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刘备的日常 > 1.82 为人作嫁

1.82 为人作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半个时候后。伏完又吃紧忙返回:“此事,我已奉告长公主。长公主并无贰言。却不知当,当如何施为?”

桀不群,安然受之:“君侯佳耦,坐拥二雄城,却没法牟其利。何不交给我等,代为打理。待收回子母铜钱,所欠巨债,再完璧归赵,还与君侯,如何?”

“不其、阳安二县,皆是‘飞地’。”前军校尉关羽问道:“又非大哥封国。十年后,需物归原主。难道为别人做嫁衣。”

“当明天子,亦不满十岁。难道良配?”桀不群笑道。

记室掾心领神会:“若三皇女皆如此,洛阳宗亲贵胄,多如过江之鲫。焉能不群起效仿。”

见伏完咬死不松口,桀不群终道明情意:“若如此,只剩一途,能偿君侯所举巨债。”

“数年之间,已历二帝。今少帝继位,与桓帝之女,又能有几分亲。想必,宫中用度,亦渐缩减。节衣缩食,怨念自生。待阳安长公主践约赢利,颍阴及阳翟二位长公主,又焉能不动心。”贾诩笑道。

“立字为据。”桀不群高深一笑:“便以十年为期。君侯还清负债,且与长公主,年年足俸。”

待动静传回幕府主记室,又上报右丞。

“若能收回,何愁债台高筑。”桀不群言道:“二县若交给我等打理,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君侯举债,便可还清。且长公主与君侯食俸,年年足奉,不差分毫。”

贾诩欣然一笑:“天下喉舌,尽归我主矣。”

关羽与张飞四目相对,这便抱拳言道:“还望右丞不吝见教。”

“嘶——”伏完倒吸一口冷气,转而言道:“如子钱家所言,今群盗蜂起,门路断绝。不其县,另有水路可通南北。饶是如此,海贼亦经常劫船骚境,船家苦不堪言,纷繁北投蓟国出亡。阳安县,更深陷群盗当中。城池已为贼所据,官军数次攻伐,皆功败垂成。若要光复,谈何轻易。”

“哦?”贾诩、荀攸并田丰、沮授,四大谋主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阳安诸情,君侯知否?”桀不群不为所动,似早有虑及。

“还望子钱家,不吝见教。”伏完起家施礼。负债还钱,天经地义。即便先前义正言辞,然道义上终归是过不去。

“桓帝有三女,长女刘华,封阳安长公主,下嫁伏完。次女刘坚,封颍阴长公主,三女刘脩,封阳翟长公主。”

幕府文武同堂议事。

“恭候台端。”伏完心对劲足,起家告别。

一言蔽之,“乃是富庶大县。”桀不群言道。

贾诩遂道破天机:“主公乃当世明主,麒麟降世,天命所归。今汉气数已尽,能三兴炎汉者,唯我主一人耳。本日封王蓟国,明日当奋取天下。待‘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普天之下,皆为我主统统,又何必在乎,一城一池之得失。”

“如假包换。”桀不群答曰。

话已至此,关羽、张飞等武臣,焉还不知。喜得张飞直搓手:“右丞脱手,非比平常。不知,只此二城乎?”

“家、国、天下。”贾诩目光通俗:“我主已得民气,再得勋贵、宗室。大业成矣。”

猛张飞叫唤道:“右丞何不明言!”

“稍待!”伏完顾不得很多,起家而去。

蓟王地宫耳室,记室掾娓娓道来:

“伏完并长公主,深谢君之大恩!”后顾无忧,焉能不敬谢。

桀不群自斟自饮,亦不焦急。

中堡,瑶光殿。

贾诩笑道:“如云长所言,此举乃‘为人嫁衣’,然与我主而言,倒是‘假道灭虢’之计也。”

“此事不劳君侯操心。”桀不群言道:“只需订立券书,不管成败与否,君侯与长公主皆可坐享足额食俸。待满十年,负债一笔取消。”

“然也。”伏完答曰:“黄巾尚未乱时,民户过万,乃是一等大县。”

“口说无凭。”

“所谓‘重亲’者,乃是乱伦常之举。断不成为也。”伏完情意已决。

“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蕃王。”贾诩言道:“阳安、颍阴、阳翟三县,皆在河南。亦饱受贼乱苛虐,食俸大减。却不知颍阴及阳翟,二位长公主,今又如何?”

“二位长公主并未许配人家,仍居禁中。”记室掾答曰:“食邑皆有阳安长公主代为打理。黄巾乱后,二县民不聊生,多举家避祸,食俸大减。”

“此话当真?”如此利好,伏完走投无路,焉能不动心。

荀攸再为其解惑:“桓帝只此一女乎?”

“君侯不闻‘亲上加亲’乎?”桀不群提及汉宫旧事。

“哦……”猛张飞似懂非懂。

“不其县,尚能如愿。然阳安,深陷贼窝,如何转圜?”伏完问道。

“子钱家有所不知,论辈分我家寿儿犹长天子一辈,姑侄如何班配。”伏完再拒。终归是舍不得拖自家女儿下水。

荀攸又为世人解惑:“诚如云长所言,不其、阳安二县,乃两处飞地。然若善加运营,当可为我主一用。试想,一旦兵锋所指,有二县就近供应粮草辎重,县中城池辟为大虎帐地。难道美哉?”

“如此,待明日,我将亲身登门。与君侯并长公主,订立券书。”桀不群言尽于此。

“阳安,乃春秋时道国都城,为‘屏藩周室’。秦时属颍川郡,汉设汝南郡。两汉四百年间,曾三为阳安侯国。前汉,绥和二年(前7年)蒲月,哀帝封舅丁明,为阳安侯。待平帝元始元年(1年),丁明身故爵废,阳安复为县。今汉,光武建武十七年(41年),废皇后郭圣通之弟郭况,‘徙封大国,为阳安侯’。元初四年(117年),建国重臣邓禹之曾孙邓珍,三封阳安,食三千五百户。前后三家阳安侯,皆夺侯除国。今为阳安长公主汤沐邑。”伏完娓娓道来。

“劳烦君侯并长公主,与我签订券书。并授封邑令、相称统统要职。全权打理二处食邑。”桀不群娓娓道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