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大乱后的平静(1)
“……衡儿出来都一天一夜了,也不知他考的如何?”床内传来一女声。
大理石镶花梨木的快意纹圆桌上摆放着一盘红艳艳的喜蛋,齐大人望去,心有感到,转头朝老婆道:“下月尾是宁远老侯爷的一年忌,你可要去?”
“儿子又哪儿不如你的意了?”齐大人笑道。
平宁郡主看着雕绘着百子千孙石榴纹的檀木床顶,泄气道:“年前圣高低旨开了恩科,我想起衡儿素与盛家至公子长柏交好,便叫他多去找人家说说科举文章,谁知衡儿宁肯大寒天去翰林院外等着,也不肯上盛府去!”
齐大人正低着头,定定的瞧着地上的紫金铜炉,被扯动衣角才惊醒过来,忙道:“刚才我想着,盛兄倒是好福分,卢老尚书常日里瞧着耳聋胡涂,一问三不知,没曾想危急关头却脑筋灵光,不但携部属安然无恙度过灾害,且工部各种文书秘图一丝未损,大乱以后,圣上嘉了工部群吏‘临危稳定’四字,老尚书籍身入了阁不说,盛兄也升了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
齐大人惊道:“你已问过了?”齐家和本身儿子就够不利的了,若再添上求亲被拒一项,那可真是雪上加霜了。
平宁郡主嗔了丈夫一眼:“你且想想县主杖毙的阿谁丫头?她那双眼睛生的像谁?”
平宁郡主幽幽感喟道:“你莫哄我了,衡儿在京里数一数二的丰度才学,到哪儿都是世人捧着的,现在成了个鳏夫不说,还平白无端被人指指导点的笑话,提及来都是我的不是!”
“我并非为此伤悲。”平宁郡主轻拭泪珠,点头道,“我是打宫里长大的,我晓得那边面的门道,圣上虽还是宠遇我们,可他那身子是过一日少一日的了。非论是非如何,我们老是牵出来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今后……怕是不复现在圣宠了。”
齐大人道:“衡儿这回是下了苦工夫的,这几个月他日夜伏案苦读,必能博个功名返来,你也莫要再忧心儿子了,好好调度身子才是要紧的;这一冬你便没断过汤药,因你病着,比年也没好好过。”
平宁郡主哼哼着道:“晚了,人家早有安排了。”
平宁郡主看着那盆喜蛋,有些眼热,便道:“不去了,早就出了五服的亲戚,送份祭礼也就是了,提及来廷烨媳妇过身也一年多了。”说侧重重叹了口气,不忿道,“不幸我那老叔平生谨慎,没曾想临了临了,子孙会连累进乱子里去。廷煜身子又不好,偏摊上这场大乱子,现在百口惶惑不成整天,恐怕叫人参上一本,立时便是夺爵抄家。”
“你别多心了,母子俩哪有隔夜仇的。”齐大人安慰道:“年前那场乱子,各部的死伤实在很多,翰林院和内阁因挨着宫里近,几近空了大半,圣上这才于本年初加开了恩科,衡儿日夜苦读,想考个功名返来,也是正理。”
平宁郡主红了双目,哽咽道:“荣家女人出事时,我已模糊觉着不对,可当时……已骑虎难下,县主过门后我也不喜,放肆放肆,草菅性命,实非家门之福,可我还是逼着衡儿去靠近她!可……即使如此,我也没想她会那般惨死!”
平宁郡主郁郁道:“不但如此,王家姐姐比来人逢丧事精力爽,她家至公子提了文籍,侄子提了把总,半子续任了副批示使,喏……那是她前日送来的喜蛋,双份的,上个月她家大闺女生了个胖小子,这个月她儿媳也生了,还是个小子!”语气中粉饰不住酸意。
说着,平宁郡主嘤嘤哭了起来,齐大人也没法,只悄悄拍着老婆的手,郡主拿帕子在脸上掩着,低低道:“我这几月,常梦见荣显闯宫那日的景象,那伙乱兵满脸杀气,剑尖还淌着血,宫娥们哭叫着往里头挤,六王妃和县主当着我的面被拖走……”她目光中粉饰不住惊骇之色,惶惑道:“我这才晓得,这桩大好婚过背面,竟背着几条性命!”
齐大人粉饰不住绝望,他想起儿子失落沉默的模样,踌躇道:“如此……,便剩下一个女人了,阿谁如何?”
“我怎会那般莽撞!”平宁郡主晓得丈夫意义,忙欣喜道,“王家姐姐是个直性子,三言两语叫我套了出来;她那嫡出闺女,估计要与她娘家侄儿亲上加亲,不过也没定,且瞧着呢;明兰那丫头是老太太早给筹算下了的,是白石潭贺家旁支的一个哥儿。”
齐大人与郡主是少年伉俪,虽常日也有吵嘴争论,现在见老婆这般无助也不由心软了,好声好气的劝道:“六王妃母女胆敢如此妄为,便可想六王爷在藩地的罪过,圣上愤怒,便夺了他的郡王位,只作闲散宗室。若不是瞧着三王妃孤苦无后,连那嗣子也要一并褫了的。小荣妃和淑妃他杀,四王爷赐身后后代均贬为庶人,唉……十年争斗,一朝皆成空,京里受连累的王爵世族何其多,幸得圣上贤明,对岳父和我府多有抚恤,我们……也当看开些。”
说道这个,齐大人也忍不住喟叹:“当真人算不如天年!谁曾想,最后会是八王爷!”
平宁郡主久久不语,长叹一声:“圣上从不待见那母子俩,现在却……哎,人如何拗的过老天爷,国赖长君,残剩的皇子都还年幼,也只要他了。……我记得八王爷的藩地远在蜀边,他何时能到京?”
初春四月,一冬的积雪早已化去,枝头的花骨朵都冒了脑袋,地上一个巨大的银鎏金字双寿双耳鼎炉却还幽幽燃着银丝细炭,烘的屋里暖洋洋的,床头的莲花梨木小翘几上摆放了三四个盛汤药的碗盏,一色的浮纹美人绘粉彩石青宫窑瓷,床边放着一滑搭着玄色豹纹毛皮的椅袱的太师椅,上头坐一个锦衣华服的中年男人,神情暖和,颌下蓄短须。
平宁郡主靠在一个金丝攒牡丹厚锦靠枕上,面色泛黄,颧骨峭立,一脸蕉萃,全不见昔日的神采飞扬,只病恹恹道:“衡儿是在怨我。”
齐大人想了想,悄悄‘啊’了一声,额手道:“我就说县主给衡儿安排的丫头都既笨且俗,衡儿如何瞧上了阿谁奉承的,莫非衡儿还念着盛兄的闺女?”
平宁郡主想到儿子的出息,蓦地生着力量来,从靠枕上撑起家子,眼神闪了闪,忽又叹道:“衡哥儿也不知随了谁,竟这般断念眼!”
齐大人不语,内心想着,实在老婆也不算错,她的宝是押对了,不过运气太背。
“咦?这是为何?”齐大人不解。
郡主不成置否的点头,无法道:“幸亏明兰那孩子极少于人前出来,不然若叫县主瞧见了,怕是要起狐疑的……你如何了?想甚么呢?”去扯了扯了丈夫的衣角。
她伏到丈夫身边,忍不住泪珠滚滚。
齐大人按着老婆到靠枕上,苦笑道:“圣上已册了李淑仪为后,德妃为皇贵妃,册封德妃是为了抚恤丧子之痛,可那李淑仪,浣衣局出来的,不过生了一子才得封,圣上从未宠过,直在冷宫边上养老了,圣上如此作为,明眼人都瞧的出来,况圣上已宣了八王爷进京。”
“真定下他了?”平宁郡主游移道,她现在再也不敢笃定了。
“蜀道艰巨,少说还得个把月吧。”齐大人道,然后往老婆边上凑了凑,暖和道,“以是你更得好好保养身子,若此次衡儿得中,你还得为他筹措呢。”
齐大人听着不是滋味,再看那喜蛋,便生出几分别的想头:“……既然衡儿还念着盛兄的闺女,不若你去说说罢,我瞧着也是门好婚事。你觉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