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上门
看到站在门口的王惠,王母还呆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是本身的女儿返来了,顿时抱怨了起来,抱怨完还不忘给王父打个电话,让他带着儿子返来。
“好甚么好呀!呆头呆脑的如何挣大钱,如果碰到个骗子,估计骗子把他卖了他还在帮骗子数钱呢。”
王父修车行的买卖越来越好,支出也越来越多,在王惠离家出走的阿谁时候,修车行一年的净利润能够达到30-40万。自家支出的增加让本来就势利眼的王母更加的放肆,以是当王惠带着谢君上门时,王母理所当然地看不上没甚么前程的谢君和他的浅显家庭。
“哼!那就让他出去吧,我倒要看看他想说甚么,你别觉得我是让步了,他要想娶你,我之前提的那些要求一点能不能少。另有,下次你再跑一个尝尝看,我必然打断你的腿。”
而王惠的父亲呢,是个诚恳本分的老好人,当年被安排第一批下岗时,工友都去厂里闹,他就没去。开了个修车行也是兢兢业业,本本分分的干活,也不做的坑人的事情,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不像有的修车行,只要被他们发明你不懂行,进货价200的东西,他敢卖你2000,坑的就是你们这类内行。
王惠的父亲倒是挺喜好谢君的,他能看出来谢君也是个本分的孩子,并且是至心喜好本身的女儿。王父感觉这就够了,现在能有多少年青人“腰缠万贯”的,日子过得紧没干系,本身多帮衬帮衬不就行了,本身赚了钱最后不就是留给儿后代儿的么。
沈安在帮谢君说话的同时,趁便又捧了王母一句。颠末半年多的学习,沈安这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大话”的本领更加的短长了。
好了,让我们把镜头切回到现在...
“妈,谢君就在内里,你让他出去坐会吧。”
“老头子啊,你女儿返来了。对!还能是哪个女儿!你个老头子莫非在内里另有个女儿?先别忙了,带着儿子返来一趟。”
(山城的住房想必各位都懂,你觉得你在一楼的时候,你却在十楼,你觉得你在十楼的时候,地铁却从你头上驶过,以是在家门口停辆车不算希奇。)
因而她就提出了一些“小小”的要求,要结婚能够,一辆30万摆布的车子,另有一套市里150平以上的屋子,彩礼还要38万8,这加起来不得220万啊,再加上办酒菜,那就奔着250万去了,真的是把谢君当250了。要晓得这但是2016年,2016年的250万放到2023年最起码值500万,有谁听过嫁女儿要500万的,卖女儿都卖不出这个代价。
“嗯,差未几是要这个价。”
没想到王母却不承情,还是冷冷地说道:“想娶我们家惠惠啊,没题目。只要办到我之前提的要求,一辆30万摆布的车子,一套市里150平以上的屋子,彩礼38万8。你哪天把这些东西办齐了,都不消你比落第二天,我立马就拿上户口本,领着我家惠惠就在民政局门口等着。”
谢君进门后就严峻得不可,打完号召后完整不晓得该说甚么,就晓得傻笑,沈安无法,只好走到他前面帮他圆场。
以是王惠在到了魔都后,就跟父亲报了安然,前面几个月也跟父亲伶仃联络,不让父亲奉告母亲她的位置。王惠并没有把谢君的环境奉告父亲,以是父亲一向觉得两小我在魔都过得不如何好,老是想体例布施两人,但家里是王母做主,家里的积储也是她在保管,以是王父也没有体例,每次只能偷偷地布施个几百块钱。
“哈哈哈,或许王惠就看上这小子的呆了。说真的,男人呆点好,诚恳本分,结了婚还顾家,不会出去瞎搞,多好。”
“嗯,出来看看...”
“阿姨,你好!呵呵!呵呵!呵呵呵!”
“阿姨,我...”
合法谢君想开口时,门别传来一阵喧闹声,一个年青男人的声音和一其中年男人的声音正在对话。
当初就是王母向谢君家提出了那么多的要求,也是王母在得知王惠偷偷地跑走时去火车站抓人的,王惠还差点被她抓归去了。如果王惠真的被抓归去了,沈安估计谢君也不会再待在魔都,也就没有前面这些事了。
“阿姨,你好!我是谢君的发小,我叫沈安,早听谢君说你年青标致,一点不像40多岁,你跟王惠站在一起不晓得的人还觉得你们是两姐妹了。”
“不过他为甚么停在我家门口,老妈不是说姐返来了么,莫非家里还来客人了?”
看到女儿一脸的笑容,王母都有点迷惑了,她底子不会想到,只是短短八个月时候,她看不起的小伙子早就“脱胎换骨”了。
但王母却感觉理所当然,因为这些钱他们家只要不到10年就能凑出来,她乃至还感觉少了,因为她筹办在儿子结婚的时候,购置出比这些还要贵的彩礼。
“如何会呢,阿姨!不是有王惠在呢么,王惠这么聪明标致的一个女人,必然是担当了你的优良基因,她跟谢君两小我恰好互补,谢君就在内里尽力挣钱,王惠就帮着谢君辩白是非,两小我必然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你个死丫头,总算是返来了,要不是你跟你爸还保持着联络,我都觉得你死外边了呢。”
“嗯!你好!你这个小伙子说话倒是挺入耳的,不像谢君这小子呆头呆脑的,也不晓得我们家惠惠到底看上他哪点?”
“嚯~~!爸,你快看,玛莎拉蒂Levante。这色彩真都雅,这车落地得一百七八十万吧。”
“晓得啦!我下次必然不跑了。”
“爸,妈,我返来了。”
王惠的家里也是四口人,家里另有一个弟弟。父亲之前在国营大厂里事情,是一名汽车补缀工,厥后厂里效益不好,很多员工被迫下岗,王惠的父亲就在第一批的下岗名单中。下岗后的王父就在家四周开了一家修车行,凭着过硬的技术垂垂地被他闯出了花样,在周边的几个镇,都晓得王徒弟的技术那是数一数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