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九十四章 小九卿(二更)

第九十四章 小九卿(二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刘笑嫣「扑腾」给镇静后跪下了:「禀皇后,不是臣妾成心瞒您。臣妾赶上的愁事关乎朝政,不敢在后宫中胡说。」

刘笑嫣矢口否定:「我没有。」

刘秉义笑道:「我有个堂侄,本年九岁。跟糖糖春秋相仿。我看不如给他俩定下娃娃亲?我们刘,常两家此后亲上加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常风诘责刘笑嫣:「你是不是为你爹的事找了镇静后?」

弘治帝太骚了。

吃罢了饭,送走了老丈人。常风跟刘笑嫣回了卧房。

常风警告她:「调拨后宫干预政务,那是大忌。不管你有没有,此后都不要干这类事儿。」

坤宁宫西暖阁内。

刘秉义道:「我把丰润园的厨子叫来了。让他们给做大席!」

弘治帝拿起朱笔,在上面圈圈点点。

萧敬之前是东宫管事牌子。东宫之主即位成为天子,他进司礼监是理所当然的。

李广提示:「皇上,此人是皇后娘娘的义姐刘笑嫣的父亲。」

如果名字上画了圈的,即勒令致仕。名字下点了红点的,则降职任用。

镇静后想帮刘笑嫣,但也没把话说满。她转头看向李广:「这事你留意下。」

镇静后有些焦炙,握住了刘笑嫣的手:「阿姊,有甚么事是姊妹间不能说的?」

常风又道:「不过你爹升了太常寺卿也好。太常寺堪比南京的养老衙门。他今后不消再参与政事,放心当他的闲散官儿就是了。欢愉似地上神仙啊。」

内阁停止了野生作动,司礼监一样有变动。

萧敬、李广、钱能三人入了司礼监,担负秉笔。

弘治帝自言道:「哦。常家伉俪是菱儿的拯救仇人。既然有这层干系,不好让刘秉义就这么致仕......」

镇静后发了话,让李广「留意下」。李广当即把这件事装在了内心。

常风道:「老泰山太破钞了啊。不年不节的,吃甚么大席?」

镇静后问:「阿姊,你有愁事?」

太常寺卿虽是高位却无实权。这个官职属朝廷「小九卿」之列,职位高贵。

无巧不成书。翌日,李广在乾清宫那边当值。

刘秉义眼睛笑成了一条新月:「贤婿,你替我保住了官身。一场大席算甚么?」

让他挂个正三品的衔儿,去太常寺养老吧!

钱能之前在南京做镇守寺人。这个受虐狂是王恕的忠厚小迷弟。弘治帝即位当月,钱能就开端频频上书,保举王恕。

常风问:「老泰山来了啊。早晨小婿跟您好好喝两盅。」

故弘治帝让钱能做了秉笔。钱能的干儿子钱宁,现在在常风部下当小旗。

刘秉义兴高采烈的抱着糖糖走了过来。

镇静后入宫前,跟刘笑嫣换了生辰帖,拜了义姐妹。在没有外人的处所,镇静后一贯称她为「阿姊」。且不自称「本宫」。

刘笑嫣坐在镇静后的下首。命妇们向刘笑嫣投来羡慕的目光。

镇静后赶紧搀扶起刘笑嫣:「阿姊快请起。我们是换帖的干姐妹。不管政事家事,都能够跟我说。」

处所布政使调任太常寺卿,大要上看去是升迁。实际上即是丢了实权。

那我服侍好镇静后,今后必然也能大权在握。

镇静后给一众命妇赐了座。李广在一旁侍立。

至于李广。他就认准了一条。皇上独宠镇静后,堪比先皇独宠万贵妃。

但是,李广只要有空就来坤宁宫这边贴身服侍镇静后。

「虽说太常寺卿是个空头官儿,可倒是小九卿之一!我虽丢了实权,却保住了官身。」

他把刘吉留在内阁,就是替他挨骂的。凡是会招人恨的事,他一概用刘吉的名义去办。

掌印之位是怀恩的,雷打不动。

镇静后道:「这我晓得啊。当初我插手东宫海选。还是令尊跟义姐夫给我改得名字,我才气当选。」

弘治帝微微一笑:「勒令致仕的公文,以内阁首辅刘吉的名义分收回去。」

她连诰命夫人都不是,只是恼人罢了。每回入宫,她却都挨着镇静后坐。这是无上的恩荣。

刘笑嫣道:「家父仿佛进了勒令致仕的名单。」

人无完人。弘治帝有百般好,唯有一条缺点,就是太宠镇静后。

入夜,一家人欢欢乐喜入了席。

核阅完名单。弘治帝将名单交给了李广。

两天以后的傍晚。常风下差回了府。

弘治帝感觉钱能虽是宦官,却很有荐人的目光。王恕在吏部搞裁官大计,钱能如果进了司礼监能够共同他。

刘笑嫣只得说:「家父在北直隶担负布政使。」

刘秉义道:「是啊!吏部刚开了调任公文。把我升往太常寺做寺卿!」

常风愣在原地。不过顺水情面不做白不做。半晌后他模棱两可的答复:「哦,还是老泰山官声好。不然我想帮手也帮不上。」

刘笑嫣轻声道:「没,没甚么愁事。」

刘笑嫣道:「哦,记着了。」

常风赶紧推委:「糖糖还小。订婚的事,十三岁今后再说吧。」

弘治帝在刘秉义的名字边上,写了一行小字备注:该员转升太常寺卿。

照端方,司礼监秉笔即便兼任哪个宫的管事牌子,也用不着每天在主子身边服侍。

好家伙。我落魄时,您老毁婚约。现在我发财了,您老又上赶着送婚约?

常风有些奇特:「保住了官身?」

镇静后跟一众命妇说谈笑笑。刘笑嫣却紧蹙眉头,一言不发。

「贤婿,你必然是求了老内相吧?我晓得,老内相跟吏部王部堂是至好。」

弘治帝已经很给镇静后和常家两口儿面子了。

但说白了,就是个管军乐队和祭奠礼节的官儿。

邻近晌午,命妇们各自散去。

既然当年汪直、尚铭靠着服侍好万贵妃,权倾朝野。

弘治帝虽因镇静后的干系,没让刘秉义致仕,但也不筹算重用他。

弘治帝的笔尖正要落在「原北直隶布政使刘秉义」上。

常风听了这话,差点让酒呛着。

常风说的没错,对于刘秉义来讲,这不失为一个好成果。

弘治帝正在看吏部递上来的最新一批勒令致仕的名单。李广在一旁给他研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