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唐朝败家子 > 第六十四章 虞公最后一谏

第六十四章 虞公最后一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回陛下,臣前日回到洛阳,曾前去伊阙故地重游,见宾阳洞前工匠劳作,方知是魏王为先皇后修造佛龛,殿下仁孝之心甚佳,但是……”

虞世南冲动道:“托陛下洪福,统统顺利,临终前能去拜祭一回兄长,也算是了了一桩心愿。”

听到虞世南话中有转折意味,李世民当即问道:“洛阳如何?”

“陛下谬赞了,臣垂老迈矣,能得陛下正视,实属幸运。”

毫无疑问,现在太子妃苏氏腹中的孩子更加高贵,意义不凡。难怪李世民欢畅,倍加正视,皆在道理当中。

“谢陛下。”

提及故交,李世民似也很有感慨,叹道:“你们兄弟都是治世能臣,可惜令兄被宇文明及所害……朕得汝,甚幸之。”

李世民眉头几动,诘问道:“果然如此吗?”

而李泰的儿子李欣,毕竟只是个庶子,若非是天子头一个孙子,孙以稀为贵,哪能这般金贵?

但这一遭,另有一个好动静从长安传来——太子妃苏氏已有孕两月,李承乾特地派快马向君父报喜。

果不其然,李世民闻听动静后龙颜大悦,当即下旨给东宫犒赏了很多珍玩药品,以及百济方才进贡的上好人参,给儿媳妇安胎。

李承乾和李泰皆得嘉许犒赏,看似平分秋色,不分胜负。

八十岁高龄,提出如许的要求仿佛合情公道。特别是长途跋涉,祭奠亡兄以后,更加心有感到,这都能够了解。

贞观殿里,李世民正在伶仃访问柱国老臣虞世南。

没有精确的答案,也未正面答复,但李世民气中却已然稀有。

且先皇后活着,仁厚爱民的德行天下皆知,现在修佛龛既是为娘娘祈福,却有违娘娘教诲,此举恐怕不当……”

先不说皇家守孝以日代月,只需守孝二十七日便可,即使真该守孝三年,又能如何?

但虞世南这一走,朝中局势仿佛会有些奥妙窜改,这是李世民必必要考虑的。

……

“卿不必过谦,此去江都,一起见闻,可要向朕进谏点甚么?”李世民轻声笑问,似想要通过虞世南体味些许江淮讯息。

第一反应,李世民故意挽留,但转念一想,虞世南已经八十岁了,又能再挽留多久?强留朝中,不让老臣安养暮年,仿佛也不是仁君风格。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虽说李泰一向成心躲避此事,特地将李欣养在王妃阎婉膝下,仍旧不能窜改儿子的出身。毕竟李欣出世之时,方才大婚不久的阎婉不过才十一岁,※≦,从心机角度而言,有身生子有些不实在际。

李世民笑问道:“此番江都之行可还顺利?”

关乎此事,只能冷静祷告太子妃苏氏生个女儿。然后办好魏王府的文学馆,编好《括地志》,几今后的文会亦非常首要……

“陛下圣明。”虞世南内心稀有,点到为止便可。

起码有一点,李泰已然是罪非难逃。如果不晓得,则是失策之罪,挨点怒斥,丢点面子罢了,没甚么大事;如果晓得,那可就是大事了,如此急功近利,企图安在?

李世民固然爱子无原则,但毕竟是帝王,涓滴不胡涂,特别闻听重臣谏言之时,考虑的天然就多了。

ps:虞世南是次子,但过继给叔父虞寄,故字伯施。按当代取表字传统,“伯”为嫡宗子所用字眼。

虞世南沉吟半晌,低声道:“殿下或许失策,或许尽孝心切,操之过急……”

“臣亲眼所见。”

“伯施,你故意了。”

只是老臣已然年老,自发精力大不如前,恐难再奉养君前,故请陛下恩准臣归家安养……”

去官!

此事不但关乎天子,关乎朝堂,也关乎本身身后的一大群人。这个时候,只要本身还能转动,便不能当即撂挑子。略微的沉吟后,虞世南欣然道:“臣遵旨!”

不出预感,两今后李世民从济源返来,对大肆筹办中元祭礼的两个儿子大加赞成。

“臣虞世南拜见陛下。”

李二陛下的心机,虞世南了然于心,天子需求这半年时候来重新安插,或许还得寻觅新的合适人选。

更何况长孙皇后生前一向期盼太子早日得子,现在如愿以偿,太子妃有孕算是大慰母后在天之灵,乃是天大尽孝的丧事,谁敢说句好话?

并且佛龛关乎为爱妻祈福,李世民非常正视,更容不得旁人在这件事上有小行动,轻渎爱妻。

李泰少不得有些黯然,前番得了魏王池的犒赏,算是抢先,风景一时。现在太子妃有孕,太子李承乾敏捷追上来,并且大有反超之势。

“但是如何?”触及亡妻爱子,李世民眉头舒展,目光蓦地凝重了很多。

奏上最后一谏,虞世南俄然提出去官!

庶子毕竟是庶子,并且还是次子的庶子,出身差了太多太多。

“本年江淮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海晏河清,臣没甚么可说的。不过前两日到了洛阳……”

再者,有孕的是太子妃,腹中之子便是嫡出,是大唐端庄的宗子嫡孙。只要落草的是个男孩,身份将高贵非常。

毕竟此孙非彼孙,大有辨别。

本来是首要臂助,能够加分添彩的儿子李欣,也突然大失光彩,实在丧失很多啊!

有人给他出主张,弹劾太子不孝,来由是守孝期间行房,导致妻妾有孕。

听到此言,李泰哭笑不得,顺手便一巴掌抽畴昔,如许的傻逼实在不宜留在魏王府,丢人现眼不说,说不定哪天还会坑害仆人。

以是这事,他不可反对,但是眼下……机会仿佛不那么得当。

但是李泰千万没想到,福无双至,祸不但行,洛阳宫中,有人方才“参”了他一本。

“此事是青雀主持,他晓得吗?”李世民没头没脑地又问了一句。

李世民沉吟半晌,目光深沉,悠悠道:“关乎此事,朕会叮咛魏王,让他勿急勿躁,珍惜民力,弘扬朝廷和皇后的仁德。”

虞世南沉声道:“臣见监工手持皮鞭,对工匠多有责打,似不吝民力,力求进度……臣觉得,如此暴躁苛待,似有失皇家仁爱;

如何办?

虽说已经不是头一回当爷爷,已然有李欣这么个孙子了,但李世民的镇静之情溢于言表,更甚往昔。

一来李承乾是嫡宗子,又是当朝太子,储君有子意味着江山得有直系传承,在正视血脉传承的当代,这一点相称首要。

“伯施啊,你年纪确切大了,回家安养暮年,含饴弄孙也在道理当中,是应当。不过眼下,朕还离不开你啊!”李世民诚心道:“再等等,待来岁年初时再归家,可好?”

“伯施不必多礼,快坐!”李世民对这位比本身父亲更年长的老臣非常尊敬。

虞世南顿首道:“陛下,谏言乃是为臣者本分,陛下能够采信更是为臣者荣幸,老臣深感有生之年,得遇陛下如许的明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