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唐朝好地主 > 第724章 狡兔三窟

第724章 狡兔三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卫公如果情愿入一股,我是非常欢迎的。如果卫公情愿入股,我给卫公多数决策股。目前决策股只留了一百多家的位置,而此中多数决策股,占有决策股七成的决策票数。持有多数决策股的股东席位,我只设有十三家。”

十三董事席位,太子一个,李超一个,张仲坚一个,李秀宁、秦琼、程咬金、罗士信、单雄信、牛进达、尉迟恭、李绩、长孙无忌,现在加上李靖,刚好十三家。

这类无耻的做法,就是在董事会内里,李超的票数,也占了三成多,美满是一家独大。只要再拉上几家,他就能包管具有过半的票数,完整把握住公司。

“信风一年两季,如果误了风,就得干等好几个月。没信风的时候飞行是相称艰巨的,必须乘风才气破浪。我们在中原造船,工期得大半年。造好船,倒是东南季风,合适从南北上,而不能南下。如果比及来岁夏季东北季风到来,那就对救灾没有甚么帮忙了,是以我们要借风,就得现在把工匠乘风送到南洋去,何况,那边合适造船的树木也多,我们在那边修建船厂当场取材,建砍木厂锯木厂也便利。等船好了,粮食也采购筹办好了,风一起,就运粮北上,五六月起航,到了中原,也还能赶的上救灾。”

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但到了李超这个位置时,总又不免想多做点。

连崔郑王几家想当个董事,李超都没同意。

并且李超的董事会并不搞一人一票制,而是一样的用股分比例来表决的。

“我们公司就做贸易吗?把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运到南蛮乃至西欧去?”红拂问。

“可运工匠去南洋,朝廷一定会肯啊。”李靖说道。

或者这世安稳,但今后子孙的时候,万一有个把不肖子孙,也傻傻的卷入了甚么夺嫡谋反甚么的,李家也不至于被连根拔起啊。

李超对现在的糊口很对劲,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但现在李超建起公司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想着顿时做贸易,而是想着造船买粮,等信风起运粮来救灾,这份心机,很让李靖佩服。

“我们在襄阳建了一艘新船,建的很顺利,半年时候是充足了的。关头还是木料题目,不过南洋那边本身造船业也挺昌隆的,有很多现成可用的木料储备,只要多花点钱,这个题目能处理,现在有新船的制作图纸,只要再有充足的工匠,再在本地招募些工人,信赖能赶在信风到来前,多造出些船来的。”

长孙无忌暮年被放逐,身故客乡。房玄龄杜如晦的儿子事涉谋反,李绩的孙子谋武则天的反,李靖倒是谨慎谨慎,可家属也很快式微。

李超跟李靖解释了下公司的股权布局,给朝廷两成公司股分,给别的贩子们预留三成。朝廷的这两成股分,不需求出钱入股,只是到时划拔一些地盘给公司修建港口、堆栈等就行了。

李靖听了点头,“这是功德,我支撑!”如果仅仅只是赢利,那么李靖虽不会反对,但也不会如何放在心上。三原李家,有专门卖力运营财产的管事们,李家就算入了股,事情交给他们去打理就好。

“我目前是如许打算的,等我们筹集了一百万以后,当即一边造船,一边派人下南洋去采买粮食。”李超并不粉饰本身的打算,在他的这类层层的股权庇护政策下,固然他出的钱未几,可却让他手里的那数量未几的股分,具有极大的投票决策权。

红拂传闻是个董事席位,有些动心的问道。

李超手里的股票最多,特别是他的股票实在比别的十二家的股票的投票权还高,十二家股东手里的股票一股当别的贵族们手里的好几股,而李超手里的算是超等股,一股能当别的十二家手里的好几股。

不过本着能处理一点是一点的设法,李超还是决定造船买粮。船在南洋造好,运粮过来,然后在这边筹办丝绸茶叶瓷器这些,等几个月到了夏季信风起,就能带着货色南下了。

历朝历代,通过漕运向都城运送漕粮,一年也要运上好几个月,可普通也不过运个几百万石粮罢了,还是在中原内河里运粮呢。

这些五姓朱门,气力太强,李超有些担忧带他们玩,最后董事会里他们连通一气,影响到李超的决策权。

“为甚么不直接在中原本地造船?”李靖问。

李超的这个十三家董事会,实际上每小我的入股数量也是分歧的,是以手里的股票数量也不一样。

李超给李靖解释帆海季风的首要性。

“需求投多少?”

“有甚么需求三原李家的,固然叮咛。”

李超平平的说道,想临时造船从南洋运粮到中原灾区立马处理饥荒,是不实际的。一条船就算运一千石,一万条船也不过一千万石。而中原受灾面积这么大,一人一年哪怕只吃三四石粮,需求也高达几千万石。

从南洋万里之遥运粮北上,那可艰巨的多了。粮船也只能跑上一趟,不成能有太多的船,是以实在就算南洋有粮食,也运不了太多过来。

是以这家公司,实在就是李超控股的。

但朝廷和浅显贩子们的这五成股,只享用分红,没有参与决策投票权。

如许的设置,显得仿佛有些不太公道,但这是自在合作,情愿来就插手,不肯意也不强求你。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绩、李靖、魏征・・・・这些贞观名臣,有些人得以善终,有些人善终都没有,可就算善结束,他们的家属也大多没保住,子孙卷入谋反被砍头抄家放逐的,不晓得多少。

那边虬髯客笑道,“进十三家决策董事会,只要一万贯就够了。”

如许的成果,就是十三家大股东,固然人少,但手里未几的股票却反而比那一百多家贵族们手里的多数股票的决策票数还多,十三家完整把握公司决策大权。

“现在是东北信风,从东南本地起航,恰好乘信风下南洋。我筹算汇集一批工匠,送到南洋去造船,等来岁船造好了,就直接运粮乘五六月的东南信风北上。”

李超不晓得哪一天,本身就会被李世民容不下。或者说,他不晓得,灞上李家能昌隆几代,能被朝廷容忍几代。

“运不了太多,但多少能减缓点饥荒压力吧。”

如果有一天,万一中原风声不对,李超还能够来一个扬帆入海下南洋,海阔天空,李世民总不能追到南洋去吧。

这是一个究竟,但李超感觉能申明李世民。现在特别期间,送些工匠南下造船,大不了来岁船造好了再送返来。何况,把工匠们送去南洋造船,不也能节流点口粮嘛,节流一点是一点啊。

“半年时候造的好船吗?”李靖又问。

对于人丁,朝廷向来是节制很严格的,而对于工匠的节制,更严格。南洋固然有个越南州,但那毕竟不是中本来土。朝廷岂会同意把人运去那么悠远的处所?何况,有多少工匠真情愿分开故乡去外洋?

现在想入股的但是非常多,大量勋戚贵族,乃至是处所的豪强地主贩子们都想入股,可名额就这么多,普通人想入还入不了,是以固然前提看起来有些不公允,但还是那句话,情愿插手就入股,嫌不公允别来。

贩子们那三成股,则需求出钱入股。公司统共募集一百万贯钱,每股就相称于一百来贯钱。

总得替今后筹算,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啊。

“欢迎插手,三原李家,今后就是我们四海贸易公司的十三个董事成员之一了,恭喜。”

都说狡兔三窟。

有投票决策权的是剩下的那五成股,这五成股只给勋戚贵族们投钱入股。一共是招募一百多家勋戚贵族入股,但内里也有辨别,绝大多数贵族入的股,拿到手的股票是单股投票权,一股就是一票。

李超哈哈大笑,“放心,我不会客气的,三原李家人脉广,我需求你们帮手多找些工匠。造船的打铁的做木工织帆布编缆绳的,总之需求的工匠很多,你能弄来多少要多少,越多越好!”

至于工匠们不肯去,这倒不是题目,朝廷一道号令,想不想去都没干系了。何况,只要给点长处,比如去的人能够带家人去,能在南洋吃饱饭,或者家人留下也能够,朝廷多给口粮,让他们也能吃饱饭,这还不敷吸引力吗?

他说公司如何办,就如何办。李超筹算造船、买粮,比及来岁五六月东南信风起,阿谁时候就能满载着粮食,千帆齐发从南洋运着粮食乘风北上,船只直接运到长江口,到时再换江船运粮进淮河、汉水、黄河,把粮送进灾区。

“能造多少船,能运来多少粮?”

去造船但是为了运粮来,李世民这莫非也想不明白吵嘴?

传闻只要一万贯,红拂倒感觉确切未几。不过也佩服李超,弄出来的这些弯弯道道,招募一百万贯股本,成果十三家董事只花了十三万,却能靠这个多数投票权把握全部公司的决策,这确切短长。

“好,我们三原李家,也出一万贯,入一股。”

而李超给本身和别的十二家股东,留的是多股决策权,一股相称于有好几票。

建起这家四海贸易公司,也算是一步退路。眼下是做贸易的,暗里也能够做为李家在外洋的布局,置业置产,今后能够安排些子孙到外洋去,在那边主持财产,乃至是开枝散叶。

想的有点多,但李超感觉本身想的没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