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 谨遵医嘱
岂料却吃了一记闭门羹。
时至本日,方才规复元气。不料大疫又有众多趋势。
“苏代挟威渡江,皋牢蛮人。暗中结好零、桂诸郡之周朝、郭石、苏马等,大姓宗贼。却独与我家,势不两立。”区星面露对劲。
快船驶回海市,请来蓟国船医。为区星独子诊治。
“江南之地,春秋皆不宜入水。只因水温不曝不寒,毒虫滋长。此地若行圩田,当筑堤排水,骄阳暴晒成铁板一块。待春季水冷,再放水滋田。”船医言道。
俗谓“明人不说暗话”。区星亦称豪杰,不成相欺。宋奇遂从袖中取蓟国高官名帖视之。
糊口风俗,亦是重点。时至本日,蓟国已无人食鱼脍等生鲜,亦无人饮生水。最大程度根绝“病从口入”。
“如何?”区星忙问。
上吐下泻,腹胀渐消。秽物倾入白垩消毒,再掘深坑埋葬。断不成令其二次净化。
宋奇欣然点头:“如此,且与我引见蛮王。”
“此症救治不难。”船医当场下药。
见独子转圜,区星涕泗横流,纳头便拜:“先生妙手回春,恩同再造。请受区某一拜!”
“是否将我儿诊籍,快马送回蓟国……”区星仍不放心。
药到病除,不敢托大。然药入见效,却立竿见影。
“待事成,当举为长沙都尉。”宋奇承诺。
船医已见惯不怪。安然受之,谆谆善诱:“切勿食生,绝饮生水。春秋时节亦不宜入污泽戏水。牢记,牢记。”
宗正位列九卿。虽无三公开府徵辟之权,却可当朝保举贤能。更何况,牵涉益阳长公主。无需蓟王出面,疏报尚书台,自当手到擒来。戋戋二千石太守,少帝天然舍得。
宋奇心领神会:“一山不容二虎。”
“多谢先生指导。”宋奇大喜。足额奉上诊金,将船医送回。
“谨遵先生所嘱。”区星如何能不,铭记肺腑。
“为今之计,该当如何。”宋奇正色请教。
“且说,如何肃除苏代、周朝、郭石、苏马之辈。”宋奇伸手扶起。
究其启事,蓟国地处河北,四时清楚,盛暑寒冬。吸血虫,没法存活。加上城邑卫生防护及医疗救治,皆冠绝大汉。故即便不幸身染不治之症,尤安乐死一人罢了,断不会形成大面积传播。
益阳,因处沅水及资水会聚江口,水流和缓,水体暖和,乃令血吸虫滋长。再加水患频发,人畜接踵侵害,乃至前汉初元元年(前48年),因水瘟大疫,十室九空。益阳竟由县降为亭,足见为祸之烈。
“明廷究竟为谁卖力。”区星抱拳相问。
“多谢明廷!”区星喜大再拜。
自刘备南下讨贼。悠悠十余载,蓟国亦多有山蛮举族迁徙。多年前流民营地,便见此症。遂断绝医治。华大夫领衔国医馆,医治此症,很故意得。归纳清算出:杀虫、吐下、逐瘀、逐水、扶正等五法。
郭嘉笑道:“若能从蛮族借来雄兵,数路兵分。明廷恩威并施,诛宗贼无道,余下抚而用之,民气必附。当时,荆南四郡,传檄而定。何其易也。”
“可也。”宋奇挥毫而就。新任长沙太守,新奇出炉。事不宜迟,这便交由朱治,前去招募庞季。
独子转危为安,区星心结尽释。所谓“大恩不言谢”。这便当堂下拜,唯宋奇马首是瞻。
“明廷所言极是。”区星傲然一笑:“苏代欲把持长沙,又岂容我家,分一杯羹。”
“喏!”区星这便领命。
“此症何必恩师费心。”船医不悦:“若不能愈,我陪你性命便是。”
扫眼一看,区星焕然冰释:“愿为明廷效犬马之劳。”
既领要职,朱治自当不吐不快:“督邮庞季,乃江夏人氏。素有大才,却不得重用。若能同业,遣其劝降,江夏贼张虎、陈生麾下数千义贼,当可为明廷一用。”
“如此,有劳先生。”区星岂敢多言。
欲尽收益阳民气,需从区星始。
官方鄙谚谓“水瘟”,后代称之为“吸血虫病”。
“周朝、郭石、苏马,困守零、桂诸郡,皆不敷为虑。苏代所仗,唯‘长沙蛮’耳。然荆南蛮族,同气连枝。皆遵五溪蛮王号令行事。我与五溪蛮王熟悉。若得重资皋牢,五溪蛮王必勒令长沙蛮渠(酋长),不得擅动。”
“都尉觉得,当授何职。”宋奇又取一卷留白敕令。行事如此利落,实令朱治敬佩不已。
十今后。张虎、陈生,率大划子只数百艘,水贼三千来投。拜为左、右治粟司马。皆大欢乐。
区星倒是不答,反问道:“敢问明廷,此来只为长公主取食乎。”
庞季宦途不顺,心灰意冷之时,骤得二千石高位,焉能不效死力。连夜赶来与宋奇、郭嘉相见,世人促膝长谈,引为知己。不等天光大亮,便又单骑往张虎、陈生水砦说降。
问过方知。区星独子,身患大疫。腹胀如鼓,卧床不起。城中医者言,乃“水症”、“虫瘕”等,不一而足。亦有蛮人巫祝称之为“蛊胀”。
只可惜。蓟国诸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习觉得常”,荆南大地,仍未能提高。
于海市订购蓟国水军制式兵甲,粮草辎重,改革构造舟船,诸如此类。稍作整备。宋奇、郭嘉等人,携部众赴益阳,占有枢路,领受城防。张榜安民,补足食俸,恪守城池不提。城外宗贼,先不急讨伐。待蓟国水军初代角端兵甲运到,三千兵卒悉数换装毕。宋奇这才命人投书区星,入城相见。
宋奇逐字逐句答曰:“安设流民,招安夷蛮;荡灭贼寇,安定荆南。”
配有五蛊丸、雄黄丸、神金丸、积块丸、大戟丸、吐酒石散等,各式丸药丹方。只需针对分歧症状,综合用药,当有良效。特别吐酒石散,乃方技馆网罗天下方技,偶尔得之。被华医存亡马当活马医,作为“吐下法”,试用重症患者。岂料竟起死复生,成为殊效药。神医奇药,兼而有之。故此病,在蓟国渐已绝迹。
“既如此……”朱治亦不见外。略作考虑,这便试言道:“长沙太守,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