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晚明枭臣 > 第七十一章 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七十一章 真理的唯一标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这么说沐忠亮也没体例,想了想,“那就不勉强先生了,听闻先生在本地也曾开山讲学,敬之请先生任东坡书院山长,为朝廷和新学培养大才栋梁,还请务必承诺。”说罢深深一揖。

“如此便有劳了。是了,元知兄还是白身,先生的御史之职也已此去,以朝廷名义行事毕竟不便,如许吧,元知兄才学过人,善于庶政,便先任礼部侍郎,兼琼州知府,稍后我修书便请旨勃泥。”

“我天然提过,他们中有些反对,有些则拥戴,现在他们本身正分红两派,闹得不成开交。”

“不必了敬之,老夫年老,只愿用心研讨学问,却没有精力顾及宦途,便不尸位素餐了。”

沐忠亮摇点头,“梨洲先生,我不这么看,牧守一方靠的可不但是经义,而是治政,经义只可为纲,详细治政更看重的是各种知识和经历。中原千年以降,一治一乱,但是历朝历代可曾有本质的不同?各朝故事,如果把故事里的人换一个名字,怕是安在阿谁朝代都能够吧?经义圣学治世,可保一时承平,但是光凭圣学,只能缔造一个静止的社会,万难再进一步。”

“如果再抱残守缺,不消两百年,我等子孙坐享故乡村歌之时,西夷必然携利于现在十倍之战船枪炮打来,不兴杂学,我等如何抵挡?所谓优胜劣汰之祸将落于我炎黄之胄,神州之民。届时法统落于夷人之首,他们和满清分歧,不需借用圣教,自有一套道统,我贤人道统才是真正要落于灰尘了。”

“只是天下还是冬烘居多,敬之此道怕是千难万难。”黄宗羲点头道。

黄宗羲和张万祺两人相视一眼,黄宗羲点头道,“敬之怕是本末倒置了吧?老夫固然提过工商皆本,但是士农工商,以士为首,无士谁来传圣学,谁来治万民?基层可添补各种精通人才,但为一方父母,无经义成就,何故显德,何故教养?”

张万祺持续汇报了府下其他几处县学的环境,大略和府学一样,动静和杂音有一点,但是都不算大。比较可喜的就是随之明廷在琼州的统治日久,剪掉辫子的百姓越来越多,不管是说清廷不得民气,还是他们拥戴明朝,都算是个好征象。

“这是天然,万祺拭目以待。”

黄宗羲深思不语,张万祺却大惊失容,“敬之你!莫非想颠覆圣教道统不成?”

“元知兄,琼州偏处一隅,水兵隔断大陆,短期内无内乱威胁,内部又有重兵弹压,不趁此机遇把旧弊肃除,此后地盘大了,内忧内乱,重重掣肘,再要鼎新也只能做梦。就如许吧,我意已决。这些天元知便带着勃泥的学子抓紧筹办一个月后的秋闱,我也会亲身出几道题的。”

临时搁置了争辩,沐忠亮的小个人持续本来的议程。

沐忠亮笑了,“以是我们才要在琼州弄出一番大气象,不然本身都压服不了,如何压服旁人?实际是查验真谛的独一标准嘛。”

“戋戋数百年,其不过我一诸侯之地,生民不过百万,仰所谓杂学之利,便乃至此境地。反观我中原已换两朝,死抱千年前之经义,不但没有进步,论朝廷岁入,生民境遇,反倒不如宋季,何也?贤人之学,能管百年,能管千年,到现在已两千年,时势移异,莫非圣教竟是万世不易之法?忠亮窃觉得非也。”

“恕我直言,敬之,你的方略当然有极大好处,但推行的难度恐怕不比复井田的难度小,一口可吃不成瘦子,怕是会噎死啊。”张万祺还是感觉风险太大。

黄宗羲也回礼道,“能继苏文忠公以后,固所愿也。”

“梨洲先生学贯中外,当知英格兰几百年前还是一孤岛小国,彼君主贵族类周制,加上教廷,虐民更加残暴。但是本日其君主为真正垂拱而治,各士绅贵族分掌其权,船坚炮利,使其本钱商品倾销全天下,其殖民地遍及万里大洋以外,战力倍于国朝水兵多矣。近年该国更是已渗入至国朝周边,若非欧罗巴各国自相挞伐,我朝水兵万难抵挡,届时其害必甚于倭寇十倍。”

张万祺摇点头,“琼州百姓苦啊,小学童还好,稍大一点的都被叫归去帮家里干活了,夜校倒是很火爆,恐怕也是朝廷选吏的启事,一些殷实人家都在主动进学,想捞个一官半职做做。”

“无妨,我们这一次不是有大把的官职等着他们么?”

“那倒不必,初始都是微末之吏,有才学,肯干的天然能往上走,其他的做个循吏也充足了。实在我存眷的重点更是所谓的杂学,比如数学、物理这些,这等专业人才比官员更首要很多。”

“莫冲要动,我以为当以圣教治民气,但是对外物却力有未逮,就是缺了杂学的弥补,先秦百家争鸣,我圣教吸纳各家之长,得以独尊千年。只是现在又到了接收营养的时候了,如梨洲先生新作,又何尝不是在旧有纲常之上推陈出新呢?放在畴前怕也是离经叛道之言吧?”

“元知兄可曾与他们解释过朝廷此后官吏一体,本次秋闱名为选官,实为选吏?”

“实际是查验真谛的独一标准?诚哉斯言,妙极矣!”黄宗羲捻须大笑,对张万祺道,“元知,我等当在此好好实际一番才是,看敬之所言究竟如何。”

“哦,我说这帮人比来如何没来烦我,本来是他们本身打起来了。”沐忠亮笑道。

“敬之放心,万祺必然经心极力。”

“荒诞,敬之莫非以为大明落到现在地步倒是道统的错了?”

“呵呵,埋首经学不通碎务之辈天然反对,但支撑的嘛,怕是除了少数真博学之士,大多都是学术不精,只是见测验降落了经学要求,其他课目难度也不高,才同意的,取士当要避开这些鱼目混珠之辈才是。”黄宗羲提示道。

张万祺神采稍稍和缓,只要不颠覆道统,他也以为鼎新是需求的,但至于如何改法,他还要再观察看看。

张万祺想有个官身行事毕竟名正言顺,便施礼应下。

“那义学的开蒙和夜校环境如何?可有浅显百姓前来就学?”

“至于梨洲先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