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都市娱乐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2571章 自带光环的诸葛瞻

第2571章 自带光环的诸葛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实在诸葛瞻最恨的人,莫过于祸国殃民的黄皓了,只是黄皓有后主刘禅给他撑腰,身为平尚书事的诸葛瞻还真没有半点体例来对于他,为此诸葛瞻常常是半夜夙叹,外不能制姜维,内不能除黄皓,空有一番报国之志,却无处发挥。

和这些秋后计帐派比起来,真正心急的反倒是刘禅,前些时候刘禅听了黄皓的一通忽悠,请来了一个法力无边的师婆,本觉得蜀国就此承平,但没想到朝中臣民日夜焚香叩拜的成果倒是南安失守,魏军逼近成都。

伴同他出征的,另有诸葛瞻的宗子诸葛尚,尚书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

而黄崇在这方面倒是比诸葛瞻略强一些,起码他在汉中呆过一段期间,对军旅之事还是比较熟络的,因而黄崇不无担忧地对诸葛瞻道:“诸葛都护,现在火线战局未明,冒然进军凶恶之极,不如先驻军广都,探明敌情以后,再行进军不迟。”

但事关国度大事,诸葛瞻倒是很快放下了私家的恩仇,率军分开了成都,急冲冲地赶往了武阳。

刘禅现在是心烦意躁,黄皓靠上靠不上,刘禅当然是比谁都清楚,这朝中不能没有能臣,但也不能没有弄臣,能臣能为刘禅守江山社稷,弄臣能让他高兴镇静,当天子也是很辛苦的,恰当的文娱那也是必不成少的。

在他看来,姜维当然是有错,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搞得国库空虚,兵疲民乏,乃至于国无御敌之兵,民无可食之粟。

以是思来想去,刘禅决定派人去策应一下姜维,而朝中现在几近无几人可用,因而刘禅决定派诸葛瞻前去武阳去策应姜维。

诸葛亮是蜀国的擎天之柱,那怕诸葛瞻差了一些,但他好歹也是诸葛亮的儿子呀,多少也能遗传点诸葛亮的本领,现在在这类无人可用的局面之下,刘禅只能是派诸葛瞻出征了。

这个时候黄皓又充分阐扬了他的高超演技,跪在刘禅面前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痛诉本身也是被勾引被骗了,全然不提本身坐地分赃之事。

刘禅现在没表道理睬黄皓,国之将亡,他需求能够站出来保护蜀汉江山社稷的能臣,而不是像黄皓如许只会拍马溜须恭维阿谀的弄臣,但像姜维如许的能够担负得起社稷重担的能臣蜀国朝中那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很明显,那师婆就是一个骗子,来成都就是招摇撞骗的,事情败露以后,举荐师婆的黄皓天然是难辞其咎,朝中一些朴重的大臣上表弹劾黄皓,要治他的罪。

更何况兵贵神速,如果诸葛瞻留驻广都的话,底子就起不到策应的感化,以是诸葛瞻决然地反对了黄崇的发起,率军加快前去武阳,试图在武阳与姜维汇合。

不过诸葛瞻同时也并不以为姜维属于那种罪大恶极之辈,以他做为诸葛亮亲传弟子的身份,多少也是能够挽救一下的,如果当初能让姜维卸去大将军的职务,改任益州刺史,那完美了。

因而诸葛瞻就带领一万御林军分开了成都,南下去策应姜维。

之前姜维也曾打过很多次的败仗,都能满身而退,姜维美满是撤退方面的妙手,此次姜维的麾下有四万人马,再不济也能逃出个大半吧,底子就不成能全军毁灭,以是此次诸葛瞻的策应,也算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差事。

此时姜维在南安得胜,向成都撤退的事天然引发了刘禅的高度存眷,如果姜维能顺利地带兵返回成都,那么刘禅起码就会多了一重保障,可如果姜维半路上不幸罹难的话,那朝中无人可用,蜀汉亡国也是斯须之事。

姜维在南安戍守失守,撤兵北上的动静传到成都以后,朝中是一片哗然,很多曾经弹劾姜维的人又纷繁地跳了出来,指责姜维无能误国,仿佛急欲证明本身当初的观点:看吧,姜维他就是不可,我们没说错吧。

而右部督李球则是建宁太守李恢的侄子,两人都是官宦以后,此次受命伴同诸葛瞻出征。

刘禅顿时慌了神,仓猝让黄皓将那师婆传来,扣问详情,但那师婆听到了风声,立即是连夜叛逃,并且卷走了土神祠人们供奉的巨额香火钱。

这明显和诸葛瞻的经历有关,毕竟诸葛瞻固然是担负卫将军,统领御林军,但向来没有上过真正的疆场,就连小范围的平叛行动都没有参与过,以是他在领军出战上面,经历几近为零。

固然说诸葛瞻和姜维的政见不一,两人的干系也不是很和谐,之前诸葛瞻还同董厥等人上表弹劾过姜维,指责姜维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对姜维的北伐之举通盘予以否定。诸葛瞻和姜维的干系也是以而降到了冰点。

诸葛瞻倒是没有回绝,究竟上他也没法回绝,毕竟是后主亲身下的旨,诸葛瞻敢不从命吗?

诸葛瞻俄然率军呈现在了武阳,实在是奉了刘禅的号令行事的。

此次出兵救济姜维,对于诸葛瞻来讲,也是一次极好的揭示本身才气的一次机遇,在诸葛瞻看来,此次出兵也没有甚么太大的风险,毕竟本身也只是策应姜维罢了。

黄崇是黄权之子,当年夷陵之战时,黄权被迫降魏,刘备没有见怪于他,还持续宠遇黄权的家人,黄崇一向以来就是在朝任职的。

广都是成都以南五十里的一座小城,也算是成都的卫星城了,固然城池不大,但如果诸葛瞻能在此驻军的话,倒是进可攻退可守,比较便利。

但如此一来,必定是要迟误很多时候的,诸葛瞻固然和姜维多有不睦,但他为人朴重,既然领了皇命,那就没有用心迟延时候陷姜维于绝境的卑鄙动机,诸葛瞻的行事,向来还是光亮磊落,正大忘我的。

从南安撤兵的话,武阳便是必经之地,以是诸葛瞻在方向上是没有错的,只是他担忧姜维军队的环境,一起晓行夜宿,倍道而行,吃紧地赶往武阳,就连事前的窥伺和刺探都来不及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