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四卷天书
此时别的三人还沉浸在失落当中,谁也没重视到石面窜改,唯独楚天秋瞥见到了石糟里的丹丸,心想:“这颗丹丸当就是宁道子神仙一同留下的,既留于此,定当非常之物。”内心一动,当即便伸手往石糟里去取那丹丸。
因劫尘剑本身无鞘,且两人谁也不会应用之法,只得筹议以后,由唐羽照顾,用衣带将剑系在背后。
当即内心一面默念,一面用手指一一去点止那些笔墨,并将它们摆列成序。楚天秋动手如飞,一会儿便将玉石大要游动的十六个古文点止下来。
当四人重又回到里室时,却见本来插在玉石上的那三柄剑竟已然跌落在地上,再看平石大要,本来那三个剑糟竟也消逝不见。
苏卿叶青青和唐羽三人皆是一面记文,一边苦解其意,如此一来,背面影响了各自的影象,谁都没能记全天书的内容。当光幕消逝,天书不见后,三人遗憾之余,也是无何何如,只得将各自所记的天书内容又默记一遍,以使铭记在心。
叶青青点头道:“魔教主逃回已久,恐对疯道人倒霉,此时我们要去救人,当贵在神速。既然前法又行不通,我们无妨略为变通一下,分作两路,一起由隧道潜入石牢去救人,另一起由魔指正面打击,吸引魔教的重视力,里应外合,如许胜利的机率更大一些。除此之前 外,也别无他法了。”
正自皱眉苦想之际,忽见石面那些字由亮变暗,随即一闪而没,四人见状皆是一惊,不由得都叫了一声“哎呀”!
想及此,忽听“咔”地一声微响,玉石大要竟裂开一个凹糟,内里只放着了颗指头般大的红色丹丸,同时鼻端也嗅到一股暗香,不由得令人精力一爽。
当听楚天秋说完,两人再无疑虑,由唐羽将剑拾起,与叶青青相互打量,口里说道:“本日既窥到天书内容,神剑又物归原主,也算天意使然,归去后师父定然欢乐。”
四人将末端处的笔墨看完,都是一惊,忙不迭地都去详看注释,不再旁骛。
楚天秋和苏卿虽将各自的神剑取回击,一时猎奇,便不免向劫尘剑看看了几眼。
光幕看似回缩虽慢,实则极快,只眨眼的工夫,整片光幕便即回缩不见,玉石大要重又复了原状,便连之前那十六字偈语也不再现显。
楚天秋闻言一怔,当即停手往室外看去,果见本来倒在壁脚下铜冠叟的尸身竟不翼而飞了。一怔以后,才又想到石糟里的丹丸,再转头去取时,却见玉石大要光滑若镜,已然复了原样,不但那凹糟不见,便连糟里的丹丸也一同不见了。
叶青青和唐羽自前次在恶鬼沟时,听叶随风提及旧事,才知劫尘剑被魔教主骗去一事,此时固然劫尘剑近在面前,伸手可即,两人反倒踌躇不决,不知如何是好了。
楚天秋起首将自已那柄清雾剑拾起,先给魔教主得去,此时失而复得,内心自是欢乐无穷。
就在十六字偈语消逝以后,忽又见玉石大要光芒大盛,从石面放出一幢光幕,那光幕下窄上宽,在空中布展开来,足有丈许周遭。
楚天秋见那十六个古笔墨每个皆有雀卵般大小,固然游动矫捷,却只限于玉石大要,试着用手指的触摸那些笔墨,指尖刚与此中一个笔墨相碰,阿谁便停止不动,而别的那十五个笔墨却都绕开停下笔墨,仍游动不息。
本来这十字偈语恰是在恶鬼沟时,帝王谷主叶随风为感念楚天秋互助之情,暗里相告的。楚天秋先见那些笔墨时,便即想起叶随风所说的那十六字偈语,随即用手去试着摸触,公然那字便停止不动,因而将那十六个古笔墨一一止住,并便按着偈语挨次摆列成序。
地上唯剩下那柄劫尘剑,剑身宽有四寸,长有四尺余,又长又阔;剑脊两边各有一道蜿蜒如龙形的水纹。此剑情势古拙,与清雾映雪二剑比拟,竟情势不一,各有所长。
三人听叶青青说得有理,俱都点头称善,随又商定只由楚天秋一人从隧道潜回救人,余下苏叶唐三人则由魔宫正面佯攻,共同楚天秋救人。
楚天秋正觉三人这般不是体例之时,突见三人脸现骇色,忙即转头看去,却见那幢光幕正自渐渐回缩,且天书的上半卷已然消逝不见,跟着光幕回缩,天书的下半卷也在垂垂消逝。
此时楚天秋和苏卿已将各自的剑收起,又向宁道子通诚祷拜一番后,这才出室而去。
苏卿不放心楚天秋一人去救人,本想一同跟去,但楚天秋果断不准,并说本身一人足可,多一人反成累坠,苏卿没法,只得作罢。
往下再看,天书共分四卷,每一卷的开首皆有一个目次,别离是“练气篇”、“剑法篇”、“飞遁篇”和“隐形篇”四卷。末端处另有一段笔墨写道:“能观到此书者,既为有缘人,此书显世斯须,可否习会,各按缘分”。
剑落地上,涓滴未损。剑身光芒莹绕,神威一如往昔。
四人之前固然都看过魔教主曾放了过劫尘剑,但当时剑光如电,剑的情势却未曾看清,此时剑在面前,这才将劫尘剑的全貌看在眼里。
这部宁道子书虽分四卷,每一卷只不过数百字,整部天书合起来也不过两千余字。笔墨奇妙,晦涩难懂。
对于这十六字偈语,楚天秋也不解其意,暗道:“玉石大要这十六个字古笔墨恰与叶谷主所说的偈语符合,这毫不是偶合,当有深意,只是我一时笨拙,不知其意罢了!”
楚天秋见三情面状,内心了然,却不说破。本身固然将天书全数记全,但内容通俗难懂,只要归去后渐渐参详了。
叶青青和唐羽对着地下的劫尘剑,相互看了一眼,正知发怔,不知所措之时,却听楚天秋道:“这劫尘剑本来本就是叶谷主之物,是魔教主使奸计从其手里骗走了,本就是谷主原有之物,现在你们正可将剑取回,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出了石这室,四人一面循着原路往外走,一面筹议下步如何救人。
楚天秋见状之下,好不懊丧,却也无可何如,只得作罢。
听苏卿说完,楚天秋内心一动,重又把目光落在那块玉石上,只见石面那些混乱无序,且又不断活动的古笔墨细一数算,共只十六字,似口诀又似偈语,如鱼游深水,矫捷非常。
很快四人便到了楚天秋本来逃出时的隧道出口处,固然出口早给铜冠叟用禁法隐去,洞壁光滑,浑然一体,底子看不出出口地点,但楚天秋凭着影象,放出清雾剑,往壁间挥剑一斩,便见一片炊火闪过,禁法已给清雾剑破去,壁间显出一个黝黝的洞口。<
楚天秋再一看,愣住的那古文竟是一个“云”字,再去用手触碰下一个字,那字公然又应手而止,不再游动,乃是个“岗”字。见状内心一喜,暗道:“公然如此!”
中间三人先看楚天秋用手去碰那些古笔墨,还恐有甚不测,后见那些古笔墨竟一一应手而止,都颇觉惊奇。当他将十六字都停止并摆列成序,三人看得清楚,纷繁低呤出声:“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岗。”虽识其字,却不明其意,三人一时面面相觑,错愕不已。
四人此来本为救人夺剑,不想却有此不测收成,不但巧窥天书,且连各自神剑都取了回,都是欢乐无穷。
正在这时,忽听苏卿一声惊咦,说道:“那铜冠叟的尸身如何不见?”
当下转眼去看其他三人,皆见三人脸上神采忽喜忽愁,双眉舒展,一边用心去记天书内容,一面又苦思其意,显得甚觉吃力。
苏卿道:“先前给魔教主幸运逃脱,现下他当已回到魔宫,我们行藏既露,再想按前打算救人,恐怕行不通了,只能另想别法。”
苏卿随之也将本身的映雪剑拾起,也是欣喜交集,手里拿着映雪剑,怔怔入迷。
楚天秋心机紧密,既知天书显世长久,也不急于去了解其意,而是先去记那天书内容。他自小便有神童之称,且又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将那天书通看一遍便即深记内心。
这时,苏叶唐三人已然奔到外室寻铜冠叟的尸身去了,楚天秋也随之跟出,四人将里里外外都寻了个遍,也未见其尸身,内心固然奇特,也未作他想,随即便放过一旁,不再理睬。
四人正看得诧异,随又见光幕精芒闪闪,竟现出大片的笔墨来。每一个字都是形如蝌蚪的古篆,密密麻麻竟充满了整片光幕。
那些古篆固然冷僻,但四人却都识得,当看清开首所写的“宁道子书”后,四人又惊又喜,内心皆是一阵狂跳,暗道:“这便是宁道子神仙所留的天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