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172章 东吴来犯

第172章 东吴来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实在不但是这些亲信,就算是曹爽本人,经得过疆场的历练吗?

孙权挟石亭之战的余威,于第二年悍然称帝,使三国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三个天子鼎立天下的格式。

动静传来的时候,曹亮恰好还在宫中当值,就看到尚书省的官员个个张皇失措,一起小跑地去禀报曹爽。

如果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的根本,而石亭之战则是重新定义了三国,乃至主导了几十年后三国的走向。

曹真倒是一名不成多得的将才,深得曹操祖孙三代人的重用,成为一代赫赫驰名的绝代名将,在西线抗击诸葛亮的入侵当中,曹真责无旁贷地挑起了大梁。

以是东吴自赤壁以后,天下鼎定,就一向追求着篡夺淮南来做为江东的樊篱,孙权几次亲率雄师围攻合肥,目标就是为此。

孙权称帝已经有十年了,这位雄才大略的江东之主明显不想一辈子只在江东称帝称皇,一个偏安一隅的天子毕竟不是一个好天子,他一向巴望着能够挥师北进,介入中原。

而这动静也很快地传遍了朝里朝外。

而陇西一线,魏人甚为轻视,在诸葛亮北伐之前,全部长安以西的地区,都可谓是不设防的地带,乃至于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连克三郡,如入无人之境。

此次全琮率兵打击淮南,天然是受了吴帝孙权的指派,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吴国就曾几次建议打击,最为闻名的当推“石亭之战”。

几年后曹真病故,曹叡也只好起用司马懿来对抗诸葛亮,曹氏宗族再无可战之将,兵权易手,江山易主天然也只不过是时候的题目了。

也难怪这些尚书省的官员会举止恰当,他们这些被曹爽新晋提拨的官员,满是曹爽的一帮子亲信,吟风弄月清谈玄议还行,一触及到军国大事,便是两眼一摸瞎,甚么也搞不清了。

曹叡的驾崩和曹魏朝中大臣的反面,仿佛让孙权看到了但愿,以是才会有这一次的淮南之战。

但曹真一世豪杰,生出一堆儿子来,却一定是安天下的主,曹爽固然晋升为大将军,但从未在疆场上有过历练的他,天然对火线通报返来的军情有些发懵,赶紧地调集一干亲信来商讨对策。

千古以来,这传播着如许一句军事名谚:“守江必守淮。”固然长江号称是一道天然的樊篱,但长江防地也有着它的范围性,最为致命的一点就是贫乏计谋纵深,一旦被敌方饮马长江以后,数千里的防地必定是顾此失彼,难以防备。

而魏吴之间的鸿沟,不是江河就是平原,一望无垠,合适大兵团作战,是最为抱负的用兵之地。

而对曹魏而言,石亭这一战后,曹休因为背伤复发加上败北羞愤,没过量久就死了。曹休一死,对人才本来就已经残落的曹氏宗族无疑是雪上加霜。本来一个曹休守住东南,一个曹真守住西北,曹魏的军权不会旁落别人之手,但这回曹休一死,曹氏宗族再无可用之人,曹叡不得不任命满宠为淮南都督,将东南的军政大权交给世家豪族之人。

直到厥后诸葛亮连番打击,魏国才对西北战线加以正视,派兵驻守,大修工事,但固然如此,魏国对西北战线的正视程度,也是低于东南战线的。

相对于魏蜀之间屈指可数的几次战役,魏吴之间的战役密度能够说是相本地麋集的,两边你来我往,从荆州打到淮南,大大小小的战役不下二三十次。

而两边争夺的核心,则首要就是集合在淮南。

或者说,真的是胡蝶效应在起感化?

以是说石亭之战的影响力是极其深远的,此次东吴再度发兵,天然是想再次复制石亭之战的光辉,当然,孙权有着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兼并全部的淮南,将东吴的防地前推到淮河一线去,并在恰当的时候,挥师北伐,进取中原。

魏吴之间的战役频繁,自赤壁之战后,战事便是连缀不断,不管是战役的范围还是次数,都是远超于魏蜀之间的战役的。

诸葛亮也在这一年兵出祁山,并在厥后持续的六年时候里几度北伐,将烽火烧遍全部陇右。

石亭之战是吴国一次大败仗,也是自赤壁之战后吴国的初次胜利,固然事隔多年,至今还让魏人影象犹新。那一次吴国鄱阳太守周舫设想诈降,魏国多数督曹休不听贾逵劝止,率兵轻进,不幸中了陆逊的埋伏,那一役魏军折损万人,伤亡惨痛,曹休如果不是被在夹石设疑兵策应的贾逵相救,恐怕连命都交代在了石亭。

为何此次的打击竟然会提早了整整一年,曹亮有些不解,他的穿越,到目前为止,影响的也仅仅只是曹魏这一方,并且也范围在洛阳一带,但出乎他料想的是,东吴的打击竟然也会提早,莫非说他的影响力,真的已经扩大了江东吗?

但魏国也把淮南视为本身的进步基地,如何肯等闲拱手让人,两边环绕着淮南,多少年都是不遗余力孜孜以求,战役的范围是越打越大,投入的兵力也是越来越多。

东吴大将全琮率兵五万打击淮南?曹亮听到这个动静的时候较着的感受有些惊奇,有没有搞错?汗青上东吴出兵攻打淮南的事应当是产生在正始二年,这一点曹亮可没记错。

先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以为魏蜀之间的战役是三国战役的主基调,实在那是大错特错了,在魏国人的眼中,一向把东吴视做心头大患,在荆州和淮南布以重兵,就是为了防备东吴的打击。

魏蜀之间横亘着一条秦岭,这道天然的樊篱使两边大范围的军事打击变得难度很大,在这类易守难攻的地形之下,不管是蜀国攻魏还是魏国攻蜀,打击的一方的难度要远比戍守来得更大,以是别看诸葛亮号称六出祁山,但也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司马懿都不消别的甚么战术,一个拖字诀,就生生地把诸葛亮耗死了在了五丈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