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雅会
*****
这时,高蟠轻咳一声,举杯笑道,“谢公子游历天下,果见多识广。本日雅集,有良辰美景,又有高朋故交,岂可孤负?诸公,我等当纵情欢饮,一醉方休!”
“奉侍公子……”青玄挠挠头,“嗯……如厕。”
“如此,公子须得好好筹办才是。”我说。
鹤园中最受谛视标,不是鹤舞,也不是城阳王,而是同坐一席的公子与谢浚。不竭有人走过来见礼,四周里三层外三层,困得水泄不通。
他说得过分详细,就仿佛亲眼所见。我听完,“噗”一声笑出来。
青玄刚满十五,这诚恳人,八成是美色当前不由引诱,被人哄两句就来瞎帮手。
既然是公子所愿,我天然也不好提回府之事。没多久,青玄走返来,禀报说谢浚的车马已经到了。
茶汤在釜中翻滚,我盛出来,端到案上。
公子愣了愣:“谢公子未曾提过。”
公子喝一口茶,一脸淡然:“也不非常想,只是传闻他返来了,见一见也好。”
我心中大喜,正想说既然如此公子我们回府吧,却见公子望了望窗外风景,转头道:“青玄,你去问问,谢浚谢公子何时来?”
这个题目有且只要一个答案。
“何事?”公子问。
公子不觉得然:“这等小事,也须筹办?”
公子道:“当年我也曾听我祖父提及过璇玑先生,他说此人乃奇才,甚少露面,但所作谶言无一不该验。建国之时,璇玑先生说高祖十三年得天下,而后高祖公然十三年就得了天下。”
以是,他对游历过天下的人,总会高看一眼。
我听很多人说过,如果谢浚与公子同龄,又未曾分开雒阳,公子怕是要有敌手。
我愣了愣。
谢浚道:“秦王先前镇守辽东数年,很有策画。此番若非他亲身出征,恐不成等闲得胜。”
公子不饮别人斟的酒,我从侯府的僮仆手中接过酒壶,亲手给他斟上。
谢浚却仿佛全然不在乎,聊了好久,天南海北,多是时政之事。不过他见地博识又言谈风趣,世人听得非常津津有味。且谢浚究竟申明卓著,即便犯了端方也无伤风雅,不会有人敢劈面指责。
“璇玑先生?”公子道,“阿谁曾为高祖作谶的异人?”
谢浚多年未曾在雒阳的宴席中现身,人们对他的猎奇更甚于公子。
这些话半真半假,我也不担忧被看破,因为我晓得,公子是绝对不会拿这些显得本身没用的傻题目去问谢浚的。
谢浚亦不再多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就连公子也不例外。
“霓生,”过了会,公子忽而问,“阿谁璇玑先生的谶言,你信么?”
谢浚亦不负众望,谈笑之间,安闲道来。与公子言少而达意分歧,谢浚的论言规整而妥当。虽是谈易,却并无端弄玄虚,旁征博引,很有豪放之气。在场世人听得用心致志,一时鸦雀无声。
“先前马巍为凉州刺史时,与羌、鲜卑为善,西北本无乱事。后程靖接任,为人专断,积怨渐生。此番反叛,便是叛党借嫌隙肇事,若非平叛及时,只怕河西断绝盘据,回转难矣。”他不紧不慢道,“若说罪有应得,只怕不止叛党。”
公子猎奇:“哦?何人?”
*****
当然,就算到时候桓府不让我赎身也无妨。我未曾黥面,逃出去,谁也不晓得我是奴婢。
我经常想,日子能一向这么下去也好。阿谁狗屁方士做的独一一件功德,就是预言公子不成在二十五岁前结婚。主公和大长公主对此奉若圭臬,莫说结婚,至今连订婚都未曾。
公子不置可否:“岭南阳关算得甚么,我可去更远,贯穿西东,穷尽南北。”
说来,我固然感觉公子这些情怀不过是高门后辈一厢甘心的臆想,但我晓得,他是非常当真地做了筹办的。
这般雅集,自是少不了清谈。坐下不久,就有人抛出了谈端。
今后,他养成了自行如厕的好风俗,并且举一反三,连沐浴也不让人服侍,非常之费事。
公子闻言,眼睛微亮,即从榻上起家,让我替他清算了衣冠,不紧不慢地走出门去。
我说:“这般贵重,如有人见钱眼开,也可假扮。另有甚辨别之法?”
我笑了笑:“如此奇异,司空可曾亲目睹过?”
“不开。”他冷哼道。
公子了然,眉头凝起:“如此启事,弟竟未曾听闻。”说罢,他想了想,道,“不过既无人见过璇玑先生,这谶言或许是传闻,不过无中生有。”
公子刚入内,身边就围上了一大群人。我跟在公子身后,亦步亦趋,青玄领着几个主子,熟稔地护在摆布。正待往内里走,忽而闻得火线又是一阵骚动之声。望去,只见高蟠和浩繁来宾簇拥着二人走来。一人锦衣玉冠,我认得,那是四皇子城阳王;而另一人,身着长衣,行动款款。虽看不清面庞,举手投足只见却自有一股不凡之气。
最后,公子坐起来,转向我,目光当真:“霓生,若以我比谢公子,如何?”
说来,此人的确有些意义。
“谢公子如我这般年纪时,已出了阳关。”他叹道。
公子道:“朝廷毁禁谶纬,璇玑先生或许是为避祸。”
公子与谢浚皆出身高门,天然见过面。论起来,两人另有些亲戚干系,谢浚是公子的叔父的妻舅的亲家的侄儿。只不过谢浚分开雒阳的时候公子还小,并无厚交。
*****
公子微微点头,如有所思。
青玄应了一声,走出门去。
不过,公子并非活活着外,这些言语,天然也有耳闻。
“万一是真的,乱世已是不远。”我眨眨眼,抬高声音,“如那谶言所言,今上便是三世,如果应验……”
回府的路上,公子非常镇静,跟我巴拉巴拉地跟我说着“谢公子”说了一起。
果不其然,落日西下,来宾散尽,公子和谢浚仍留在亭中。二人公然聊得投机,以兄弟相称。目睹着天气要暗了,公子也迟迟不提分开的事,还让我在中间烹茶。
“搔杖乃南北通用。”我说,“出门在外,不免风吹日晒藏污纳垢,身上瘙痒不得解,搔杖便离不到手了。”
我眨眨眼,说,天然是拿去卖,高价售给男伎家之类的去处,那是上好的枕边秘藏。
他眼睛里微光明灭。
我没说话,内心策画着如何早点把公子哄回家。
看着他陶欢然的模样,我挪了挪,坐到他身边。
我笑了笑,甚为欣喜。
我看着青玄,瘪了瘪嘴角。
“你我亦如此。”谢浚意味深长,“若安然此中,也不过笼中雀鸟,一世碌碌,徒有申明。”
我点头,掰动手指算给他看:“公子出门在外,每日三餐及起居诸事,总要有人顾问;且还要防备碰到凶贼悍匪,六七个侍从须得带上。出了京畿,途中多是郊野,若无处投宿便要露宿,所用的被褥毡帐须得备好;青云骢每日要以精料及上好的草料饲喂,若无以供应便要孱羸抱病,故而饲料也要带上些……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另有二物,公子须得留意预备。”
这让我有些惊奇。
他这番圆场打得不错,世人纷繁举杯,重归谈笑。
本年,我进入桓府已经三年。
我正侍营私子喝茶,青玄从门外出去。
*****
公子的喉结微微动了一下。
“……如此说来,秦王此番出兵,非常顺利了?”有人问道。
公子看着他,讶然。
我一向在走神,听得此言,只得看向他。
公子的眉头蹙起:“换衣洗漱也不得么?”
谢浚看着公子,暴露浅笑,“岂敢健忘。”说罢,与公子见礼,“多年不见,元初别来无恙?”
当然,作为一个能与公子相提并论的名流,他面貌俊雅姿势出众,自是不在话下,与公子坐在一起,竟未曾被比下去,实教人诧异。
我说:“公子说得轻巧,南边雨天湿热,换衣也不得解;西北干旱之地广袤,几日不得洗漱乃是常事。”
青云骢是他比来得的大宛良驹,宝贝得很。
他比公子高半个头,声音暖和。一双剑眉如画笔描画,目光亮亮。
公子面色微变,打断道:“不成胡言。”
特别是公子常常练得汗水透背的时候,轻浮的绢衣贴在他颀长白净的身材上,他不耐烦地拉开,暴露标致健壮的胸口和手臂……说实话,我以为但凡是正凡人,都不会否定此乃人间美色。
这正中我下怀。公子只要不结婚,我就仍然能借着贴身侍婢的名头作威作福,而不必担忧俄然来一个女仆人来毛病我。
他练武的时候,我喜幸亏一旁看着。
公子讶然。
“秦王。”谢浚莞尔,“我正在其帐下效力。”
当今的士人,以缥缈通俗的玄谈为寻求,视时政孔孟为俗物。如果谁敢在这般雅集上抒发治国理政之感粉碎氛围,那必定是要被人嘲笑。
公子更是诧异:“子怀兄莫非是去寻他?”
在雒阳,若说有哪位少年景名的公子在风评上能跟我家公子一较高低,那么应当就是谢浚了。
那人一愣,神采难堪。
“这璇玑先生怎似变戏法骗钱的方士普通?”我说,“他留这帛书,但是为了唬人去看他作谶,向来宾收钱?”
管他谢浚还是王浚,在我看来,论流行出众,这人间不会有别人能比得上公子。
我更是从没有见过谢浚,不过关于他的各种动静,我经常能听到。比如,他在甚么处所与甚么人见面,留下了精炼的玄谈之言;或者在甚么处所题诗一首,不出一个月,那书法的摹本便会在雒阳传播开来。他比来的动静,是几个月前,西鲜卑秃发磐兵变,他在前去平叛的秦王司马胤帐下做了长史,迩来得胜,他还受了封赏。迩来谢浚的父亲谢匡卧病,想来他俄然回雒阳,当是与此事有关。
“那么司空与谢公子一样,也不过是听人说说罢了。”我说。
“侍从二三人足矣。”公子道,“至于马车,有无皆可,我只要青云骢。”
我还奉告他,这些话说得详确了,还能拿到暗盘里卖,按名头凹凸算价,王谢公子最受欢迎,起码三千钱起步。买的人去找些丹青妙手,可凭着几句话将人画出来,惟妙惟肖。
鹤园中,弦歌环绕,白鹤起舞,公然热烈。
他又叹道:“他连岭南都去过。”
“公子想如何周游?如谢公子普通,去岭南和阳关么?”我问。
跟别家的纨绔分歧,公子向来没有那些恨不得放屁也要人服侍的臭弊端。
“元初。”城阳王看到公子,走了过来。待到跟前,他对中间那人道,“我记得谢公子当年在雒阳时,曾与元初见过,不知本日可还记得?”
我说:“公子何出此言?公子虽不似谢公子般游历天下,但在我看来,论才恋品德,公子皆在谢公子之上。”
“公子何出此言。”我说,“公子志在千里,乃凡人所不及。”
一番结束,无人可对,世民气悦诚服,赞叹不已。
他长公子五岁,以书法见长,七岁作赋,在公子童年之时,已是名噪一时。但与公子不一样,他十五岁时分开了雒阳游学,各种聚宴雅集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
我一愣,道:“公子想见谢浚?”
公子虽看上去是个膏粱后辈,但我晓得,他实在很有游侠之志,总胡想着有一天能像陈王诗篇中的少年俊才那样,纵横闯荡,建功立业。
公子闻言,仿佛来了精力,非常当真地思考了一会。
“谢公子怎说这些……”青玄忍不住小声嘀咕。
公子四下里望了望,道:“新安侯为造此园,极尽豪奢,天然是好。”
“公子,”我说,“以公子之志,此行何止万里,必是经年累月,不加筹办如何成事?”
公子道:“传闻璇玑先生每回现身,必有一白鹤飞至雒阳凌霄观,回旋三圈,降于露台,长唳之声城中皆闻。鹤足上系有一锦囊,内有帛书,写着璇玑先生将于何时何地作谶。而他常常现身,总着一身白鹤羽衣,也有人叫他白鹤真人。”
“恰是。”
我了然。他越是摆出这副不在乎的模样,实在便越是上心。
公子亦莞尔,行礼,“不知谢兄在此,有失远迎。”
“霓生,”公子转过甚来问我,“你也感觉我想出去是率性么?”
公子思考半晌,道:“便是享尽繁华,也不过婢妾。”
我听到这几个字,一怔。
“你看那楼台,名玉露阁。”他道,“传闻此中沉香铺地,珠玉饰壁,新安侯将最美的婢妾置于此阁当中,每日锦衣玉食,声色娱情。”说罢,他看着公子:“元初看来,那婢妾享尽繁华,可算得人生之幸?”
“公子出去么?”我岔开话,道,“新安侯园中有鹤,可闻歌起舞,我方才来时,听仆人正聘请来宾去鹤园。”
谢浚笑了笑:“实在非也,我当年远游,实为寻一人。”
近似的话他说过很多次,我毫不料外。
公子听了,脸黑下来。
“搔杖又是何解?”他问。
公子问我,画出来又如何?
公子道:“我先前也这么想,可谢公子方才说,秦王亲目睹过璇玑先生。”
我内心叹口气,公子虽名满天下,但在糊口的见地上,他还不如十岁的村童。
公子思考半晌,终究道:“这般费事,此事需从长计议。”
公子不觉得然:“不过是些附庸风雅的把戏,有甚都雅。”
高蟠这宴席办得不亏,我敢打赌一个月以后,还会有人提及本日的盛况。
我又反问:“如此说来,璇玑先生甚少露面,秦王在那之前也未曾见过,又安知他见的就是璇玑先生?”
四周世人亦讪然,面面相觑。
谢浚将茶盏接过,往上面轻吹一口气。
公子道:“奉侍我何事?”
至于籍册,我也自有体例。这年初,隔些日子便有天灾天灾。比方祖父归天那年的庐江水患,百年难遇,不乏整乡整里死绝之地。只要在官府重新召回流民的时候,找个偏僻乡野里的绝户之家,改名换姓借尸还魂,任谁也查不到……
谢浚,字子怀,是大儒谢襄以后。
昔日他列席这类白日里的雅集,不管公宴私宴,他老是最早分开。而这本日,他逗留得比平常都要久。乃至城阳王邀他回王府赏春兰,他也回绝,自顾留下。
当然,这主如果因为我奉告过他,我们这些做奴婢的,无事聚在一起就爱会商些隐私之事,比如,哪位仆人如厕从不关门,哪位仆人的尊臀如何形状。
公子摇了点头。
“霓生,”他忽而转过甚来,低声道,“我宴后要再见一会谢公子。”
谢浚道:“元初有所不知,朝廷毁禁谶纬,恰是因那年璇玑生所作谶语而起。”
他仰躺在隐枕上,以臂枕头,喃喃不已:“谢公子现在已有了功劳,传闻陛下要给他赐爵。”
除了书法,谢浚当年以谈易闻名,这自是为他筹办的。
“公子,”他踌躇了一下,“门外有很多侍婢,说是丰新安侯之命来奉侍公子,都在廊劣等待,可要开门?”
公子问:“筹办何事?”
人总有比较之心,公子对谢浚一贯猎奇。我晓得他书房里收着几幅字,都是谢浚亲手所书。
公子想了想,却道:“万一那是真的璇玑先生,谶言也是真的呢?”
“大小都有。”我说,“比如行走之事。公子筹算带多少川资?多少车马?多少侍从?”
“元初看新安侯这富春园,可算得好?”谢浚斜倚凭几,对公子道。
公子闻言,脸拉了一下。
“哦?”公子问,“何人?”
我面不改色:“公子若不信,可去问问谢公子。他南北都去过,天然晓得。”
在世人眼中,公子风雅至极,与武人之事沾不上半点边。但很少人晓得,在那场大病以后,公子就拜了名师,开端学习射御和剑术。每日,他都会在桓府的园子练习,几年下来,他的技术非常精进,桓府中早已经找不到能赢他的人了。
我耐烦道:“公子还记得客岁惠阳伯之事?非说他在山中碰到的方士是神仙,吃他给的不老药,变得疯疯颠癫,被人嘲笑。假托崇高之名招摇撞骗的人多了去了,空口之言,如何辨得真假?朝廷命令不准谶纬,也不无事理。”
“此乃天罚!”另一人不无豪放地说:“叛贼竟敢杀我刺史,现在伏法,罪有应得。”
这个题目也是有且只要一个答案。
公子瞪我一眼,却道:“传闻是,每人百金。”
京中的世家纨绔,所谓参军大多不过是挂个羊头,就当是换了个去处玩耍,返来仍然白白胖胖。
公子暴露对劲之色。
我一愣,俄然间,心底有些不好的预感。
“我祖父也曾走南闯北,同我说过,行走天下,此二物不成缺。过江以后,南边多瘴气,岭南尤甚。北人水土不平,易染瘴毒,病发时四体浮肿发紫,若不得治,则数日内暴毙而亡,死相甚为惨痛。”
谢浚点头:“若无报酬证,我亦是此想。不过璇玑先生作谶时,在场的人当中,有一报酬我所识。”
“公子信么?”我不答反问。
谢浚喝一口茶,道:“那年,璇玑先生现身,作谶言曰‘天下三世而乱’。此言出后,天下震惊,朝廷随后便命令不准谶纬。我当年去会稽山中寻璇玑先生,亦是因为此事,可惜去得太晚,他已不见踪迹。”
可谢浚看上去并不一样。他皮肤略黑,一看便知收过日晒风吹,腰间佩着长剑,举手投足也比别人多出一分利落。
谢浚浅抿一口茶,道:“元初可知璇玑先生?”
城阳王的母亲沈贵妃,是天子和大长公主的生母沈太后的侄女,在宫中很有职位。在诸多后妃当中,大长公主与沈贵妃最是要好,公子也与城阳王年纪相仿,自幼熟悉。
话虽如此,但我晓得他受用得很。
谢浚笑了笑:“璇玑先生名震天下,可惜踪迹难寻,现身之期亦不定,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那年我听闻他在会稽山中作谶,便想去看看那究竟是多么人物。可惜遍寻不见,非常遗憾。”
我笑了笑,叹口气:“公子天下作谶者数不堪数,若全都信了,难道乱套?”
我曾经托人探听过,祖父在淮南的田庄仍在官府手中。这些年,托公子的福,我攒了很多财帛。我留意着时价,比及公子结婚的时候,我应当能攒够赎身和买地的钱,把祖父的田宅拿到手,重新过上他但愿我过的日子。
亭中,谢浚正与来宾闲谈。
对此,我非常不觉得然。
公子摇点头,文绉绉道:“汝虽美我,实私我也。”
我笑笑。
谢浚闻言,却淡淡一笑。
公子:“……”
“霓生,”公子一脸神驰,“我也要去周游天下。”
公子道:“子怀兄当年远游,便是是以么?”
我说:“一是瘴药,一是搔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