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异能古董商 > 中国历代古钱币价格表参考 [二]

中国历代古钱币价格表参考 [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府”60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铅质背“殷”3000元

乾元重宝隶书小平背“二”1100元

天汉元宝隶书小平光背35元十国前蜀王建天汉年间铸,形制较精整,钱文四字隶书旋读,为王建五钱中最清秀者,径2.3厘米,重3克,传世光背及上仰月较多见。

乾享重宝隶书小平光背10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下“福”600元

永安一千录书折二十铁质光背280元

保大元宝隶书折十光背50000元南唐李景保大年间铸,分铜、铁两种。径约3.25厘米,钱体制作精好,四字已近真书背穿上一天字,传世极罕。

唐月朔度相沿隋五铢钱。唐高祖时正式发行五铢,铸行“开元通宝”,并敏捷推行,延绵七百余年的五铢至此结束。高宗乾封元年铸乾封泉宝钱,以一当十,不久即废去。开元通宝的利用,使唐朝货币保持了耐久的同一与稳定。安史之乱,是经济由盛至衰的转折点。唐肃宗乾元元年发行虚价的“乾元重宝”钱,钱制渐趋混乱。中唐发行“两税法”,以铜钱征税,货币供应不敷,武宗会昌元年铸了“会昌开元”钱后才减缓了严峻的钱荒。唐朝中晚期呈现了“重宝”“元宝”等钱名,而后中国的方孔圆钱,构成了记年号,称“宝”的钱制。开元通宝的形制不但成了后代小平钱的根基铸式,还被因循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当代日本、朝鲜及越南等国,都遭到了开元钱的影响。唐

永安五百隶书折十大样铁质光背3000元

天德重宝隶书折十光背35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倒“丹”3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点贝500元

1:CONTENT_HEADER2:先秦-秦3:汉-隋4:唐5:五代十国6:北宋7:南宋8:金9:辽10:西夏11:元12:明13:清14:安南,日本,琉球,朝鲜等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上星1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大“平”100元

得壹元宝隶书折十光背300元乾元二年唐叛将史思明占魏州称“大圣燕王”建元“应天”溶梵刹铜器得壹元宝大钱。钱文隶书旋读,径3.65--3.9厘米,重18.8--23克,痛月纹多种,得壹为初始、纯粹意,而非年号钱,行未久因恶得壹非国运悠长之兆,遂改元更铸顺天元宝,故世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梓”8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长大字4000元

汉元通宝隶书小平光背、背月40元五代后汉隐消息社乾佑元年铸,制作精美,隶书四字稍露真书气韵,径2.4厘米,重3--3.5克,钱文面星及背星月纹,或光背无纹者,此钱传世较丰。

开元通宝隶书折十唐朝16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下“永”15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同心结700元

大唐通宝隶书小平中样光背100元

天汉元宝隶书小平背月40元

开元通宝篆书小平光背4元南唐李景铸,钱文篆、隶两体。系我国最早呈现的对钱,与唐开差异,此钱阔缘,小字,制作较粗,很少有精彩者,径2.4--2.5厘米,重3.1--3.5克,另有大样篆、隶对钱。当十大钱,径4厘米,重12.2克,为传世仅见。图见53页标廿元开元通宝钱。.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宽“唐”光背25元

天福元宝隶书小平官铸背月1600元

天德重宝隶书折五铁质前“殷”5000元十国闽王延曦永隆年间铸,分铜、铁两种,一当小钱百,钱文真书,因王延政一度改国号殷,故背穿上殷字。铜钱径3.2厘米,铁钱径约3厘米,此钱传极罕。

大泉当千折十特大型10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倒“京”120元

大泉当千大样600元

永安一十隶书小平大样铁质光背2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孕星30元公元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霸占长安,次年隋亡,他在关中称帝,国号唐。武德四年废通行1300年的五铢钱,改铸开元通宝。开元为开新朝之元,与开元年号无关。初期径2.4--2.5厘米,重3.8--4.2克,贞观年间斗米三五文罢了。自玄宗后钱文四字稍欠均匀。德宗今后铸制粗陋,终唐近三百年,版别,款式繁多,另有金、银、铁、铅线,因为铸期长传世丰富。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四周30元

得壹元宝隶书折十背四星一月2000元

大泉二千折二大样1400元

永通泉货隶书折十大样光背12000元南唐李景复兴年间铸,一当十。钱文隶,篆二体,隶书径4厘米,重14克摆布,铸期只要半年,故传世甚少。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洛”3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光背4元

五代十国期间社会的分裂和政权的频繁更替,使货币畅通再度陷于混乱。北方的梁、唐、晋、汉、诸朝,因铜资本贫乏,新钱铸量未几,但制作让究,并明令制止铁、铅钱的畅通。后周世宗时的梵刹铜材铸行“周元通宝”,钱质与铸量均居五代之冠。南边十国铸币量大,类杂,南唐、前蜀、后蜀、特别如此。楚、南汉曾铸铅、铁钱、蜀钱铁钱。南唐的唐国通宝钱、蜀的大蜀通宝钱和齐的大齐通宝钱的行用表白,以国号铸于钱上,成为一时的民风。钱文篆隶两种书体并行,则为南唐所初创。五代十国

开元通宝隶书当十折三型唐铸无订价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四月2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背月200元

永通泉货篆书折五光背14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唐铸1元

1:CONTENT_HEADER2:先秦-秦3:汉-隋4:唐5:五代十国6:北宋7:南宋8:金9:辽10:西夏11:元12:明13:清14:安南,日本,琉球,朝鲜等

乾元重宝隶书折十背重轮下月2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小“平”5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洪”250元

周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月8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兖”8元

乾享重宝隶书小平光背500元南汉刘龚乾享年间铸,分铜、铅两种,钱文真书,对读光背,径2.4厘米,重3.7克,铜一当铅钱十用。铝钱笔墨倾斜,径2.3厘米,重3.8克摆布,传世铅钱较多。

直百中小型30元

周元通宝隶书小平合背150元五代后周世宗柴荣于显德二年废天下梵刹,毁铜像铸,周元通宝仿唐于元,制作精彩,径2.4--2.5厘米,重3.5----3.7克,钱文四字为八分隶书,背多星月纹,布于穿孔高低摆布,亦有合背钱,官方广传此钱可治难产等症,故甚为白叟爱好,以元字右挑为贵。.

得壹元宝隶书折十背月400元

开平元宝隶书折十大样光背无订价后梁太祖开闰年间铸,传世仅见大钱一种,钱文隶书近真体,直读光背,径约3.4厘米,此钱传世极罕。

乾元重宝隶书折十背重轮八星1500元

得壹元宝隶书折十背四月1300元

广政通宝隶书小平光背10000元十国后蜀孟昶广政年间铸,分铜、铁二种,钱文隶书,径2.4厘米,重3.5克,铁钱略大,传世均罕。..

顺天元宝隶书折十背月120元唐叛将史思明公元760年占洛阳,自号大燕天子,建元顺天,铸顺天元宝,形制,光彩均同于得壹元宝,钱文隶书,径37.5厘米,重20.8克,钱背多有星,月纹,铸行壹年不足,故传世较得壹元宝多。.

通正元宝隶书小平背星月300元

大齐通宝隶书小平光背无订价十国徐知浩封齐王时铸,四字隶书,径约2.3厘米,重未详。传世大齐仅见两品,一为缺角,一为四眼,今又发明第三枚,经实测径2.5厘米,宽穿0.6厘米,重3.125克,通身黑漆古锈。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潭”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三月50元

乾元重宝隶书小平背重轮40元

永安一百隶书折三型光背2000元

世平百钱背水波纹18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右“广”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襄”5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二背“十”10000元

唐国通宝篆书折十光背2200元南唐李景交泰年间铸。大小三等,钱文篆书,隶,真三体,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2.65厘米,重5克,当五径3.2厘米,重9克摆布,传世以小平最多。.

承平百钱小平60元东汉末或三国初铸币,我文有篆、隶两体,制作细致,太有作大者,钱有作金者,亦有作水波者,据建国后考古发掘多在蜀地出土,当属蜀钱,径2.5CM,重3.3克,传世分大小多种,亦有传形者。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上“梁”8元

唐国通宝真书小平小字光背45元

大蜀通宝隶书小平光背35000元十国后蜀铸,钱文四字隶书,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重3.5克摆布,此钱传世绝少。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上“福”150元

建中通宝隶书小平小样8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银质2000元

永安一千录书折二十光背6000元

乾元重宝隶书小平背“洪”1600元

永安一百隶书折三型铁质光背50000元

天策府室隶书折十大样光背20000元十国楚王马殷于乾化元年铸,铜钱大如当百,钱文真书含隶韵,径3.8厘米,重33克,大样径4.2厘米,此钱传世及出土均极少。.

通正元宝隶书小平小字光背150元十国前蜀王建通元年铸。形制近似永平元宝,钱文隶书,旋读,径2.3厘米,重2.8克,多光背亦步亦有背星月纹,另有一种元字右挑者,较少见。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下星10元

称呼书体币型特性代价笔墨申明

定平一百小型40元三国期间蜀汉铸币,有大小二种,大者径1.6CM,重2克,小者径1.2CM,重0.6克,钱文夷漫不清,直读光背,出土多在四川。

永安一十隶书小平大样光背无订价五代初刘仁恭铸于幽州有铜,铁两种,此中铁钱远多于铜钱。以一百,一千两种罗丰,出土多在北京居雍关四周大王山四周,笔墨俱五代气韵,传世大铜钱多假货,集币时宜慎之。

直百五铢背“为”8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反“京”40元

唐国通宝隶书小平小样光背25元

乾元重宝隶书小平唐朝2元肃宗乾元元年始铸之虚值大钱,一当十与开元钱并行,前期减严峻小不一,版别甚多,背有星、月、祥云,瑞雀等。当五钱径2.5厘米,重4克高低,当十钱径2.9----3厘米,重10克高低。

大唐通宝隶书小平小型光背50元南唐李景铸,钱文篆、隶两体。钱文真书含隶意,制作较粗,大、小分歧,普通径2.4厘米,重3克摆布,传世不及唐国通宝数量大,

周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巨星巨月150元

五代十国

唐国通宝隶书小平铁质大字光背600元

大泉当千小平大样150元三国吴钱,孙权赤乌元年始铸,大泉当千径3.6CM,重14.5克,后铸轻小者径2.5CM,重3.5克,一当五铢钱千,此系高额虚值大钱。大泉二千径3.2CM,重11.5克,另有大泉当五千者,径3.9CM,其数甚微,集时宜慎之。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京”3元

通正元宝隶书小平右挑大字280元

大泉五百小平大样150元三国吴钱,孙权嘉禾五年始铸,仿王莽大泉,面背有表里郭,一当铢五百,系高额虚值大钱,初铸径2.8--3CM,重7--10克,后铸较轻、小。背无纹饰,有合背钱。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润”3元

周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月8元

--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左“广”80元

永安五百隶书折十大样光背50000元

乾元重宝隶书小平背瑞雀1100元

直百五铢小平光背40元刘备于建安十九年入蜀后铸于成都,面文直百即值一百枚五铢钱,实是虚值钱,面背有表里郭,多光背,亦有背铭篆书为字者,系方孔圆钱记地之始。

称呼书体书体币型特性参考价笔墨申明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双桃8元

--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上“丹”85元

顺天元宝隶书折十背月星5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兴”140元

唐国通宝隶书小平大字背巨星22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上“永”13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蓝”4元

乾德元宝隶书小平小字光背70元

大泉五千折五型无订价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越”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光背2元

咸康元宝隶书小平光背50元后梁太祖开闰年间铸,传世仅见大钱一种,钱文隶书近真体,直读光背,径约3.4厘米,此钱传世极罕。另有“开平元宝”作珍。铜质浑厚,书意在隶,真之间,笔势萧洒,大似当五,幕平,几不分肉好郭,存世各一品,元宝下落不明。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昌”3元

大历元宝隶书小平背月65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倒“宣”150元

高昌吉利隶书小平大样光背2300元南北朝时高昌国曲氏王朝铸。其故都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20里处,北魏太和廿三年曲嘉为王,传世至唐贞观十四年为唐所灭。钱文隶书有北魏气韵,表里郭齐备,素背无文,径2.6--2.67厘米,重12.5克,此钱传世未几。幸阿斯塔那及陕西曾有微量出土。

光天元宝录书小平光背35元十国前蜀王建光天年间铸,此钱制作精致,面文草率,径2.3厘米,重2.5克,背穿上偶然可见一星或一月纹,光天元宝铸量较大,故传世甚多。.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益”8元

永隆通宝隶书折五背“闽”月2500元十国闽王延曦永隆年间铸,分铜、铁两种,径3.8--4厘米,重20--25克,背穿上闽字,穿下仰月,因铸行不敷一年,传世极罕。

乾封泉宝行书折十光背6000元十国楚王马殷铸。分铜、铁两种,径约3.8厘米,重22--33克,钱文隶篆兼备,背文为:天府、天策、天,策,乾封泉宝以铜钱可贵。...

永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20000元十国蜀王建永平元年铸,钱文隶书旋读光背,永平二字已近真书,径2.3厘米,重3克摆布,传世罕见。..

直一特小型1000元三国时刘备父子铸于蜀,标明一当五铢百钱,实为虚值过火,的小钱,径1.5--2CM,重1.3--2克,最轻者不敷0.5克,出土多在四川,湖北等地。

天福元宝隶书大样官铸光背13000元五代后晋高祖天祖三年铸,许官方设炉并铸,故大小不一,钱文多夷漫不清,径2.2厘米重1.7克摆布,另有一种官铸大样制作较精。

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50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月3元

开元通宝篆书小平背星月300元

建中通宝隶书小平大样1200元唐德宗建中元年复商州废炉所铸。钱文四字隶书,径2.1--2.3厘米,铜色暗红,钱体薄小,因为铸期短,传世,出土甚少。

乾封泉宝隶书小平唐朝300元高宗乾封元年铸,以一当开元通宝钱十。钱体略大于开元钱,径2.5厘米,重3.3----3.5克,因铸期短,传世少,出土多在陕西境内。常见多为假货。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倒“平”20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二白铜母线8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金质80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鄂”8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二背重轮5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右“桂”60元

开元通宝隶书折十背星40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兴”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蓝”三云18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倒“梁”3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二唐朝1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异唐圆贝1000元

大历元宝隶书小平光背500元唐朝宗大历四年于绛州锻造,钱文隶书,旋读光背,径约2.3厘米,重产业2.5克摆布,因含锡,铜色昏浊,制作粗陋。大历钱铸期长久,故传世甚少。

天成元宝隶书小样官铸光背12000元后唐明宗天成年间铸,此钱精整,笔墨清楚,元字右挑,光背无文,径2.3厘米,重3.4克摆布,向来所出甚少,系五代钱中珍稀品。

周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1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右“福”1000元

乾元重宝隶书小二背重轮2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十大样光背30000元

乾德元宝隶书折十光背50000元十国前蜀后主王衍咸丰年间铸,制作粗陋,钱文四字中康字独大,径2.2厘米,重3.1克,此钱传世较多。.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承平蓝大王”150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二背祥云400元

汉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孕星22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十背重轮下月2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摆布月35元

大唐通宝隶书小平大样光背200元

应圣元宝行书折十背“拾”无订价五代初期刘守恭自称大燕天子,改元应天后所铸。径3.45厘米,背穿铭拾字,此钱传世绝少。

乾德元宝隶书小平大字光背20元

唐国通宝篆书折二宽“唐”背巨星12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宣”8元

开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无订价

天策府室隶书折十大样铁质光背20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宽“唐”背巨星4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巨星4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铅质背“闽”60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