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阴阳医馆 > 第三十六章 干柴烈火(六)

第三十六章 干柴烈火(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女人好见地。”听得她如数家珍般一一道出这些书来源,那公子也不吝于歌颂,倒弄得秦雅有些不美意义起来了。

“无碍,女人既然饱读诗书,必是个钟秀活络的人,只是在大环境下跳不脱罢了。”那公子无所谓的笑笑,拿起别的一只袖子,走到长廊稍前些又拧起水来。

“这位公子。”秦雅忍不住上前去搭话,“你不是要去都城赶考吗?如何带的都是些不入流的书?”

但也只是想想,究竟是,秦雅长到十六岁,还没有一个媒婆去她家说亲。不是怕她家攀附不起,而是老秦家娶的媳妇,也就是秦雅的母亲家自古来就有个端方――年纪最小的女儿要留在家中为母养老送终,毕生不得出嫁。

她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家中虽充足,可该学的本领她一样都式微下。琴棋书画、女红厨艺,凡是女儿家会的,她都做的极好;女儿家不会的,诸如管账采买,她也一样做的不错。加上样貌出众、操行端方,待人也驯良,十里八村的,都想娶这位女人回家做媳妇。

秦雅就是在如许的气候里与莫安相遇的,**的木门被敲的梆梆直响,胳膊下夹了木盆的秦雅刚好就站在离门比来的长廊下,也顾不得放下胳肢窝下的木盆,就如许挎着去开了门。

秦雅出世在漠北一个小镇,家中虽算不上王谢望族,但也在本地很驰名誉,父亲走的早,家中便只要一个老母亲和长姐二位亲人。

《老子》、《诗经》、《孙子兵法》,自那躲雨的公子褡裢里拿出来的,竟然都不是平常读书人所看的那些《论语》、《孟子》。

滴滴答答的水顺着布料往下成片的滴,地上很快便汇出一片水渍,秦雅望着那肥胖纤长的背影,面色稍红,动了怜悯之心。

“是吗?”拧着衣袖的公子哥停下了本技艺头的活计,对着她道,“那女人可知这些书的来源?”

“我们漠北的人好客,是断不会叫上门的客人不舒心的。”秦雅为本身突如其来的设法找了个借口,借着取衣服的由头快步分开了。

瓦檐上的水珠顺着陡坡流下,滴滴答答坠在地上,一样也打在了莫安的心头,目送着那抹倩影远去,心下不由得感慨,这女人,倒是不普通。

“慧姨,你带公子下去安息,我去找几件洁净的衣服来,免得他受了寒迟误了进京的时候。”

“这有何难?”秦雅先前一步,指着躺在地上的书一一道出他们来源,“《老子》又被称为《品德经》、《品德真经》、《五千言》,传闻是春秋期间的老子所撰写,分高低两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以“品德”为纲宗,阐述修身、治国、用兵、摄生之道,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辞意通俗,包涵博识;《诗经》共三百一十又一篇,此中六篇为笙诗,传为尹吉甫汇集、孔子编订。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庭贵族宗庙祭奠的乐歌;至于《孙子兵法》,我虽未读过,却也在父亲书房中见到过,知它为孙武将军所著,讲的是兵法策画,乃是行军兵戈的大聪明。”

“我――”秦雅被辩的哑口无言,只是本身失礼,抱着木盆作了个揖,低声道,“是小女子陋见让公子见笑了。”

可运气偏疼玩弄人,万千人海里,月老偏生同一辈子都不能嫁人的秦雅开了个大打趣,与她结了一小段的姻缘。

对于彼时的秦雅来讲,长姐能嫁个好人家,母亲能够健安康康的,一大师子丰衣足食,就是她最大的巴望了。

但这些,皆是如果,就像后代人的臆想,如果白娘子未曾遇着许仙,祝英台未曾遇见梁山泊,如果如果,没有如果,秦雅终是与莫安相遇了。

这便是秦雅对莫安的第一印象了,她引着那公子进了门,那人道了句谢,摸出怀中褡裢,将此中的几本书取出来在长廊干处晾了,秦雅也顾不上干活了,就在他身侧立着。

“女人,小生姓莫,单名一个安字,南下进京赶考,路过此地,不想得这气候突变,又是刮风又是下雨,万般无法,可否借贵府避一避风雨?”

乌木的房檐下站着的是一名公子,一身及脚长布衫上沾了些许泥点,浑身叫暴雨给淋透了,拿簪子插起的墨发一角轻垂,混乱的贴在鬓角,却掩不住他眉宇间的光彩。

这般气候,这位公子淋了好久的雨,又穿戴湿衣裳,不免会感染风寒。看着气候也不像一时半会能停了雨的,不如留他在家中烘干了衣物再拜别也不迟。

漠北万物豪放,风吹黄沙,拍打着千百年前构筑的工防,秦雅每日挎着荆条编的篮子,早上出门采买食材同慧姨一同为一大师子掌灶,午些做些女红,傍晚浆洗衣服,睡前再看看帐本,日子倒也过得安逸。

至今她还记得,那是一个阴雨天,漠北可贵的降雨,百年一遇的机遇,各家各户也不避雨,镇静的拿了锅碗瓢盆去内里盛着这天降的甘霖。秦雅也不例外,她同慧姨一道,拿了家里统统能够接水的容器,呼喊着一众主子去内里汇集雨水。

“不入流?”那公子晾好了书,移到一边拧着袖子上的雨水,抬开端笑道,“那在女人看来,甚么是入流的书呢?”

残暴是残暴,可向来没有人说过这端方的不是。端方就是端方,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谁敢说它不好,那就是不恭敬祖宗。再说了,秦雅的小姑姑、小姑奶奶、小太姑奶奶都是这么过来的。身为这一代最小的女人,她也不好说甚么,只能将本身一颗女儿柔情深压在心底,过着活尼姑般的糊口。

“《庄子》中记有孔子拜师的典故,老子既为儒家大宗之师,他所著的《品德经》,又怎能被称为不入流之物?《诗三百》既为孔夫子所编订,如何说它是不入流之物?至于《孙子兵法》,刚才女人也说了其包含了大聪明,并且这三本书女人都如此体味,不该是未曾读过,女人可否与小生解释一下,你又是为何看这些不入流的书?而不去多朗读儒家典范?”

然那公子话锋一转,锋利的话语一针见血,剥的她无处遁行。

“只是,依女人这见地,该是不与俗世人同流合污,怎同他们般摆脱不开俗气的成见?”

“当是孔孟之道,诸如《论语》、《孟子》。”秦雅不假思考就给出了答案,应是如许没错的,她虽没上过几日私塾,但见得那些要考取功名的人,皆读的是这般儒家典范。

她已想好人生的统统打算,只待这平生,来不及绽放,就枯萎拜别。

若果不是他,秦雅感觉,本身这一辈子都会是个老女人,安放心心的在本家守着,扶养老母亲直至她归天,然后本身守着老秦家偌大的产业,直至离世。

正在拧袖子的公子闻言转过甚来,对着她暴露个略微惊奇的神采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