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宋成祖 > 第381章 胜利之后

第381章 胜利之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吕颐浩和张叔夜相互看了看,吕颐浩率先见礼道:“官家,此战尽灭金兵主力,光复两河,规复燕云,大功竟成……吴将军就义,固然令人哀思,却还是请官家以大局为重,以百姓为念,不要过分哀痛。至于吴将军的身后事,礼部会尽快制定,追授国公,他的先人朝廷培养,恩准入武学,建庙刻碑,永为记念。”

残阳当中,大战闭幕,宋军到底是赢了,而大局在现在也肯定了。

赵桓下认识昂首,发明几位重臣,正躬身耸峙。

胜利了可不料味着高枕无忧,相反,胜利以后的重修规复,才是真正的大困难。

赵桓沉吟了一会儿,仿佛他能做的,也就是这些罢了……赵桓放下了吴元丰的尸身,任凭兵士将他抬走,而后木然在群臣的簇拥之下,到了临时的御帐歇息。

吕颐浩一阵惊诧,老相公沉吟半晌,当即道:“官家,老臣窃觉得抗金为主,北伐大业胜利,便是大胜……其他赋税民生之事,皆是为了北伐。”

“你们晓得吗?吴元丰跟朕讲过,他说最好的日子就是一头牛,一块田,在家里安居乐业,过太常日子。便是他这般的将领,想的也是这个。更不要说其别人。事到现在,诸位相公还看不明白吗?我们不管如何,都必须回应这些浅显人最逼真的期盼。”

莫非立即裁撤禁军吗?

赵桓还记得,他在虎帐统兵,每天早晨,吴元丰都会亲身巡查,朝夕重视,恐怕天子有任何不对。

赵桓一向筹算等战役大局稳定下来,给他外放一个好位置,起码要汲引到总兵一级……谁能猜想,他就这么死了。

“吴元丰是甚么出身?他就是个贫苦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小时候当过学徒,整天挨打,厥后跟了陈广老豪杰学武,也是在江湖颠簸辛苦……厥后参军报国,他在三年前才结婚……客岁的时候,添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本年他就捐躯在了疆场上!”

赵桓竟然正色点头。

赵桓说到这里,缓缓坐在了椅子上,插着两手,神采寂然。

赵桓还吃过吴元丰做的叫花鸡,就在黄河岸边……

“吕相公,另有其他诸位相公……朕在这里必须说清楚,前面八个字,比起前面八个字,还要重一万倍!”

“你们都是朝廷栋梁,天下英才。天然应当明白,和金人如何打,都一定摆荡国本,可一旦南北抵触,烽火各处,大宋朝就真的有亡国之危!隋炀帝征高句丽而亡国的旧事,不能忘怀!现在现在,我们面对的局面,只怕不会比当初金人围攻开封强多少……因为抗金二字压抑的冲突,发作就在面前,这一次该如何纾解,朝廷必须拿出安妥体例,不然……朕就不是复兴之主,反而是亡国之君了。”

他不会离着太近,却又在需求的时候,很快过来。

吕颐浩就是一阵难堪,毕竟身为辅弼,又随军出征,抚心自问,他也没说错甚么,官家如何会驳斥?

吕颐浩听到元和复兴四字,身躯竟然在颤抖,说不震惊,那是假的。

只是赵官家还是跌坐地上,抱着吴元丰垂垂冰冷的身躯,一言不发,一语皆无……吴元丰的官职不高,职位不显……但是这六年来,他无役不与,重新打到了尾。

赵桓勃然站起,面带喜色!

群臣大惊,略微思忖,无不汗流浃背,心惊肉跳。

赵桓想说甚么,张了张嘴,却毕竟化成了一声长叹,低下了脑袋。

民气如铁,意志如钢。

“启奏官家,唐宪宗盛年继位,即位之初,唐宪宗便励精图治,大刀阔斧,肃除藩镇盘据,收拢处所兵权,安定淮西之乱……使得安史之乱今后,一度颓靡的国势,略微奋发,世人呼宪宗为小太宗。”

赵桓点头,“把元和复兴,又是如何失利的?”

“军中将士,有太多的浅显人,唯有站在他们的态度上,才气无往倒霉!”

“如果在修史的时候,把北伐胜利归结到帝王贤明,文武忠心……朕是不认的,真正的功臣,恰好是这些一向以来,被忽视的布衣百姓!”

君臣、朋友、袍泽,赵桓很难描述两小我的干系,但他晓得,本身的心被狠狠掏去了一块,他变得落寞心伤,涓滴感受不到胜利的高兴,相反,他的心不竭向下坠,乃至感觉这个天下都暗淡了。

他就像是影子,不声不响,庇护本身的全面。

“朕能够给吴元丰追封国公,能够恩赏他的百口……但是军中另有千千万万吴元丰,处所上另有更多的百姓……朕能顾得来几小我?恩赏他一小我轻易,把一碗水端平,让统统人都心折口服,这才是最难的。”

天下板荡之际,有人趁机反叛,又该如何应对?

赵桓微微点头,苦笑道:“吕相公,这话朕也说不好,但朕有一个原则要说清楚……方才朕面对吴将军的尸身,朕想到了一件事,这场仗是朕贤明神武,是你们运筹有方,还是内里的诸将神勇无敌?只怕都不完整吧……真正立下大功的是浅显的兵士,是更加浅显的民夫,是他们靠着流血捐躯,靠着辛苦汗水,才换来了明天。”

好家伙,直接超越了赵二,不过貌似也没甚么不对的……

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帝王一怒,伏尸百万……既然想初创前所未有的功劳,就必定了要踏着骸骨前行。

“朕现在北伐金人,看似大功胜利,实则塞外另有女真权势,并未完整犁廷扫穴……朕推行变法,土断清丈,摊丁入亩,也没有完整落实下去,财务支出固然有所改良,却毕竟根底陋劣,略微忽视,就会前功尽弃……另有,这六年来,统统为了抗金,重敛于民,南边百姓,皆有牢骚,两河子民,又方才离开金人魔掌,水深炽热……几十万御营兵马,无数强兵虎将,又该如何安排……另有新进光复地盘,该如何管理……千头万绪,错综庞大。如果一样措置不好,都有重燃烽火的伤害。”

吕颐浩持续道:“宪宗讨伐藩镇,倒是操纵寺人监军……如此一来,阉竖权势暴涨,乃至于生长到随便废立天子,没法无天的境地。再有,宪宗固然赛过藩镇,却毕竟没有铲平处所盘据的根底,导致死灰复燃。另有,宪宗在稍有成绩以后,便沉湎吃苦,乃至服用丹药,以求长生……”

错,错在那里?

“错!”

赵桓格外严厉,他缓缓踱步,语气冲动道:“大宋立国不稳,重武功,轻武略,太宗天子北伐败北,仁宗天子再败西北……庆历新政,熙宁变法,皆告失利。乃至于丰亨豫大……我大宋朝是从一个失利,走向另一个失利,是彻头彻尾的一败再败!即便畴昔的六年,我们精诚连合,竭尽尽力,打败了金人,也不代表着大宋真的复兴了。”

还一向跟在赵桓身边,充当了天子近卫,救驾之功,也是很多的。

可题目是如果减少了税赋,几十万禁军如何办?

实在这事情底子不消多说,略微想想就懂了……光复了燕云,两淮两浙,荆湖,巴蜀,关中,这么多处所,是不是应当把税赋减少了?

他们一起骑马,一起猎杀野鸡。

“摈除胡虏也好,规复中华也好……这当然首要,却并非最底子的。说到底还要落在民生上面,均田平役,这是必须落实的,第一要公允,第二要减赋,如果只要疆场的胜利,而没有民生的窜改,我们不但没有胜利,还彻完整底失利了!”

赵桓嘴角上翘,呵呵哂笑,“真是何其类似!”

赵桓没让吕颐浩难堪太久,而是沉声道:“朕说的十六个字是摈除胡虏、规复中华、均田平役,布施斯民。吕相公,你何必省略了前面八个字?”

只是面对吴元丰的尸身,赵官家终究复苏,本身到底只是个凡夫俗子,接受不了生离死别,特别是本身的身边人。

“官家,臣等陋劣,忘乎以是……还请官家示下,该如何做才好?”吕颐浩躬身说道。

“吕相公,你这话朕不能接。”

赵桓深吸口气,随后又长叹道:“熟谙到我们的胜利是百姓之功,就应当清楚一件事情,朕在大名府的时候,为甚么附和牛英正法青楼店主的行动?有人或许会说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朕这是自讨无趣……可大师伙别忘了,青楼的风雅不属于底层百姓,那些无声无息的贫苦人,是最仇恨青楼的。士大夫眼里的风骚之地,倒是浅显百姓不折不扣的十八层天国!”

两河燕云,又如何管理?

众臣见天子伤怀,天然要说点欢畅的事情,吕颐浩便道:“官家,兀术惨败,河间光复,岳帅和韩王还在追击残兵,老臣恭贺官家,摈除胡虏,规复中华,大事胜利……陛下之功,直追艺祖!”

“如果我们误觉得天下承平,能够安享胜利果实了……那就是彻头彻尾地错了。”赵桓气哼哼踱步,俄然道:“吕相公,你博学多识,朕问你,唐宪宗的元和复兴,又是如何回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