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扬锋汉起 > 第二百八十八章紧锣密鼓

第二百八十八章紧锣密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因而,桓玄以私通刘轨等人罪名诛杀吴兴太守高素、辅国将军竺谦之,高平相竺良之、辅国将军刘袭及其弟彭城人史刘季武等人。

姚平见没法突围,无法之下只得率部下投汾水,拓跋珪命令下水搜捕,姚平灭顶,尚书右仆射狄伯支、越骑校尉唐小方等人被俘,东岸两万余秦军束手被擒。

棠溪送来的斩 马刀千把,长枪千杆,钢矛二百只,箭簇四万枚被杨安玄分派给各郡设备。

建康士族对桓玄杀死北府旧将的反应平平,自王恭兴军始,北府军就被建康士族视为费事。

八月,孙无终究山阳击败刘轨、司马休之、高雅之等人的联军,刘轨等人逃脱,逃至陈留时世人商讨投奔那边。

六月,孔苗行笄礼,宣胜利年。春花将尽,却没有杨安玄的动静。

杨安玄没有急着竖起反对桓玄地大旗,而是临时将目光投向秦魏两国地交兵上。

孔苗的住处在后宅东侧,成年以后孔鲜便不好进她的房间了。

击败卢循后,刘裕回到京口,他是被右将军桓修征召为抚军中兵参军。对于桓玄诛杀北府旧将,刘裕不敢作声,暗自神伤。刘牢之身后,北府军有如一盘散沙,如何对抗桓玄。

秦、魏两国出动十数万兵马永安相遇,姚平不敌退走,据柴壁城恪守(1),北魏将城围住,后秦天王姚兴率五万兵军押运粮草,筹办从天渡渡汾水,前去柴壁救援。

杨安玄占有雍州,传言桓玄兴军讨伐,孔苗心中不安,加上一年将尽,难觅杨安玄的消息,又感风寒,孔苗病倒在床。

但是没多久杨安玄便奉旨篡夺雍州,孔鲜只能将道听途说的动静寄回。

孔懿道:“为父等过完年正月解缆,筹办带些弟子共襄盛事,你问问颍川的师兄弟们谁情愿前去襄阳无妨随你先行前去。”

北魏天子拓跋珪以毗陵王拓跋顺、新任北魏地豫州刺史长孙肥率六万轻骑为前锋,也亲率雄师十万迎击后秦兵马。

刘轨等人固然败逃,桓玄感受北府军毕竟是个芥蒂。浅显兵丁服从将领批示,要想将北府军把握在本技艺中,但要撤除北府旧将。

孔懿看罢杨安玄的来信,沉吟不语。

建康,桓玄收到刘轨等人投南燕,袁虔之等人投后秦的动静,决定派出使者前去秦、魏、燕等国,向北方诸国宣布本身在朝的究竟,为下一步篡位奠定根本。

新军颠末三个多月的练习,已然脱胎换骨,只需颠末疆场磨砺,自会成为雄师。

但是后秦与北魏柴壁大战精锐丧失惨痛,底子有力南下,姚兴对袁虔之等人停止封赏后,不再提南伐之事。

玄月,拓跋珪率雄师三万于蒙坑与姚兴交兵,斩杀上千人,姚兴退走四十余里,不敢再战。

拓跋珪命令严守高墙,秦军靠近则进箭射。姚兴但愿姚平力战突围,姚平则但愿姚兴策动进犯策应,成果两边声嘶力竭,却无人敢向高墙后的魏军策动打击。

话音未落,屋内传也孔苗有气有力的声音,“是大哥返来了吗?”

恰逢柔然国攻打魏国,拓跋珪这才率军撤走。姚兴还师,命令强迁河西朱门大族一万余记至长安,充分都城。

晚间,一家人团坐,替孔鲜拂尘。

天子下诏,以安定司马元显之功封桓玄为豫章公,又以安定殷仲堪、杨佺期有功加封桓玄桂阳公,本来地南郡公还是保持。桓玄将豫章公转给儿子桓升,桂阳公让给桓伟之子桓俊。

终究,刘轨、司马休之、高雅之、刘敬宣等人决定投奔南燕,而袁虔之、刘寿、高长庆、郭恭等北府将领则投奔后秦。世人相约将来若能失势,定率军南伐雪耻。

颜氏接话道:“鲜儿,襄阳与曲阜相距甚远,你把冉氏一同带去,你们伉俪长年别离总不好。将来苗儿真要嫁去襄阳,她也有个娘家人说说话。”

孔鲜事前已知杨安玄邀父亲前去襄阳推行儒学之事,力劝道:“孩儿在颍川任文学掾,府衙参照汝南做法,招募寒士为西席,给足赋税,一年时候建学庠四十三处,招收学童近五百人。”

那日杨安玄写给妹子的诗他读过,过后咀嚼天然晓得此中含义,父亲让他在许昌任文学掾,言语当中表示他将杨安玄的动静写信回家。

半晌工夫,屋内传出低低的抽泣声。再等了半晌,冉氏从屋中出来,见到丈夫浅笑道:“鲜郎,苗儿睡着了,总算睡得安稳了。”

当姚兴军到达蒲陂之时,看到魏军军威强大,又于高处筑墙,姚兴深感害怕,驻军于蒲陂城,不敢打击。

秦、魏战事胶着之际,建康城尚书令桓谦上疏,请进封太尉桓玄。

“父亲,杨刺史有封手札托孩儿交给苗儿。”孔鲜禀道:“孩儿这就送去。”

姚兴在汾水西岸,目睹麾下走投无路投水被俘,数次派使要求和解,拓跋珪回绝,乘胜进入蒲陂。

刘裕让世人临时哑忍,找寻门路复兴,等候机会。跟着北府旧将或死或走,刘裕无形中成为了北府军新一代的领甲士物。

孔鲜忙向屋内大声喊道:“苗儿,杨安玄统统都好,他另有封信任为兄捎给你。”

袁虔之以为桓玄仰仗父叔的声望,幸运把握了政权,但骄奢残暴,德不配位,凌辱天子,任用亲族,意在篡位,致令民气尽失,力劝姚兴发兵南伐,篡夺国土。

孔懿踌躇半晌,道:“桓玄主政,势需求对雍州发兵,兵火过处万物俱焚,为父担忧徒劳无功。”

开初,世人成心投奔北魏,后听闻崔逞被杀之事,感觉魏主不能虐待士族,决意另投他处。

孔鲜看着装在匣中的手札,有十六封之多,苦笑道:“苗儿对杨安玄用情至深,但愿杨安玄不负此情。”

孔鲜道:“大人放心,孩儿过几天便解缆前去襄阳,让杨家派人登门提亲。”

昂首看了一眼孔鲜,孔懿脸上闪过一丝痛苦,道:“你去看看苗儿,她卧病在床。”

未被诛杀的北府旧人个个惶恐不安,暗中找到刘裕商讨。何无忌是刘牢之的外甥,刘牢之身故以后被桓玄监禁,闲居家中;孟昶,镇北府主簿,免除在家。

牛车内,冉氏含情脉脉地望着孔鲜,轻语道:“苗儿交给妾身一叠手札,让鲜郎交于杨刺史。”

孔苗出来见礼,孔鲜看到了清减的妹子,肥胖的脸庞、尖尖的下巴,弱不经风的模样,幸亏脸上泛着忧色,精力也还好。

孔鲜一惊,他与六妹的干系非常密切,晓得妹子此病多数是因杨安玄而起,腹中暗骂杨安玄害人不浅。

孔懿点点头,道:“八月孙无终据山阴与刘轨交兵,离曲阜不远。为父听闻刘轨、司马休之等人逃奔慕容德,怕是要说慕容德南下抨击,曲阜亦不平稳,你带着冉氏分开也好。”

回到长安后,姚兴召见北府降将辅国将军袁虔之、宁朔将军刘寿、冠军将军高长庆、龙骧将军郭恭等人,扣问东晋真假。

“啊”,屋中传出孔苗一声欣喜的呼声,屋内传出孔鲜的老婆冉氏声音,“苗儿快躺好,别再受了风寒。”

孔鲜感慨隧道:“杨刺史在给孩儿的信中提到此事,说即便他兵败身故,只要打好根本,创办学庠之政就不会因人亡政息,后续之人也会持续实施。”

从怀中取出信,交给母亲颜氏,颜氏拿着信轻叹了口气,道:“这封信再迟来数月,苗儿的性命是否还在都难说。”

杨安玄悄悄咂舌,秦、魏两国秘闻薄弱,动辄策动十数万雄师,轻骑五六万,这是灭国之战。

十月,柴壁城中粮草吃完,箭只用尽,姚平于子时率兵马开南门突围。汾水西岸,姚兴命人燃起烽火,擂动战鼓,做出打击之势援助姚平突围的兵马。

等孔苗分开,颜氏道:“看了杨安玄写的信,睡了一个多时候,醒来吃了一碗粟米粥,总算缓过来了。”

“是我”,孔鲜大声承诺道:“愚奉杨刺史之命,前来请父亲前去襄阳主持推行孔教之事。”

“恰是。现在杨安玄为雍州刺史,所辖十余郡,若都能按汝南、颍川行事,不消五年,关中大地学庠遍及,稚童不管贫富皆读书,百姓识礼节,儒学大兴,此大同之境也。”孔鲜镇静隧道。

孔懿气呼呼地哼了一声,终是肉痛女儿,对孔鲜道:“杨安玄既成心攀亲,你身为兄长多用心些。”

曲阜,孔府。

北魏广武将军安同献策,搭浮桥过汾水,于东面地蒙坑高处筑墙,扼守姚兴军前行之路,拓跋珪采取。

以义阳公姚平,尚书右仆射狄伯支率四万雄师为前锋,姚兴亲率雄师十万攻打北魏。

颜氏在屋内照看女儿,听到儿子在门外的声音,掀起门帘低声道:“小点声,苗儿刚睡下。”

冉氏伸脱手,悄悄地握住丈夫的手。孔鲜放下信,浅笑地看着老婆,四目相对,柔情如水。

秦魏两国的战事停止得如火如荼。后秦天王姚兴让太子姚泓留守长安,命尚书令姚晃辅,车骑将军没弈干镇上邽防后凉,广陵公姚钦守潼关。

孔懿“唔”了一声,端起茶杯喝水,见孔鲜仍站立不动,怒道:“还不快去。”

拓跋珪命令筑墙,对内禁止姚平军突围,对外制止姚兴军救济。

“这么多?”孔懿看了一眼尽是高傲的儿子,道:“看来杨刺史说推行儒学并非虚言。”

十一月六日,孔鲜在张锋的保护下分开曲阜取道颍川前去襄阳。

得知桓玄对北府军将领举起屠刀,江都长张诞等人纷繁弃官叛逃,丁全、黄喜四周找寻北府逃将,张诞等人有很多投入到雍州军中,充分了雍州的军事、民政力量。

孔懿闻言动容,道:“杨安玄胸怀如此宽广,为父自愧不如。为兴儒业,为父又何惧烽火,待年后便启程前去襄阳。”

雍州兵马士气高涨,无不祈盼战事早些到来,好建功升迁。

刘敬宣发起投奔雍州杨安玄,刘轨称杨安玄与桓玄势不两立,桓玄随时能够兴军讨伐雍州,以雍州之力难以抗抵。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