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玄幻奇幻 >妙法莲华经1 > 第121章 第121集《妙法莲华经》

第121章 第121集《妙法莲华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佛位

我们前面的,不管是名字位,不管是观行位还是类似位,对真如都是观照的一种摹拟跟假想,这个时候是真的真如现前了。然后,真如现前今后,你再来看人间,那真的是如梦如幻,就万法回归一心了,以是当体即空即假即中了。

妄图一脱落今后,你的生命窜改了。看下一句,“遍观诸法性”,是“无假亦无真”。你这个时候用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你会发觉你人生窜改了。你的人生叫做甚么?叫做如梦如幻。这是很关头了。诸位!你如何晓得你明天安住真如啊?这是标准。就是,你去看大家间都是真的,那你没有安住,你真没有安住,你是攀登心。如果你从佛堂诵完《法华经》出来今后,你看统统的人生如梦如幻,你不能说它有,你也不能说它没有。以是《法华经》,露台给它一个思惟叫做“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就是如梦如幻。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这个就是表示你的观照力到位了,这是一个标准。以是,这个就是“观行即佛”的从一类别离真妄进入到观照真如。

3、观行即佛

马祖道一禅师,削发今后很喜好打坐。他刚削发,甚么事都不做,就跟大众不呼应了,以是他就分开他的常住,去参访怀让禅师。到了怀让禅师那儿,因为喜好打坐,以是他把事情做完今后,就去禅堂打坐。怀让禅师就重视到这个马祖道一。他有一天就用心在禅堂门口跟马祖道一禅师相遇。他就问马祖禅师说,你整天打坐,图个甚么?马祖禅师说,我图作佛。怀让禅师就点点头,笑一笑就分开了。分开今后,过了几天,怀让禅师就用心拿一个砖块,在禅堂前面渐渐地磨、磨、磨。马祖禅师出来就看,欸,师父!你磨这个砖块干甚么?他说,我要把这个砖块磨成镜子。马祖禅师说,磨砖云何成镜?这个镜子是铜做的,你应当拿铜片去磨,你如何拿砖块去磨呢?以是,磨砖云何成镜?

《法华经》的收心,好就幸亏它用一心来收心,用一心真如来收心,它不消空性来收心,以是它随时能够把相状“息幻尘”。它能够同时离相清净,也能够同时借相修心,这个是它的观行位的特性。

那说,欸,那为甚么我几年前遭到某一小我的伤害,我被我的后代刺激,我这个妄图还在呢?是因为你抓着不放。以是就是说,你现在抓到的妄图跟你最后的妄图已经不一样。你的后代、你的朋友去刺激你的时候,你阿谁第一个妄图是直接的,但是你不竭地去别离、设想、固执今后,你这个妄图能够更大。

也就是说,妄图本来是假造出来的,它之以是权势强大,是你给它力量了,是你加持它了。以是你只要做一件事情,把它放下就好了,因为它本来就没有。以是你观照真如的当下,你的心力集合在不生灭心的时候,它妄图,“心心息幻尘”,它本身会脱落。

5、分证即佛

以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体味到我们的内心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因为这类生灭心不能代表“我”,那是一时的感受、设想、固执所假造的一个影象罢了,它是一种真相。以是你要修真修的人,第一件事情,“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晓得这类生灭的妄图跟你是没干系的。

我们之前性具十法界,但是我们要变现甚么法界,我们做不了主。就是我们之前的大地要呈现甚么东西,那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成佛今后,你能够变成一只小白兔,你也能够变成一小我,你也能够变整天人,你也能够显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应身佛。你十法界,那叫做随生安闲,就是这个大地多了一分的安闲。就是虚空多了一道光亮,大地多了一分安闲。那其他呢?虚空还是虚空,大地还是大地,本质没变。这个就是所谓的究竟即佛。

以是,名字位,你如何晓得你进入名字位呢?两个标准:第一个,你会别离真妄,固然你节制不了妄图,但你先晓得它是妄图就够了;第二个,你能够对实在的心直下承担。这是表示你进入了名字位,这两个标准。

第一个,你要晓得去别离真妄。你起一个动机,你要有才气去判定,这是生灭心,还是不生灭心。你要有判定才气。固然你窜改不了妄图,但是起码你要晓得它是妄图。你连它是妄图都不晓得,那你如何修呢?你不晓得甚么该放弃,甚么该安住。

内凡位

如果我们要走上既坚毅又美满的菩提道,所谓的真修,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听闻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跟小乘和人天乘是不一样的。你修声闻乘,你能够在山中,“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你能够本身憬悟无常,是能够的。但是真修的思惟是不思议境。真如的思惟,你只要透过诸佛菩萨跟善知识的传承,没有例外。以是我们一开端要听闻大乘法,而体味无生跟不死的事理。实在无生就是不生,不死就是不灭,就是你要先体味你内心当中那种不生不灭的真如,你先把这个体味。

以是我们从一种真如的修学角度来看,从这个偈颂来看,你要做的有两件事情:

这个处所讲到一个判定标准,就是,只如果随境生灭的都是妄图,就是你的这个设想是外境给你的。记着!外境会给你欢愉,它也必然会把这个欢愉带走,以是这个东西不是你的,是你跟外境借来的。以是,凡是透过外境的刺激产生的任何的念想,这个都是妄图。

露台智者大师把我们从凡夫到成佛所必须面对的法界分红三大类,一个是众生法界,一个是佛法界,一个是心法界,这三大类。三大类当中,从修行的角度,我们有两种挑选:第一个,我们能够从凡夫法界直趋佛法,然后在过程当中再去面对心法界,就是边走边修,碰到题目了再来调剂本身的心态。从凡夫直接趋入佛法界这类修法,智者大师说叫做缘修,人缘的缘。这是第一种挑选。第二种挑选是,我们从凡夫先趋势心法界,先调剂心态,强化我们的心灵的力量今后,然后再趋势佛法界。这个叫真修,真如的真。

我们看最后的佛位,究竟即佛。

眼中犹有翳 空里见花红

如果我们采纳真修就不会了,因为我们是从生灭的攀登心而回归到一念心性。一念心性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它是离相清净的,没有相状。以是,在真修的角度,他是站在无求的角度来求。这甚么意义呢?就是我们假借布施来开显我们自性本具的布施的功德;我们假借持戒这个修学的法,来开显我自性本具的持戒的功德,这借相修心。以是,他法法消归心性的成果,他每一个法都是跟真如法界呼应的,以是他在成绩功德的时候是美满的无上菩提。

怀让禅师讲一个首要的话,就反问他,打坐怎能成佛?这句话很首要!诸位!打坐是一个法门,它是透过调身、调息、调心,让我们内心保持一种沉寂的状况。法门是不能成佛的,诸位!成佛你是要如何样?要开显自性,你要观心的,要内观真如的,你要去学习,要去信解、观照、发愿,最后才气够成佛。以是马祖禅师听了今后当下开悟。

那真修就对我们很首要了,就《法华经》讲的一佛乘。那么甚么是真修的实在边幅呢?我们这堂课就开端讲甚么叫真修。就是,为甚么它能够既坚毅又美满,它到底经历过甚么过程?

喜好妙法莲华经请大师保藏:妙法莲华经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今知当体是 翻恨自蹉跎

这个观行位,因为他“念念还是理,心心息幻尘”,以是他的特性叫做圆伏五住。我们申明一下。

我们看外凡位的观行位,观行即佛。

那么接下来呢?“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当然我们也不要去否定妄图,因为妄图,当它调伏了今后,它当体就是至心。就像波浪,你看到的是波浪,但是它调伏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安静的水。以是从这个即妄是真的事理来讲,“翻恨自蹉跎”。我们回顾畴昔,就是一念的倒置妄图,去攀登这个倒置妄图,起惑造业,枉受循环之苦,真是冤枉。

从名字位到观行位,它的特性就在于“念念还是理,心心息幻尘”这个“照”字。名字位,我们只会别离真妄。这个观行位,我们开端如何样?返妄归真了。而返妄归真的关头,就在这个“照”字。

我们看下一个。这进入圣位了,从内凡到圣位的分证即佛。

我们看讲义,看名字即佛。

向来真是妄 本日妄皆真

类似即佛。我们晓得,《法华经》的功德只要一个,就是法身,他不是证得空性,他是证得法身。那么法身在没有呈现之前,他会有一种类似的服从呈现,就是他的六根产生窜改,六根清净位。

比方说你修布施,你要起烦恼了你就修不下去;就算你没有起烦恼,内里的人事略微刺激你一下,你也修不下去,因为这个人缘所生法过分庞大。以是,从缘修的角度,我们将会晤对无量次的退转。就是我们能够修了一段时候,然后顿时就被打回本相,这个是缘修的一个很大的题目。我们不能把生生世世点点滴滴的功德堆集起来,这是缘修的第一个题目。

五层次(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

缘修的人,根基上是心外求法的,他以为佛的功德是要去求的。因为缘修的定位就是,我是业障存亡凡夫,诸佛菩萨的功德是万德寂静,那我不竭地透过六度来堆集这类功德,以是这类是标准的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就会落入一种法执的窠臼。就是说,本来这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的法是美满的,但是我们有所得的心,就使令这个法变成不美满了,我们本身把这个法变成不美满。就仿佛说,“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每一个法都像一个泛博的大地,但是我们本身在大地当中挖了本身的坑,我们本身跳入这类坑洞内里。以是,我们固执布施,我们就跟持戒产生区隔;我们固执持戒,就跟忍辱产生区隔。

圣位

性修不二

那么观行位,他安住一念清净心的时候,贰心中是离相的。以是他固然不能断烦恼,但他是圆伏五住,不成思议,他三界的见惑、三界的思惑,另有无明惑,全数调伏。这个观行位,就“念念还是理,心心息幻尘”,它的重点在于离相。以是,这个离相清净,它的好处就是他能够顺入中道。

性德 六而常即

缘修跟真修,当你挑选今后,就有两种不同呈现了。如果你挑选的是缘修,或者你挑选的是真修,这个时候有两种不同:第一个是坚毅跟不坚毅的不同;第二个是美满跟不美满的不同。

那么甚么是实在的心呢?就是你把统统的妄图都撇开今后,那种常住至心,那种不生不灭的了然的心性现前,这个就是你的自性清净心,这个是实在的心。它不随妄图生,它也不随妄图灭,它就是一念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个就是至心。以是我们修《法华经》,第一个,你要晓得如何去察看甚么是至心、甚么是妄心。这第一件事。

遍观诸法性 无假亦无真

这个处所实在是,从《法华经》来讲有两条路能够走:如果是利根人,就走四信。这个观行,他是透过一念的信解,最后到坚信观成,这个四信。钝根的,就佛灭后走五品。因为我们现在是佛陀灭度后,以是我们只讲五品,就是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随喜、读诵是侧重自利,在佛堂上随喜真如,读诵《法华经》,这两个。那么前面三品呢?开端走出佛堂,为人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

也就是说,根基上,修行,你挑选分歧的过程,你就有分歧的成果,成佛之道就是如许。不是看谁先修行了,不是这个意义。有些人修行很慢,然后又退归去;有些人是开端发心今后,他勇往直前到成佛,他不退转。这个就讲到缘修跟真修的不同了。

这个五住就表示五种烦恼:第一个,三界的见惑是一住。因为见惑是通惑,它一伏统统伏。见惑是通惑,是一住。三界的思惑是别惑,它有三住:欲界的贪爱是一住,因为欲界的贪爱,贪爱的是五欲的欢愉。色界的贪爱也是一住,因为色界寻求的是甚么?禅定的三昧乐。这又是一住。无色界的贪爱,他贪爱的是一种空亡的、有为的境地,它也是一住。以是贪爱是一类别惑,欲界的贪、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就是三住。然后别的一住是甚么呢?就是无明地,无明住,一种有所得的攀登心,就是法执。

四住虽先落 六尘未尽空

所谓的成佛就是“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我们修行只是开显我们自性内里的自性功德力,并没有去增加哪一个法,就像我们畴昔说的,一样一片虚空,一样一片大地。实在是有一些窜改,就是虚空当中多了一道光亮。就是我们之前的心是有真如,但是它是处在黑暗中的真如;现在是被光亮给开显了,以是虚空中多了光亮,大地当中多了一分的安闲。

当我们是利诱的时候,当我们向外攀登的时候,真如的心就酿成全真是妄。真如不成以切割的,不能说:欸,我现在把真如分红三分之一打妄图,我三分之二是真如。没有这回事情,没这回事情,只是浅深分歧。就是畴昔是全真成妄,那现在呢?是全妄即真。只是这个妄跟真的程度它浅深分歧,就分红六即佛。但是,总而言之,真如是不成切割,所以是全真而起妄,全妄而即真。

这其中道的思惟对我们净土宗特别首要。我们净土宗到暮年……我们晓得,修行,初学者重点在知见,暮年的重点在收心。这个收心的难就难在那里?因为它很难收,收得不好就伤害我们的心性了。

但是你读诵《法华经》就不一样。诸位!你读诵《法华经》,它的收心是用离相的体例。它不是去断这个统统的人缘相,它离相。它离相今后,它还能够如何样?把它借返来。因为它回归到一心,它不是回归到空性。回归到空性,对我们心性的服从是压抑的;回归到一心,一心真如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以是,你读诵《法华经》是最为美满的收心。你能够阔别畴昔的妄图,你也能够初创将来极乐天下的相状。

但复本时性 更无一法新

6、究竟即佛

实在,佛陀设想六度的时候,法跟法是互含互摄的。它本来是互含互摄的,但是我们一种有攀登心的人来操纵,就变成各自独立了,因为你这类小我的偏向过分严峻。就是你修布施,你的身口意就呈现了布施相,布施相就不是持戒相;你夸大持戒,你就落空了布施相……就是法门本来是美满的,但是被我们操纵成不美满了。为甚么呢?因为我们心态有题目,这个能修的心有题目——攀登,并且是固执一个相状,而这个相状把我们本身给框住了。

那么六根清净位有甚么边幅呢?

方听无生曲 始闻不死歌

穷源犹未尽 尚见月昏黄

外凡位

我们凡夫,实在我们的心是真妄和合,至心是在深处,妄图是在表层。我们普通来讲都是把妄图当作本身,就是迷真起妄今后就执妄为真。你看我们明天去吃一个好吃的东西,你说,欸,我现在很欢畅。实在是你的妄图很欢畅,妄图开释一种欢愉的讯息。但这个妄图是由外境的刺激产生的,它只是一时的设想,但是我们把它解读成“我很欢畅”。然后别人刺激我一下,我们会解读成“我很痛苦”。实在那都是一种生灭妄图产生的一种感受跟设想。你要把这个妄图扒开来今后,弃生灭,才开端显出真常出来。

因为,收心最高的一个困难度就是,你观统统法空,你又不能坏诸法的化名真相假用,就难在这里。你不能攀登它,你也不能断灭它,以是,你略微弄得不好,你要么偏有要么偏空。偏有更糟糕,你甚么都不收,那你这个心就在你年纪大的时候整天打妄图,想畴昔想将来,那你也不能往生。你收得太完整,你的心没体例忆念佛号,不能忆念极乐天下的功德寂静,不能感到道交。

我们看这个判教,普通的权教的判教,它的标准在空性。你对空性的体悟多深,那你这个阶位就有多高。那你空性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是别教的十信、十住、十回向,首要的是以空性来作判定。但圆教不是,圆教是以法身来判定,以你对法身的观照、对法身的开显到甚么程度而安立的。

固然脱落了四住,就是三界的见思,但是界外的无明,就是微细的法执还在。这个微细的法执,我们能够看得出来,阿罗汉就很清楚。你看迦叶尊者,迦叶尊者在阿罗汉里是不成思议的,三明六通八摆脱,是阿罗汉内里最顶级的阿罗汉。但是,作为一个阿罗汉,他听到大树紧那罗王菩萨弦音一动,他就闻声起舞,他节制不了本身,开端跳舞,落空威仪。为甚么?因为阿罗汉固然破我执,他对于这类微细的清净法,就是那种诸佛菩萨的实报寂静的功德的法执,他没有断。以是大树紧那罗王菩萨阿谁弦音一动,闪现出那种诸佛菩萨的实报寂静的时候,他就节制不了。就是“六尘未尽空”,对于这类清净功德寂静的法执还在的。讲一个比方,“眼中犹有翳”,就像眼睛上面有一种红色的遮障,以是他看到虚空另有朵朵的红花。就是我执已断,法执犹在,这六根清净位。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

就像有一个禅师说的,那禅师他没有开悟之前,他说,我之前看山坡当中的草,看它们全数都是草。我现在再来看,我发觉它们全数都是药。这甚么意义呢?你不懂药理的人,你看草就是草,没有效的草,但是你晓得药理的人,你看这些每一个草都有感化,全数都是药。

又有一个禅师,也是这个事理。他说,我之前看大海的时候,我看到的全数是波浪;我现在再来看大海,我看到的全数是海水。就是“向来真是妄,本日妄皆真”,就关头在于他是已经憬悟还是利诱。一念迷,“向来真是妄”;一念悟,“本日妄皆真”。以是本质是没有变的,是感化窜改了。

豁尔心开悟 湛然统统通

诸位!圆教的思惟,不是说你统统的果地都是修来的。如果统统的果地都修来的,我们看<如来寿量品>,他如何能够法身常住?他如何能够三世益物?佛陀凭甚么能够生生世世无量时空位不竭地现身说法,没有停止?按说,你的因地是有限量,你的果地如何没有限量呢?以是这个果地不是修来的,不是人缘所生法,是我们本具的,我们只是把它开显出来。以是圆教这个“即”字,这是关头了!我们因地就要用自性功德当所缘境,渐渐地去体味它、观照它,最后把它开显出来,最后美满。

以是这个处所就申明甚么事呢?圆教的特性,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它的因地就是以自性功德力起修。如果从果地来讲,我们也能够如许讲,说是名字位。要理即法身,这个法身在你的心中就白白华侈了。你说名字即法身,申明你体味了。观行即法身,开端观照了。类似位法身、分证位法身、究竟即法身。就是说,他在因地的时候就是用自性的果地功德来当所缘境了。以是《法华经》也能够说是独立门、果地教。它是个果地教,因为这本性德是本具的。

赵州禅师,说是“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悄”,赵州禅师八十岁还在阿谁处所到处去访善知识。厥后他有一天开悟了,他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是我之前没有开悟之前,我去参访善知识,寻求无上法门,无上的妙法;现在我才晓得,无上妙法,你只要回光返照就找到了,你本来就具足的。我们之前被妄图利诱了。

4、类似即佛

以是,诸位!我们跟普通学者最大的不同,我们是一个三宝弟子,以是明白事理今后你要如何样?直下承担。“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就不要踌躇了,这个就是我的真如赋性了。

比方说,你明天用般若空性的思惟来收心,收到最后,它趋势于空性,因为你的法就是空性的指导。你用统统法毕竟空来收心的时候,你的心进入一种沉寂不动的状况。能够你修圣道还能够,但是净土宗,你要忆佛念佛就有困难了,你要念想极乐天下的依报的寂静,大地寂静、宝树寂静、楼阁寂静、莲花池的寂静,因为你阿谁动机带不起来。以是这个空观跟净土宗的忆佛念佛是抵触的。

诸位!你现在的心整天打妄图,对不对?哪一天你成佛了,那你现在打妄图的心跟成佛的心,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还是你换了一个心?这一句话就给你答案了。

法门只能当作助行,真正成佛你要有很多的道前根本。你要去学习《法华经》,要读诵《法华经》,建立你内心的理观的聪明,然后你再去打坐,再去拜忏,你才气够成佛的。就是你阿谁因地,要先找到你的因地。成佛的正因在于,就是我们说的,“方听无声曲,始闻不死歌”,然后就是“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就是你要找到一个成佛的因地,然后才气够去修行的,不是你整天打坐就会成佛的。打坐只会让你沉寂,而不会让你成佛。好,我们先歇息非常钟。

那如果真修,就没有这个题目了,因为真修他先内观真如。真如是一个自性清净心,以是当他安住自性清净的时候,“再来观人间,如同梦中事”。以是,在安住真如今后,你再面对人缘所生法,固然你也是面对烦恼、面对业力,但是这个时候烦恼、业力对你来讲叫做如梦如幻。如梦如幻,你就不消决计去对治它。你只要如何样?不随妄转便能够了。以是真修就是说,他有强大的自性功德力的支撑,他把统统的人缘所生法都拉到一念心性来察看,这个时候变成如梦如幻。以是你的善根是直接安住在实际理地,变成善根不退。

但这个时候另有甚么题目呢?“穷源犹未尽”,是“尚见月昏黄”。你能够是证得一品法身,或者两品法身,就是真如的光亮闪现,但是还没有成佛。这个处所的分证即佛,有四十一名的法身:十住、十行、十回向,到十地、等觉。就是这个法身的功德渐渐地美满,但是还是“穷源犹未尽”。这是分证即佛。

请大师翻开弥补讲表第五十六面,附表四十。我们看“圆教修行阶位——六即佛”这当中的第二,名字即佛。

如许讲就是申明甚么事呢?这个“即”是关头了。诸位!藏通别三教没有“即”这个字,藏通别只要不同相。以是,你把修别教的两个菩萨找过来,没有证得法身之前,他们之间只要不同相,没有共同点。圆教不是,圆教是任何阶位都是“常同常别”。圆教名字位跟观行位,浅深分歧,但是他们两个依止的处所,所缘境都是自性清净心,都是法身。

全部圆教的修学,是先从内观真如今后,再去修六度法门,这是众生法界先跟心法界连络,再去修佛法界。以是它很首要的看法就是,它是开显自性的功德力,性德,以是才有“六而常即”的“即”这个观点。固然理观,它也有事修,有六度的事修,以是也是“即而常六”。以是,它全部修行叫性修不二。

我们先看坚毅跟不坚毅。

修德 即而常六

第二个,你要能够直下承担。前面的别离真妄是一种了解,这以下就是磨练你的信心了,信根了。你要晓得,你要能够信赖:众生本具的心性,就是诸佛所证的法身。就是“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成佛今后,你美满成佛今后,当然你能够回顾你畴昔的无量劫的凡夫的天下,你会获得一个答案,就是畴昔“向来真是妄,本日妄皆真”。

“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你畴前面的观照真如、调伏妄图今后,再进一步,你的三界的见思惑会先脱落。重视“脱落”这两个字。圆教的思惟不讲断烦恼,因为,你断烦恼表示你承认烦恼是你的一部分,而你的一部分,是你多余的,你把它堵截。我们说过,圆教的思惟,是从众生法界先契入心法界,以是他的心是安住在一念心性。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是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业力,也本来没有存亡。本来没有,也就是说,烦恼只是我们在生命当中所构成的一个化名真相假用。就像镜子一样,镜子内里本来是没有影象的,你放一个苹果,就呈现一个苹果的影象。欸,你说我把这个苹果影象断掉。不需求!你让它离开就好了。以是这个圆教的思惟,它的烦恼叫做脱落,它本来就没有烦恼。

我们看第三个,内凡的类似位。

缘修就是说,你是一个存亡凡夫,你直接面对人缘所生法。面对人缘所生法,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倒霉的,因为,从人缘的定位,我们是一个存亡业障凡夫,我们要面对畴昔无始劫来所留下来的烦恼跟业力。以是,从人缘的角度来讲,我们是内忧内乱,内有烦恼、外有业力。然后在这类环境之下,我们要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聪明。那么这模样有甚么题目呢?就很轻易遭到外力跟内因的伤害而退转。

这是真修的第一个好处——不会退转。

妄图是我们本身假造出来的。我们前面说过,甚么叫妄图?《楞严经》讲得很清楚,“前尘虚妄相想”。前尘就是外境,某一小我跟某一件事情,它去刺激你的内心,就前尘虚妄。然后在你内心当中产生一个相状,然后你面对这个相状产生各种的别离,这个就是妄图。就是外境的刺激产生前尘虚妄相,然后你对这个相产生念想,就是妄图。它是一时的、生灭的。以是你不消管它,你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观照,直接观照你不生不灭的赋性,“念念还是理”,你不竭地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妄图会天然地脱落,它本身会脱落,因为妄图它本来是生灭的。

第二个,我们来谈美满跟不美满的题目。

分证即佛就是“豁尔心开悟,湛然统统通”。这个“豁尔”就是俄然间开悟。我们修行是经太长时候的理观事修,长时候的堆集,但是开悟就一刹时罢了。这一刹时呈现在甚么时候呢?呈现在禅定当中。以是圆教初住,初破无明、初证法性不是在狼藉心的时候,不是。你积功累德,拜忏、修六度,能够在狼藉心,但是你最后一念的法身现前,必然是在禅定的一念的呼应慧的时候,由禅定的帮助,然后,顿破一分无明,顿证一分的法身。证得法身今后,“湛然统统通”。

2、名字即佛

念念还是理 心心息幻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