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河间姹女
左丰深觉得然:“右丞言之有理。”宫中百废待兴,黄门令不敢久留。这便告别拜别。
贾诩悄悄点头,又取『虞山鬼母』细观:“莫非此乃‘子母印’?”
西园,香渠环抱,垣墙矗立。内里广厦千间,堂馆列肆,悬溜迭石,花鸟鱼虫,不一而足。先前园中万余宫女,有近半数得返西园。且多是未曾侍寝的采女。先帝驾崩,物是人非。何太后入主,自无需再裙下开裆。已备不时之需。
后代释曰:“子母印,兴于汉,盛于六朝。制印而空此中,纳小印其内,如屉。外者为母,内者为子。多作深细白文,母印作‘某某印信’,子印则刻姓名或表字。母印纽作母兽,则子印作子兽,套成如母抱子状。亦有母印纽作兽身,子印纽作兽首,套合而成完兽者,故一名“套印”。传世者,有双套印(即一母一子)、三套印(即一母二子)、四套印(即一母三子)。四套印未几见。”
世人皆知,少令执掌黄门署,乃蓟王亲信。先帝时,便受重用。待沙丘台上托孤蓟王,更受新帝与少帝正视。特别阿阁兵乱,中常侍及其翅膀,死伤殆尽。中、小黄门觅得出头之日。现在南北二宫,诸多禁中署寺,皆由中黄门掌管。中、小黄门,又以黄门令左丰,马首是瞻。
贾诩悄悄点头,取鎏金玉玺相看。一枚『城上金乌』,一枚『河间姹女』。
对于风俗了声色犬马,繁华繁华的妃嫔宫人而言,更是日夜煎熬,生不如死。正因切身所历,故对救其离开苦海的何太后,感激不尽,誓效死力。再加西园卫,恪失职守。何太后可谓固若金汤,与先前不成同日而语。
今汉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亦有:“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之句。后代注曰:“河上姹女者,真汞也。见火则高涨,如鬼隐龙潜,莫知所往。”
饶是大寺人曹节、程璜等人,亦等闲不得入内。唯有一人例外,便是黄门令,左丰。
鸡鸣堂内,雄鸡犹在。鸡鸣时分,雄鸡唱晓。唤园中宫人起家繁忙。何太后怀中天家麒麟子,事关国运,非同小可。先前不觉,待从先帝陵寝返回,得见天日,宫人无不感激涕零。对何太后,忠心无二。
足见园中萧瑟,堪比永巷暴室。
事不宜迟。
故姹女,又有仙女之意。亦多被引申为妖女。河间姹女,自是太皇董太后无疑。
“二枚私印,如何利用?”贾诩又问。
为何如此?
无妨试想,哀帝崩后,诏令赵飞燕守陵,飞燕当日即他杀身亡。班婕妤充奉园陵,一年后亦病逝,因葬园中。
直至灵思皇后,天降流火,麒麟送子,西园才渐有转机。今少帝继位,何后母凭子贵。西园自成一宫,愈发凸立于南北二宫以外。三宫大抵呈“品”字形鼎立。南宫摆列在前,北宫与西园,并居于后。故已有园内宫人,称西园为“西宫”。何太后,尊“西宫太后”。
贾诩不疑有他,遂开匣视之。
西园因先帝而兴,又因先帝而衰。
可贵蓟王刘备与三宫帝后,皆干系上佳。行事不偏不倚,有礼有节,无可指责。更加赫赫威名,冠盖宇内,威望天下。三宫帝后,对黄门令左丰,焉能不善加皋牢。须知,结好少令,便是结好蓟王。
“少令。”右丞贾诩领世人,殿前相见。
换言之。洛阳城中,有十位子钱家,与先帝暗通曲款。将西园卖官所得海量货币,偷运出宫,放债打劫暴利。
将右丞所赠,装有千万琉璃宝钞的贪吃锦囊,支出袖中。左丰随口问道:“敢问右丞,此物何用?”
“母财来往,皆用『河间姹女』。子钱来往,则用『城上金乌』。”左丰答曰。
目送车驾出城,荀攸笑道:“洛阳贵胄,皆为鱼肉矣!”
贾诩手中,倒是罕见之“十一套印”。“一母十子”,典出“虞山鬼母”。
中堡,瑶光殿。四位谋主,已等待多时。
饶是西园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见面亦先施礼。喜笑容开,唤一声:少令。
灵帝末,西园内起裸游馆千间,引渠水绕流,乘舟可达馆中。灵帝命年十四至年十八宫人,皆解上衣共裸浴,煮西域茵墀香为汤,以余汁入渠,名流香渠。于馆北又作鸡鸣堂,醉生梦死,熟睡不醒。遂让内侍学鸡叫,以假乱真。引雄鸡争鸣,方能将其唤醒。
“右丞。”怀揣先帝禁器,一起上左丰如坐针毡。直到将漆木匣交出,这才终得心安。
将张让所述此中关窍,悉数私语右丞贾诩。黄门令左丰,心中再无忌讳。
“然也。”左丰欣然笑道:“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能产天、地、鬼。一产十鬼,朝产之,暮食之,今苍梧有鬼姑神是也。虎头龙足,蟒目蛟眉。谓之‘虞山鬼母’者,便如玺钮所刻。”
到手后,黄门令这便轻车出宫,直奔西郭函园,二崤城。
“金乌”之意,正如先前封谞所思所想。“姹女”,亦作“少女”,言指,少女,美女,美少女。
鸡鸣堂,豢养雄鸡无数。构造参考蓟国所建新式鸡埘。一鸡一舍。下垫细沙笼屉,外置饮食槽枥。屉中细沙,日日改换,谨防积粪。另有流香渠中温水,淋浴盥洗。雄鸡各个精力抖擞,神情实足。
左丰解释道:“匣中《子钱集簿》,详细录有‘子母’铜钱来往。两枚金镶玉玺,乃先帝与洛阳子钱家,手札来往之签印。虞山鬼母印,则为与城中十位子钱家相见之信物。”
贾诩笑答:“不义之财,非我主不成合法其用也。此物若握于张让、赵忠之手,必生祸乱。由我主代为保管,则可趋利避害。”
若非张让实言相告。如何能在层层鸡埘间,密阁夹层中,寻到《子钱集簿》及『城上金乌』并『河间姹女』两枚陛下放贷私印。以及,与城中十位子钱家相认之『虞山鬼母』玺印。
子母印,乃“套印”之一种。由大小两个或多个印套合起来的印章。多见于今汉。普通铸有兽、龟等钮,大印腹空,小印嵌入腹内,如“母抱子”状,故称“子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