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游戏竞技 >隋风飞扬 > 第389章 活学活用

第389章 活学活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叶掌柜,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如果今后这件事被唐介休晓得了……”张安面带忧色地提示道。

“我倒感觉姐姐的这个别例可行。”杨凌转念想了想,代三郎向张安讲解道,“唐介休与建康司马夏侯福过从甚密,以他的名义领受下书卷,不会招惹来官府对此事的查办。我方才不是说了嘛,这件事成与不成的关头在于官府对张家的态度,唐介休的确是一面再合适不过的幌子了。”

三郎和张安都不是读书人,听了杨凌这话,忍不住异口同声地问道:“如许做行吗?”

“你能够奉告乌先生,启事广陵张家来做的江南丝绸的买卖,现在大半已由唐先生的‘升字号商行’接办了,如果乌先生有兴趣,无妨来建康劈面唐先生谈谈此后合作的事。”三郎明知杨凌但愿从本身嘴里听到的是甚么样的答复,却用心只字不提,所答非所问地说道。

他不待三郎开口辩论,又转过甚来对小张宣说道:“我们须得事前说好,用令尊投放在我这里的钱采办甚么书,可得听我的。比及我将书购齐,移交给你,能不能保全下这批书,用好这些书就是你的事了。”

“张大哥说对了一半。”杨凌笑着提示张安道,“姐姐向不读书,倘若俄然收下恁多书卷,岂不令人起疑?我是想由姐姐出面,在建康本地找个读书的士子,以他的名义领受下这些书卷。”

三郎这些日子也没闲着。她不知用了甚么体例压服唐介休捐募了一百段绢帛给灵谷寺,在灵谷寺中修建起一座三层的藏书楼,专门用于存放唐介休在江南各地淘购到的书卷。

早在他想到藏富于书,要通过书这一特别、隐蔽的商品来完成张伯和生前对他的嘱托,帮忙张家保全下最后一笔财帛时,杨凌就想好了要选购些甚么样的书卷来偿还给张家先人保藏、用来保值增值。

张安和杨凌对视了一眼,不放心肠问道:“唐介休靠得住吗?”

杨凌本来在平陵驿做伙夫时,曾不止一次地趁上菜的机遇听到在驿站下榻的朝廷吏员们议论起买书、藏书的事,因此对隋朝时书卷的市场行情有所体味。

杨凌等三人都被小张宣给逗乐了。

“呵呵,到时,我就说,这些书卷是你在建康书肆中购得,存放在我这里的。好叫唐介休找你查问究竟去。”三郎半开打趣开当真地答道。

“哼,我本来不读书,今后就不能读书了吗?”三郎呛了杨凌一句,说道,“依我说,这件事也不需找旁人了,唐介休就行!”

小张宣却眨了眨眼睛,代杨凌答复二人道:”我看杨大哥这个别例行。客岁爹爹曾带我拜访过江南大儒顾施先生,我俩从顾先生的书斋出来后,爹爹悄悄地奉告我说,如果顾先生情愿,他甘心用半座张园互换他的这间书斋。如果照此预算,一万贯铜钱也买不来多少书的。”

他随即又转向三郎,问道:“不过,姐姐,大管家提示的是,倘若唐介休得知此事,你又当如何应对,才气确保这些书卷不出不测呢?”

杨凌先是一怔,及至听三郎说到邀乌有德亲赴建康来与唐介休洽商买卖,才模糊明白了三郎实在的设法,不由抿嘴一乐,冲三郎说道:“姐姐放心,我包管不出半月,乌先生定会站在你面前。”

三郎心直口快,用经验的口气对小张宣说道:“小孩儿家,听不出你爹这是成心在鼓励你勤奋读书呀,如何会真的用半座张园来换一间书斋里的书呢?”

杨凌摇着头改正三郎道:“姐姐,你能够随便找家坟典行(书店)探听探听,看看有没有代价万贯的书卷。”

一向没有开口说话的张安此时俄然说道:“杨公子的意义,但是要以叶掌柜的名义代我家公子领受下这些书卷?”

三郎不平气地打断杨凌,问道:“崽子,既然你和张公子都以为换书还钱这个别例好,你直接买了书还给张公子不就行了,还要张公子来求我帮的甚么忙呢?”

颠末近一个月的淘换,杨凌终究用张伯和投放在他这儿的一万贯“开皇五株”为张宣采办了包含四书五经、近人著作、高僧所抄佛经在内的各种册本共约一千多卷,尽数临时存放在三郎的住处。

杨凌经张安这么一提示,才回想起张伯和在平陵白草山那件事上的做法,也不由哑然发笑,反问张安道:“张大哥,你说呢?”回到建康后,杨凌就开端动手寻购书卷一事了。

“咳,我只是说以唐介休的名义领受下还给张家的书卷,又没说必然要唐介休晓得这件事,大管家有甚么可担忧的?”三郎大咧咧地答道。

当天与张宣、张安临分离之际,张安特地将杨凌拉到一边,笑眯眯地问道:“杨公子,你这藏富于书的体例是不是效仿我家老爷生前藏木于林的做法呀?”

“我筹算把你为张家换购来的这些书卷也移到灵谷寺中的藏书楼上存放。阿谁处所唐介休每月也不必然去上一回,又有毛球等一伙兄弟在四周照顾着,将张家公子安设在那边,是再好不过了。”三郎很有些在帮忙张家这件事上不甘落在杨凌前面的架式,在杨凌分开建康,返回广州之前,奉告了他本身的筹算。

“嗯,也行,交给我来对付吧。”杨凌点点头,竟同意了三郎的主张,“那好,明天我们就这么说定了啊,将张先生留下的一万贯换购成书卷一事由我来办,别的的事就有劳姐姐了。”

“姐姐,乌先生还在广州等着你的复书呢,此次我归去该如何答复他?”杨凌内心仍对唐介休怀有戒心,不肯三郎和他走得太近,是以成心在二人别离之际向她提到了乌有德。

他在为张家选购书卷时,并不非常重视寻购孤本、古本等价高可贵的书卷,而是成心遴选些近代名家的抄本买入,比方,在当时建康坟典行中比较常见的江淹、沈约等江南名流的著作。这些书卷的要价凡是仅为两汉及之前传播下来书卷的非常之一,乃至百分之一,但在杨凌眼中,却极具贬值空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