勇猛善射,阿骨打多谋,部下虎将极多。自擒我叛贼萧里海以来,其势日见扩大。我兵耐久不练,如遇劲敌,稍有倒霉,诸部离心,不成制矣。我军新败贼势正盛,依臣之见,莫若发诸道之兵,以威压之,庶可服也。”
第二天,萧奉先召萧嗣先、萧兀纳、崔公义、邢颖等人商讨进兵之事。
萧奉先听天祚问何人可为都统,心想兵权不能旁落别人,他仓猝奏道:“启奏皇上,臣保举一人,此人能平兵变收失地肃除阿骨打夺回宁江州!”
萧兀纳一时无语。嗣先道:“旬日出兵,必传佳音!”萧兀纳闻言只是一声苦笑。
天祚闻言神采一沉,说道:“有萧老将军坐镇宁江州,还不放心?既然世人都如此欢心,何如因你一人而败世人之雅兴?”
“是啊,奉先处以公心不时为我大辽着想,嗣先英勇刚毅,可胜此任”天祚面露忧色道,“谁可为副都统?”萧天翼和阿息保二人深知,他们的话天祚是听不出来的,因而闭口不言。
天祚又任命崔公义为都押官,邢颖为副将伐宁江州。萧奉先奉旨调拨八千兵马交与萧嗣先。又征调奚军一千,中京禁军一千,为确保一举毁灭阿骨打,天祚衡量再三,又调诸路武勇一千跟从出征。
天祚话音刚落,李处温又奏道:“皇上,出重兵耗赋税费光阴,依臣之见,派一万精兵绰绰不足。”
再说辽天祚帝在庆州打猎已一月不足,一天,北府丞相李处温陪天祚帝在行宫与皇后、妃等人喝酒。
只见天祚面色不悦,问道:“萧大人有何事相奏?”
萧兀纳倒也显得沉着,说道:“此时贼兵士气畅旺,完颜阿骨打更兼有撒改、希尹等报酬谋,其部下战将剽悍,不成轻敌呀。”
萧天翼深知萧、李二人狼狈为奸一唱一和,待李处温话音一落,奏道:“皇上,阿骨打乃枭雄之辈,需出重兵一举剿除,斩草不除根,必为后患呐。”
文妃听罢沉默无语,其他嫔妃轮番劝酒,天祚几次举杯。
天祚面前一亮,问道:“爱卿要保举何人?”奉先道:“殿前都检点――萧嗣先。”
张琳道:“萧兀纳曾为统军司节度使,勇猛善战,宁江州一战虽兵败失城,说句公道话,皆因我军兵微将寡,孤掌难鸣而至,并非他一人之不对,若圣上再委以重担,他必以死相报。”
萧兀纳踉跄而进,跪地请罪道:“臣兵败失地有负圣恩,任皇上发落。”
老将萧兀纳暮年曾有恩于天祚,是以次兵败一怒之下将其打入牢中,天祚有些悔怨。张琳一席话恰好给了他一个台阶,因而就当即准奏,天祚决定再次起用萧兀纳。
萧奉先正色道:“怕甚么?圣上问谁可为都统,没问谁是臣之弟啊。”他倒是盘算主张,将平叛的事情交给弟弟。只要扫平了完颜阿骨打,本身萧家又有了一场大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