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兼济天下
“哦?”大将军何进不置可否,目视亲信许攸:“长史觉得如何。”
主簿陈琳亦进言道:“袁氏四世三公,弟子故吏遍及天下。今少帝初登大位,太皇窦太后垂帘监国。正值用人之际,若能将袁绍收归门内,当大有裨益。”
“要杀要剐,是死是活,封常侍,何不直言。”中间赵忠,惨笑答话。
撤除蓟粮,另有蓟盐、蓟锦、蓟书等,乃蓟国名列前茅之大宗贸易。南北客商,丝路游商,另有外洋藩商,慕名而来。
刘备遣人扣问右国令,可故意仪之选。
蓟国藏富于民。农夫多举家避祸而来,不舍食新谷。却奉王命,将仓中多年积谷,悉数发卖给四海粮商,新谷亦不例外。本季新谷,当惜售。若无王命,再不发卖。
“本初别来无恙乎?”何进居高笑问。
封谞竖起三根手指:“有三事若能如愿,太皇便可网开一面。”
“恰是奉我家右丞之命,一起护驾。”阎行话音未落。便有绣衣吏从屋顶坠下,将廊前尸身悉数拖走。又泼水洗去血迹。
“哼哼!”监内张让,咧嘴一笑:“封常侍何必五十步笑百步。我等之本日,便是常侍之明日。”
“好说,好说。”何进畅怀大笑。
百取一的市租,竟收了一亿二千五百万。足见贸易富强。百取一的工税,足收一亿二千一百万。亦见百工富强。可谓工商俱荣。说轻农重商,明显不对。三十税一的田赋,折钱四十亿。封建期间,以农为本。即便工商再发财,百姓亦难脱耕地。蓟王未雨绸缪。将蓟国良田与民爵挂钩,实在是神来之笔。
黄门北寺狱。
“拜见大将军。”见何进亲身出迎,袁绍跪地行大礼。
鄙谚曰“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刘备颇多瞻前顾后。便在迟疑不定,踌躇不决间。忽灵光一现。想到了甘宁百骑踏营。
“一言难尽。”袁绍再拜。
时有童谚:“蓟国熟,天下足。”
司马徽知刘备不计前嫌,徵辟黄承彦。终是佩服。保举诸多颍川豪杰,退隐蓟国。此乃后话不提。
来宾盈门,车马障道。
收成季候,天然欣喜。丰年丰年关身饱,千家万户俱欢颜。右国令之事,渐被国人放心。蓟国工匠,亦各自心安。然右国令毕竟是墨门钜子。眼看光阴无多,遂上表,请立墨门新主。蓟王本成心将作令苏伯,继任墨门钜子之位。何如苏伯固辞不就。言,老迈昏聩,故意有力。打理将作馆,亦渐力有不逮。如何另有精力,统御墨门千万工匠。
“且与某堂中一叙。”何进上前搀扶,执其手曰:“阿阁兵乱,朝中百官多有死伤。本初来投,某喜不自禁。”
随分户不析产,蓟国户数,持续降落。户均只剩八口。来年,或多为七口之家。掐指一算,蓟王已种田二十载。编户家中子嗣长成,渐兴分户。蓟国东西千里,南北六百里,境内陂泽丰沛,皆可辟为良田。先前荒无火食,今足有九百万民,百二十万户。加上周遭胡夷,不竭迁入。来年本日,当破千万口。一国之力,可敌半幅天下。
蓟国人丁,从蓟都十城,四周分散。迁入蓟西、蓟东、蓟南、蓟北,远至安北、辽海二郡。蓟国水陆通达。千里之途,一日乃还。走亲探友,非常便当。且随热泉广注,蓟国水路经年不冻,四时通航。构造客船,安稳温馨。实在是便宜(biàn yí)至极。
“想死轻易,想活亦不难。”封谞随口问道:“不知诸大人,愿死愿活?”
少帝即位,何进阵容复起。
“多谢大将军,不计前嫌。”袁绍感激不尽。
蓟国千里稻作,已近序幕。将各城上报汇总,方知喜信频出。亩产六石不足,熟田几近七石。可得新谷四亿石不足。三十税一,取田赋千三百三十余万石。再加千万亩官田所得,本季蓟太仓,足可入新谷,八千余万石。高于先前上计署预估。
这可如何是好。
天下饥民如何择选。又何必多言。若非群盗蜂起,门路断绝。外加本地豪强禁止。天下百姓,皆奔蓟王而来。
“其一,先帝曾密令尔等,将卖官所得亿万铜钱,暗中输于城中‘子钱家’,今《集簿》安在?”封谞言道。
见牢中张让、赵忠等人,披头披发,如同厉鬼。封谞对劲洋洋,倨傲施礼:“诸位大人,何至于此乎。”
“你如何得知!”赵忠大惊。
命里偶然终须有。
“袁绍曾为大将军府长史,只因袁氏嫁入帝室而冷淡。今废帝离宫,返回封国。袁绍来投,乃天佑大将军也。”许攸公然多智。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孔贤人皆如此,何况平常百姓。
右国令答曰:黄承彦。
此人不出刘备所料。何如,此时若举家搬家蓟国,万一碰不到我家诸葛丞相,不能谓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玄色,而才堪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觉得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洛阳西郭,寿丘里,大将军府。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我等。”赵忠伏地答曰。
封闭好久的牢门,缓缓开启。
封谞掩鼻斥道:“好一个先帝阿父。死光临头,犹不悔过。”
“原是阎都尉。”废帝终是放心:“但是右丞指派。”
黄承彦乃沔南名流,高爽开列。精墨门诸技,可贵亦通儒学。正值丁壮,当可为主公一用。
这便欣然应允。遣门下督郑泰,携右国令手书,往襄阳徵辟黄承彦。
“如此,某当亲迎。”何进遂定计。
“速速说来。”张让如何能等。
一夜无话。
本日亦如此般。便有亲信家奴,堂前通禀:“报,司隶校尉袁绍,投帖谒见。”
“右丞神机奇谋,非常人也。”废帝这便弃剑,与袁氏相伴安睡。
广输天下一亿二千余万石,乃最多年仓储见底。今季一次补完,蓟国高低终长出一口气。客岁乱后初平,天下大饥。各地豪强,大肆采办。撤除充饥,亦存足备用,谨防来年颗粒无收。今季当无需此数。上计署预算,八千万石,足可兼济天下。
一人掩面而入。恰是曾位列十常侍,却幸运逃得性命的永乐太仆,封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