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孙子传 > 第63章 穹窿隐居 太湖垂钓(2)

第63章 穹窿隐居 太湖垂钓(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从善人桥向北,半山腰有一泓清池,广可数十丈,横浸山腹,故唤天池山。山势峭拔,怪石嶙峋,泉水浩繁,诸如清心泉、寒枯泉、天池泉、钵盂泉、盈盈泉等。泉水清澈醇芳,被誉为“吴中第一峰”。最高莲花峰,巨石纵横,或立,或伏,或仰,或卧,或蹲,或招手,或喝彩,或腾跃,或点头摆尾,依状定名为:寿星读经石、比丘石、神仙脚、佛手石、金蟾石……峰上另有桃花涧、南天门、秀屏崖、藏军洞、烽火墩。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峰顶的“水底烟云”――一泓清池,鹄立池边,只见小娘石探头藏脑,如同盥洗秀发之玉女。蓝天上的浮云,拱卫的山峦,倒映池中,如同烟雾拂波纹,又似薄云拥清波,蔚成其观。山东坡习称华山,山道峻峭,巨石林立,多上宽下窄,相摞相垛,挨挨挤挤,兀立危若累卵。石问多松,绕石而行,松林犹若仪仗两列,清爽清幽,寂静厉穆。

穹窿前怀有一山,山不高,风景却新奇,一年四时,香花斗妍,香草喷芳,故名“香山”。它东与腐败山对峙,南濒太湖,西至法华、渔洋诸山,北依穹窿,纵横十数里,阵势幽僻,风景美人,为吴之南宫地点。南宫亦系吴王离宫,为出入太湖,开凿南宫运河一条,长十数里,直通东西。河上有石梁桥六座,木桥一座,石拱桥八座,可见其范围与气势,有诗赞道:“吴王尽游幸,歌舞艳山川;径草承雕辇,林花避翠钿。东风开锦队,暮雨接珍筵……”

循穹窿山东北行,有灵岩山,远了望去,似一头伏地巨象,巍峨雄浑,气势凛然。山体奇秀矗立,茂林修竹当中,殿宇嵯峨,鳞次栉比,这里是吴王的行宫,宫中姬妾成群,嫔妃如云。孙武,一个樵夫,采药男人,天然没有资格举足登山,被隔在禁区以外。绕山而行,但闻歌喉莺啭,丝竹袅袅,不断于耳。香风阵阵,流水凝脂,令人感慨万分。山多怪石,如禽似兽,状物若人,栩栩如生,此中尤以灵芝石最为凸起,灵岩山由此而得名。除面对太湖,风景娟秀外,“灵芝”乃仙草,有起死复生之神效,食之可长生不老,这约莫也是吴王于此山建行宫的启事。

从灵岩山持续向北,行四里许是天平山,山高刺天,白云环绕,不见峰巅。层层山岳,叠叠峦蟑,遮天蔽日,尽是古枫。时价暮秋,霜叶赛花,了望天平山,就是一堆熊熊燃烧着的烈火。岭岭泉唱,峰峰飞瀑,是天平山的又一特性。泉水清澈甘美,入口凉彻肌骨,是消暑之佳品,且久旱不竭,有“吴中第一泉”之美称。遍山石柱耸峙,“万笏朝天”,“龙门一线天”为登山必由之路,双岩壁立,相对如门,矗立矗立,险要若崩,令人望而却步,不寒而栗,其间一条窄径,斜铺着数十台级,仅容一人援石侧身登攀。

香山嘴东,昌隆桥西堍(tù),有观潮亭,凭栏了望太湖,风静湖面如镜,浪起波澜滚滚,七十二峰出没烟雾,湖山名胜美不堪收。从香山嘴沿山西行,有大小二苑岭,苑岭不高,石齿若笋,犬牙嶙峋,这是吴王莳植奇花异卉的处所。吴王遣宫女楫舟从采香泾来此汇集香花异草,有诗描述其景象道:“采香泾里木兰舟,嚼蕊吹芳烂周游。夕照青山都幸亏,桑间荞麦满芳洲。”

穹窿东南有白马岭,岭下有白马坞,峰峦环抱风景如画。岭上岭下,坞内坞外,满是枫林,十月霜天,层层叠叠,丹枫如醉如染,可与天平枫林媲美,是秋游赏枫的胜地。

数年今后,先生旧地重游,顿见堂堂新屋焕然窜改,正在踌躇,忽见老妇从屋内走出,认出当年这位先生,热忱地邀他入室请坐,说道:“多亏先生指导,选中佳地造屋,自此田桑富强,百口康泰,日子过得红火,正愁没处谢先生,不料先生竟再次驾临。”因而设席接待,命家里人一一贯先生称谢。先生却疑虑满腹,甚感歉疚,沉默不语。老妇见状,感觉惊奇,忙说:“我们这山里人待客,一贯至心美意,记得那年先生来此,我一时没有茶水接待,怠慢先生让您喝凉水。当时,担忧您热得气喘吁吁,俄然急饮冷水,会出弊端,以是在水面上撒了把稻糠,使您耐烦吹糠慢饮,免于痛饮抱病。当时不便申明,实在抱愧。”一席话使先生越感惭愧,心想,本身以怨报德,太不该该,因而透露真情,说道:“实在风水并不灵验,向来善有恶报,勤奋致富。此后我要转停业正,做个像您一样朴拙仁慈的人。”因而捐资构筑了这座小桥,落款“善人桥”。

香山太湖口有吕浦桥,桥跨南宫运河西口,是香山出入太湖的咽喉和流派。桥北吕山村,四周多“吕”姓,桥南沙潭村,向有“浦”姓居住。桥是以而得名。自桥西出太湖,水天相连,一望无边,有诗云:“囊风阁雨半晴阴,暗澹谁知造化心。委命沉浮独一叶,计身轻重亦令媛。尘凡犹道不堪险,白浪莫嗔如许深。晚得香山堪寄缆,卧听鼍(tuó)吼与龙吟。”渔舟晨出捕捞,傍晚归宿于桥畔,渔人逸兴而起,渔歌不断,响穷太湖之滨,为渔家乐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