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晓秀得利
梁晓秀深谋远虑,她当时就想到了一个关头题目:稳住老外。
“君子爱财,生财有道。我想这句话就是我们的座右铭。我们越是赚大钱,越要沉着,千万不能忘乎以是。我在察看一段时候,需求时我们给老外开一次会,给他们好好上一课。”
“没甚么不仇家的,很仇家嘛。两个老外,一个是鹬,一个是蚌,而你就是渔翁,他们相互斗,你坐收渔利。这有甚么不仇家呢?我看你是过于忧愁了!”他感觉挺奇特,梁晓秀畴昔老是那么悲观,而他则老是那么悲观;现在两仿佛调了一个个:梁晓秀变得越来越谨慎了。
宋福禄说,老皮尔斯厥后居上,卖的卷饼呈上升趋势,而穆尔的发卖量却停滞不前,几近没有窜改。穆尔在一礼拜只比老皮尔斯多卖了50份卷饼,照此下去,他很有能够被皮尔斯老头超出。他们必须给穆尔大气,不让他的发卖量掉下来;同时他们还要给老皮尔斯泄气,让他持续进步发卖量。
宋福禄说:“晓秀,你爱用成语,你晓得吗,眼下的局面恰好能够用那句成语来描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你说我的比方对不对?”
宋福禄还是不承认梁晓秀的说法,他说只要让老外持续相争,相斗,他们才无益可图;老外如果不相互斗了,他们就没有动力和干劲了,那样一来,他们如何还能得利呢?
梁晓秀持续说:“要说贴切的成语,我看能够用‘唇亡齿寒’来比方。老外是唇,我们是齿。老外如果不可了,必定会涉及到我们。你想想:如果穆尔和皮尔斯都不给我们干了,我们会如何?我还到大街上呼喊?”
穆尔在一个礼拜中卖出了1450份卷饼,总量固然超越皮尔斯卖的数量,但与他的发言比拟另有很大差异。他最后的任务是均匀每天卖出200份卷饼。7天时候,他只多卖出了50份卷饼,那还是在母亲的帮忙下获得的成绩。他曾打算均匀每天卖出250-300份卷饼,现在看来他的这个欲望没法实现了。他是发卖天赋,但他的发卖成绩还不敷以傲视老皮尔斯,这让他感受很不爽,整天闷闷不乐。
“但是你不要忘了,鹬与蚌相互斗,终究的成果是两败俱伤。我们大要上看得利了,但实在我们的丧失却更大。你想想看,他们斗得伤了元气,他们的事迹必定降落,当时我们还能得利吗?”
“对倒是对,但是我总感觉有甚么处所不仇家呢?但我又找不出启事,内心很不安啊。”
一个礼拜的利润就能交一个季度的店铺房钱,宋福禄感觉不成思议了。当初他们租皮尔斯的店铺时,还嫌3万欧元的年房钱太贵;现在看来,房钱并不贵,他们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挣到一年的房钱钱。
一个礼拜下来,老皮尔斯佳耦统共卖了1250份卷饼,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既定任务。当初他们同意均匀每天卖100份卷饼,一个月卖3000份卷饼。老皮尔斯卖了一个礼拜卷饼,他有了底气,鉴定一个月能卖出5000份卷饼。他想一个月后,他就和宋福禄摊牌:一是给他太太涨人为,月薪3000欧元;二是他要插手快餐店,卖力店里的发卖事情。
宋福禄还是不觉得然,说:“我看这两个老外斗法的模样,我想起了一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都感觉赚到钱了,实在大钱被我们赚了,他们赚的不过是小钱罢了。他们四人一共才赚了1350欧元;而我们则赚了8100欧元。老皮尔斯再奸刁,他也想不到我们赚了那么多钱啊。他还觉得我们也只赚了1350欧元呢。你说,这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甚么?”
梁晓秀给宋福禄讲了一个唇齿相依的故事。她说,他们和老外之间就是唇齿相依的干系,相互依托,相互关照,互利互惠,谁也不不开谁。没有穆尔,他们哪能开辟出那么大市场?没有老皮尔斯,他们还更开辟不出大广场的市场。而没有市场,他们又上那里去赢利呢?
周末那天傍晚快餐店打烊后,宋福禄关上店门,坐下来和梁晓秀总结一个礼拜的事情。
“这还用问,皮尔斯是鹬,穆尔是蚌。”
梁晓秀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是一种比方,用到他们身上实在并分歧适。他们的终究目标是让老外连合分歧,共同开辟市场,那样他们才会获得更多的好处。
“我只是把他们的情感变更起来,给他们鼓泄气,并没有让他们相互残杀的企图。他们如许斗下去,说白了就是内斗,内哄,对我们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们得及时改正,制止他们再斗下去。”
“那你另有甚么招儿?”
“福禄,阿谁比方不得当,他们不是螳螂,我们也不是黄雀。提及来我们和他们应当是一体,属于一个共同体。”
“既然如此,你为甚么还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呢?”
他们手头现在已经有了23000欧元现金,他们都感到有底气了。
“那你说,谁是鹬?谁是蚌?”梁晓秀用心问,她想借这个机遇好好开导宋福禄,让他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
宋福禄感觉梁晓秀说得有事理,但他还不能完整了解。
宋福禄说,穆尔和皮尔斯两个老外相争,较量,他们从中得利了。两个老外一共卖出了2700份卷饼,为他们缔造了8100欧元的纯利润。
“晓秀,你这么说我更不明白了。我们是老板,他们是员工,我们如何能够和他们一样呢?”
穆尔和皮尔斯相争,梁晓秀想起了一句中国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两个老外相争,她却得利,这固然是功德,但她现在却总感觉阿谁处所不仇家,必须引发高度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