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浮生・宣华录 > 第八章

第八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徐铉皱紧眉头,厉声道:“见怪无用,得尽快寻处理之法。”

八月月半,奉天送子仪仗行至徐陵地界,与东都广陵城已成隔江相望之势。傍晚将近,广陵使臣韩熙载以思念家报酬由催促仪仗及时渡江连夜回城,而金陵使臣宋齐丘则感觉不当,言之当下应安设车马,翌日夙起渡江便可。冯延巳、徐铉乃从中补救,终以停顿为果。

在几近肯定双婴被大风卷走后,想到这但是杀头乃至株九族之罪,世人皆嚎啕大哭起来。

南唐之前,南吴占有江宁属地,太祖杨行密采取建国功臣徐温“选贤守令、劝课农桑”之谏,让江淮地区公私富庶,也为杨吴政权奠安定之基。太祖薨后不久,徐温,这位杨吴太祖昔日之“亲信”,便获得了一系列权力斗争的胜利,渐握吴国实权。

时南吴天祚三年(937年)七月,篡位之变一触即发,徐知诰立召其宗子徐景通及其亲信周宗回守西都金陵,待机会成熟,当即举旗谋反。

风过沙尘散,仪仗世人如同大梦初醒般垂垂规复了知觉,下人们从速掸掉浑身的沙土,官员们速速捡起被风吹落的帽子,又是吹气又是擦拭,谨慎翼翼地保护了一番。

徐景通乃言:“此即杨溥君狗急跳墙、猫急上房之举,还请父亲示下,是否不予理睬?”徐知诰思忖半晌,言问之周宗,乃答曰:“今大局不决,大事未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若置之不睬,恐东都言论动乱。莫不如顺其意而行,一则大要安抚,以显我顺天承运之襟怀,二则顺势迟延,以待年底军阵轮换之机,三则里外照顾,暮年曾委曲徐翁之女嫁与无能太子为妃常待东宫,今如有一双后代相伴亦可聊表安抚。况东都虽文臣聚守却武将难寻,量其不敢冒昧。待羽翼大成,伸佐弥众,举天下事可成。”

世人深表附和,皆觑向宋齐丘,看得他站立不安,乃思虑很久,谨慎言道:“重光,可好?”

冯延巳道:“都说文人相轻,宋大夫不过是容不下后生的文才罢,罢了罢了,我紧着要去徐府道贺,不如一同前去,此次让您老也显显技艺?”

二十今后,由宋齐丘、徐铉再带领世人渡江,在广陵城外驻扎而不入。

是夕,乌梅仙姑准期来至金陵城下,正设法以盗婴,却探得徐、周两府皆由重兵扼守,就连本来驻守东都广陵之部分头子,扼守要塞之各路将领亦云集于两府,然府间只隔一街之遥。观此阵仗,金陵要地各处几近人满为患,若想于众目睽睽下将两婴带走,恐非易事。仙姑只好暂隐于市,乘机行事。

徐知诰言:“杨溥既遣秘书郎韩熙载、校书郎徐铉二位文臣前来奉旨,我朝以宋齐丘、冯延巳二才子摆布护送是为妥当。况此去广陵不远,皆我朝本土,何必劳师马将军是也。”随即传人丁令,安排乳母侍女主子仆人百余人随行。

是日失婴后,仪仗队之四头子便达成分歧,任凭冯延巳安排:据预算,仪仗大队从西都金陵解缆,按大礼之制缓行至东都广陵,普通行进需三四旬日可达到,现在朝所到之徐陵已用去整三十天,是以,该计之关头则在于两点:一是时候节点的掐算,二是调派职员的严格履行。

七月初七,正赶上乞巧节,金陵城内张灯结彩,人头攒动。市街上摆放着诸多外型新奇的乞巧果子,有如持笏捧物之门神,号“果食将军”,亦如飞天起舞之仙女,称“果食巧姐”,另有精美女红,家具玩物,适口花瓜,仙药丸子等,非常应景。

冯延巳赞曰:“重光二字既取重瞳之义,又承大德辉光之形,极佳!”赞毕,复又使其眼色死力邀诗。

宋齐丘已年过半百,于此类生儿育女之事已见之很多,进至院中时本想望之即出,未曾想听闻这一呼,乃知确是“冯撒人”在乍呼,便倒要凑往内府中瞧个究竟。

起首,当即由宋齐丘、徐铉二人带领仪仗队世人在徐陵城郊安设且暂不渡河,务必包管无一人造势,无一人多口舌。同时,冯延巳当即出发,以最快之速回返金陵,乘机参与策反。

是日,徐知诰正视之谋士宋齐丘适逢驻守金陵,听闻此动静踌躇再三,毕竟还是决定逢迎送喜。行至周宗府上,见院内庭下之石凳上早已坐满了金陵朝中同僚,石桌上巧果、汤饼、红菱、花瓜等也食之所剩无几。

木鱼子曰:月落乌啼霜满天,织女许下三般愿。牛郎偷走神仙豆,江枫渔火对愁眠。

就在此时,城中乞巧之人皆能清楚地看到两颗流星并肩划过天涯,于金陵城东南边向倾斜,双双落地生花,实在刺眼。随即,周宗与徐景通府上一前一后传来弄瓦梦熊之喜信,朝中得讯之各位大臣纷繁前来道贺。

宋齐丘干脆当仁不让地赋诗一首:“仲尼推仁圣,虞舜乃让贤。重耳成霸业,武王伐纣艰。骈齿帝之相,重灿烂不凡。腾蛟觉得贺,愿得上彼苍。”

本来,这“冯撒子”之计一言以蔽之,曰:“拖”。

忽闻阁房传来一声高喊:“名娥皇,甚好!”继而又起一阵雀跃。

俄然,江风骤起,渔火晃灭,一团乌黑风卷于西南端涡聚,敏捷往北推动,顷刻间囊括全部仪仗,吼怒着一掠而过,往东南边向移去。

说那话时,一群人正围着襁褓中的周家长女逗乐打趣,有人夸奖她肤白胜雪,有人奖饰其唇似樱桃,江都判官冯延鲁着意其眉心红晕,言之有湘女娥皇之相,随即建言可赠其乳名“娥皇”,冯延巳则接过话头高喊名娥皇甚好如此,随即当场觅得是非句一则曰长命女题赠娥皇。

宋齐丘哭笑不得,想着本也筹算移步徐府,便临时答允着:“去便去。”

转头诘问那双婴孩的下落,因妖风作法盗婴乃乌梅仙姑惯用之计,不难猜想定是那黑衣黑袍黑面纱的黑姑姑抱走觉得神山之嗣去了。

世事皆循环,周而即复始。徐温身后,其养子徐知诰继任金陵府尹,又踏上了运营夺权之路。他采取谋士宋齐丘的建议,欲将杨吴迁都金陵,以金陵府为西都,原杨吴都城广陵府为东都。徐知诰处心积虑地大要接管着杨吴天子的册封,却在公开里企图把持杨吴政权。

紧着,另一具马车上也一样慌乱起来。

冯延巳接言道:“相传孔圣、武王皆为骈齿,虞舜、重耳亦皆重瞳,小重光若能采其文武,我叔辈定能沐其光辉!”世人盛赞,皆言冯大夫解得好,文才高。宋齐丘甚为不悦,本也偶然久留,便穿离人潮拂袖而去。

其次,十今后,由宋齐丘从西都仪仗队遴选可靠之仆数名,交由韩熙载带领渡江回至东都广陵,告禀吴主仪仗队遭受卑劣气候受阻之事,誓词送子仪仗随行且将至,务必安抚,并暗中搜索粉额、骈齿之婴以作好替婴筹办。

徐景通接过圣旨,结合周宗一道当即回禀其父徐知诰。

韩熙载这回子跳出来指着宋齐丘大闹:“这厮杀千刀,不听我者言,连累众家,罪之首矣!”

徐知诰听罢赞曰:“君太忍痛割爱,事事以大局为重,得此贤才,实乃徐某之幸!”徐景通乃上言:“马仁裕将军勇武,乃为护送之上上人选。”

且说这天下诸事,怎一个“巧”字了得:后唐亡国之日,亦为南唐建国之时。

宋齐丘口中之“冯撒人”者,便是自号“广陵散人”而被誉为“吴中第一文臣”的冯延巳。

宋齐丘当入时正听其缓缓念来:“鹊桥仙,乞巧一旬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父母千岁,二愿情郎相伴,三愿吾国风雨顺,家乐永团聚。”世人皆捧。

三十今后,即玄月半,送子仪仗大队与韩熙载汇合,浩浩大荡开进广陵城府,将替代之婴孩送呈其上。若未被戳穿,则觉得万幸;若为之遭斥,则冯延巳早已回至西都躁动东都故作弃婴而又代婴之事,定激得徐翁兴事以代吴。大家皆依计行动,万不敢有半点差池,只求上天垂怜,保得卿卿性命。

姑苏城外寒山寺,千里姻缘一线牵。郎骑竹马那边去,半夜钟声到客船。

宋齐丘此时也没了声音,冯延巳便将其拉至一旁道:“失子之罪,重矣。若此时回禀,必遭西都科罪,且不谈官名,就连性命恐也不保。然东都势微,西都势大,策反之心早已有之,此次送子渡江也不过权宜之计,迟延举旗自主之日罢。今吾有一计,既可保我等之命,又能扬我等之名。”遂踮起脚,靠近宋齐丘耳边言起私语来。目睹宋齐丘这块硬骨头也不得不默许,冯延巳更加果断了此计可行,便拉拢徐铉、韩熙载一道,四人合力策划。

而后,韩熙载仍授秘书郎之职,徐铉则擢为知制诰,宋齐丘任兵部侍郎,至于冯延巳,历任元帅府掌书记、翰林学士承旨,于保大四年(946年)登上南唐国宰相之位。

宋齐丘不客气道:“少见多怪罢!鄙人无学,比不过您信口成文,瞧见便走。”

待徐翁揣摩圣意后痛骂道:“杨溥小儿,竟遣韩、徐之辈从六品文官便想将我孙儿掳走觉得人质,亏我当初拥立其为储,欺我太过!”

俄然一具马车里传来乳母惊叫之声:“孩子,孩子呢?”

黑姑姑作歹造善南吴国风云突变

及其出,满面东风地与宋齐丘打了个照面,言道:“哟,子嵩大夫也来凑这热烈,实属少见啊!”

同业一群官员士卒婢女仆人皆趴在沙石河滩上满地找寻,远远看去就像百姓口中热锅上的蚂蚁。一会儿又分离至各处滩石水泊,乃至回寻一二里,下搜三四茬,除了一江东去之水,竟无人迹之踪。

逛街男女皆以“牛郎”、“织女”相称,各家“织女”出门且经心打扮,涂抹脂粉,乃至于十里花街尽是漫天飘香。而未有“牛郎”所伴之“织女”者,竞相登至七彩危楼,于台顶向七姐献祭,祈求本技艺巧心灵,能够赛巧夺魁。拜仙后,“织女”十人一组,手执已备之铜体七孔细针,将五彩丝线对月顶风穿过,先完者得巧,迟完者输巧,将亲手所制之工艺玩物赠与得巧之人以示和睦。

是年十月初五,西都权臣徐知诰结合南北两翅膀翼提早发难,废黜杨溥,代南吴称帝,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为附会已灭之唐朝,遂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二人随行数百步,同往徐景通府上来。见其子生得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得知已赐名从嘉,冯延巳便唯恐天下稳定般撺掇着宋齐丘道:“宋大夫德高望重且文采斐然,请赐赉此童不幸之名罢!”

七月初九,东都广陵传来圣谕,诏曰:“时逢七夕,飞星传喜,重华以降,潇湘如临,天之授意,朕之为欣。今遣特使,护返东京,令达而下,以谢天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