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浮生・宣华录 >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厨船进食簇时新,侍宴不过列近臣。日午殿头宣索鲙,隔花催唤捕鱼人。”花蕊夫人将孟昶与诸来宾安设于聊花斋,一面吟诵着面前实景,一面缓而有序地除香粉,换短褐,掀帘入膳房。

“轻柔,这是要筹办做鱼么?”刘城墙探头探脑地蹦出一句,令阃在神游的符宫娃吃了一惊:“唉,是你呀!”说完,符宫娃绝望地窜改头,凝睇着湖面的倒影。刘城墙自发地与符宫娃并肩坐在尔静桥上,学着符儿双手托腮的模样,痴痴地盯着柳湖。

吴宫娃阐发道:“这倒是有能够。前边儿,邵公公不是说亲目睹着好多外来的铁甲将军在东毬场练兵么?或许是拳脚发挥不开,圣上许了入西毬场练习罢!”

中午三刻,会仙楼顶中心摆出了一道“龙门长桌”,桌名典出诗仙太白冬夜醉宿龙门事,桌形源仿波斯,桌体用南汉特有的猴脸花梨木打制;桌脚镂雕戏水云龙,请的是南唐徒弟,桌面涂蜡,用的是中原技术,至于镶嵌的葵黄玉籽,则是取自千里以外的于阗玉龙河。而这统统经心装潢皆为一匹三丈长的银丝素锦袒护,锦上十二道舌尖甘旨一字排开。

“姐妹们快随我去看看,毬场上来了好些个威武的大将军!”静云轩最好刺探动静的贾宫娃自西面而来,一边比齐截边急着与众宫娃分享这可贵的大动静。

彭芊娘笑道:“三位娘娘得蒙圣上钦点,受邀入楼,天然在此中。”刘莲心持续问道:“小耿、小辛随皇上入楼,小娥随夫人入楼,我随昭容娘娘入楼,我等可在此中?”彭芊娘有礼道:“也在此中。”刘莲心只觉荒唐,口里不说,只是又问:“那乐班乐伎入楼弹唱,莫非也要弃了管弦弄出个菜品不成?”芊娘点头:“乐伎之流因专事所务,不在此中。”

第九道淮立名菜“煮干丝”为刘莲心入蜀前最爱。鸡汤煮豆干,去腥后微缩成巴掌大一块,一块切三十六片,一片切七十二丝,合二千五百九十二丝,一丝未几,一丝很多,一丝不竭。平分五位碟,每份五百一十八丝,剩下两丝,一丝添于孟昶,一丝献予马王。暂备,又剔骨缝间肉,细心拆分,与干丝一并用鱼唇线捆扎成束,以便试吃者撮口尽享而不失文雅。诗云:“一朝初云日,三千烦恼丝。休要问因果,勾圈点染之。”段思英沾味,题曰:“千丝万缕”。

孟昶为表服膺,三击其掌,大赞:“‘甘露’二字甚妙!”却被马希萼趁此激将:“甚妙?圣上恐是忘了这‘甘露’深意?”“哦?”孟昶不解。马希萼诡异地嘲笑道:“曹魏之际,司马昭废黜不平管束的小天子曹髦恰是‘甘露’之年;大和九年,文宗天子遭仇士良斩杀亦是因‘甘露’而起。为何小天子老是不见顾命大臣为国之辛苦,偏要自作聪明,自掘宅兆?不知今后之人还会列出多少‘甘露’之事来!”正说着,会仙楼顶上一阵楞瓦声起,似有兵革之事。

第七道菜由妙音脱手,公然别致。巨大的铜盆上高出半轮金月,月上用肉末与果蔬堆叠成人形,一男一女相对而望,栩栩如生。“桥”下有银河,河面有倒影,河边一左一右各捏一小人,相背而拭泪,奇的是竟连晶莹之泪珠也清楚可见,似用半粒米西装点而成。李圣天不忍吃掉小人儿一手一足,只在“桥”上取了一砖一瓦,悉心辩白藏于味道中的奇思妙想,笑道:“哈哈,桥身是南瓜!”又念其诗:“姻缘手中线,合掌自连累。何需鸳鸯羡,奔月揽九天。”遂赠其菜名:“鹊桥会仙”。

“酒库新修近水傍,泼醅初熟五云浆。殿前供御频宣索,追入花间一阵香。”花蕊夫人吟着小诗,令人于怀仁酒库再次取出大理杨柳湾特贡之夜郎大曲,以备会仙宴佐菜之需。

花蕊前脚出,刘城墙后脚亦出,撇下聊花斋内求仙问道打坐谈禅的三人,独安闲会仙楼高低寻觅,直至见着楼下一船子捕鱼人正摇船入湖,这才直奔目标而去。

第二道菜则是符宫娃做的鱼豆腐。将那柳湖里捉来的鲜鱼去鳞、去骨,头尾熬至成汤,剥下的鱼肉在臼中捶打去刺,清酒去腥后与新点的嫩豆腐和水成泥,取五支竹筷搅拌成絮状,再用香芋叶子包裹,过水蒸煮即成。有彩笺适意:“芋叶掌琼脂,碾水愈小巧。磨豆始卧薪,捣炼终成茸。”李圣天自番外来,对汉人美食几近没法顺从,漱口轻吐,正欲举箸下筷,芊娘舞袖拦住,递予一只贝壳做的扁平勺子。一碰,浮于汤表的四方豆块马上散成了九宫格状;一收,九宫格又会聚成一整块豆茸。李圣天顿觉别致,举着小勺忽上忽下,豆茸块亦分分合合,遂命其名为“九宫豆茸”。段思英剜了一小勺,并不焦急下咽,悄悄一抿,半个嘴角奥秘上扬,也为其定名“相思凝秾”。世人诘问出处,段世子慢道:“此豆茸入口鲜甜,回味却苦涩,正如有恋人相恋,初尝时相依相偎,甜如蜜,离了,只剩下无尽的相思与忧愁。”

“‘酒骨红糟’!”马希萼何尝一箸却脱口而出。世人讶异,寻名誉去,周遭雕栏以外竟攀附数十名南楚精兵,探头了望,横眉冷指。

第四道是辛宫娃经心煨制的“山海盒子”,将那各地进奉的山珍:驼峰、鹿筋、竹荪等,与海味:鱼翅、海参、干贝,悉数入锅,自昨日傍晚得动静时起,便连夜文火熬制,晨时已至羹胶,中午起锅装八仙过海金瓜盅,算是耗经心力,熬干心水。比及揭盖时,确乎喷香四溢,但因无甚别致,竟无一人愿为其定名,只留下纸笺上的四句:“大火觉得炙,文火慢煎熬。埋头务兢业,昂首冲云霄。”

“面色桃花笑,红曲度樱酪。香氛醉缥缈,坐卧皆妖娆。”孟昶那里不晓得花蕊的谨慎思,连连奖饰,赐名“绯羊领首”,想必没有比其更加贴合的名号。

接下来的一道,论光彩,为龙门长桌上最为光艳者。红曲若腮,打扮盘心熟睡的羊首;美酒入骨,晕开佳美净洁的肌肤;渗入的糖汁与排泄的油脂纵情交会,迸收回晶莹、饱满、清润、透亮的汁液,缕缕含香,滴滴明丽。世人勿庸猜尽,只一见那富丽丽的“绯红”,便知是花蕊色彩。

毬场上,南楚的将士们正在马背上变更各种姿式,有背骑骏马哈腰射箭者,有倒悬马腹驭马跨跃者,有并马奔驰腾空换马者,有三人垒叠共驱一马者。其转头之飒爽,眼神之刚毅,用力之精当,飞身之轻巧,判定之勇敢,乃至共同之默契,都令场边堆积的宫中女娃赞叹不已。

小宴选址会仙观,本是一所范围弘大的皇家道观,却因李太后信佛,张太妃坚信外教,修造之时便兼具各式楼堂馆所之风,且东临龙跃池,南接迎仙宫,西北毗邻漪兰宫,可谓南北交代之地,兼容并包之所。观内西起一高楼,名曰“会仙楼”。登楼北望,有如夕照余晖般星星点点的丹霞诸亭;俯身西探,便是供阁房女眷玩耍玩耍之开阔地--西毬场。

鱼船自龙跃池驶来。芊娘重修宣华苑之日,水面举高一丈,令龙池之水漫入会仙观,与观内原有之柳湖连成一片。湖内本有一条横贯东西的白石巷子,名“一心路”,路旁花柳成荫,时有虫鸣。水漫后刚巧与路基持平,贪耍的宫人并不好走两岸大道,却一心要走这条巷子,或脱靴捻袜而过,或踮脚忐忑而行,摇摇摆晃,别有一番情味。巷子中心隆起一弯白玉雕栏堆砌的“尔静桥”,轻风和顺时,会仙楼的倒影穿桥而过,楼顶尖尖似美人指,尔静桥便成了指环,在东风的推搡下,颤颤巍巍地戴在美人指尖。

秉宫娃嘲笑道:“那里是圣上许了,张丞相许了便可。”听到此,丁宫娃焦炙极了:“谁许了也不成呀!后宫里一下子冒出这么多内里儿来的男人,如何得了?”贾宫娃轻笑道:“如何来的我们管不了,既然来了,不去看看岂不成惜?”众姐妹捂嘴偷笑,各自涂上殷红指甲,穿上殷红袄,随便捡个盆子碗,假装往外送东西的模样,三三两两地扑向西毬场去。

刘城墙趁机将头靠在符儿肩上,被符儿用力一抖,摔进湖里。折腾一阵,才晓得湖水之浅,刚好没齐腰身,放心起立,头顶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

刘莲心机忖半刻,昂首正言道:“敢问彭尚宫,这‘入得楼之宫中女眷’所指何人?昭容娘娘、修仪娘娘、婕妤娘娘可在此中?”

第五道陈皮兔肉是南姬临时学做的。用上好的兔腿肉切丁沥水,入油轻炸;陈皮慢煸,葱姜续下;辣椒八角,急火翻炒;糖盐少量,大火焖烧;待汤汁金黄渐少,火收方妙。孟昶初尝,直呼“火甚!”赐名“辣嘴金花”。名与诗两相映托,诗曰:“舌尖一堆火,暖胃又提神。皮香肉脆嫩,讨得欢笑声。”

木鱼子曰:饮食男女,性之存焉。心如欲壑,后土难填。

刘莲心正欲持续诘责,梳着朝天高髻的李昭容两手重扣,拖着长摆,款款走来:“彭尚宫奇巧出新,只为博圣上与来宾和乐,如此苦思辛苦,当是我等学效之范。至于厨巧,乃是浑家本分,则当尽尽力而为。”刘莲心深知昭容娘娘劝戒之意,望着窗外西毬场上如火如荼的军将演练,长息一声,转头退至膳房中去。

“胡说,内宫里如何能够有将军?”奕宫娃仿佛总爱与之唱反调。

第六道是耿宫娃特长的白汤酸菜鱼。新鲜鮰鱼配搭腌制青菜,米汤里打个滚儿,滋味恰到好处。诗云:“洁身片作云,白水煮汤清。酸咸少轰烈,坐等客佳音。”虽说鱼成片状,但刘城墙吃出是鱼,便连连奖饰:“又酸又咸又香又鲜,馋得本王内心想,吃到本王肚里暖。菜名就叫‘酸到家鱼’。”

孟昶视若不见,号召世人回顾咀嚼末一道甜品。当是芊娘对劲之作,以胡柑、蜜桃伴佐玉露米西,雪藏后端出。盖因官升三品,又恋人在侧,玉露呈出,令人入口苦涩,心中含喜。诗曰:“南海遇观音,观音托净瓶。净瓶装蜜酒,滴滴总关情。”孟昶取名“金风玉液”,马希萼点头以示不佳。孟昶遂问及马王弟,该取个如何贴切的名字。马希萼仿佛早有所料,不假思考道:“杨枝甘露”。

第一道菜为爽口三丝,由孟昶新擢之安婕妤亲手拌制。红袍椒、青笋、黄豆芽作底,盖浇蜀地特有的酸辣调料,呈红绿黄三色,酸辣鲜三味,脆滑适口,清爽不腻,乃开胃佳品。衬以晶莹透亮的夜光美玉碟,令人神脑复苏,肠胃通透。玉碟下压一纸彩笺,无题,只两竖小语,似由花蕊亲笔钞缮,但由芊娘缓缓念来:“人间百味事,过往两牵肠。渴饮千杯洌,唇齿一漱香。”念毕,芊娘邀宾主批评,五人各领一箸一碟,嘬口尝试。得李圣天大赞,插花觉得表,并赐菜名“丝路三彩”。

马希萼失神错愕,手落第着仅存的一支宫花,颤颤巍巍地增益在花蕊“绯羊领首”旁,成绩了这一道龙门长桌上名副实在的领首好菜。

翌日,宫中酒宴按例排开。此番饮宴交由新上任的尚食局彭尚宫主持。彭氏芊娘因重修宣华苑有功,昨夜乃由祖尚宫颁令,任命其由从五品“尚宫”擢升至从三品“总管尚宫”,卖力尚食局一做事件。名号虽说都是尚宫,内质却有严峻晋升,直观来讲,颁人事令的祖尚宫须得恭恭敬敬地将诏令双手奉上;高高在上的莲心姑姑今后也不敢劈面对其大喊小叫或是指指导点。

“好!晌午就做你了!”符儿俯身捉鱼,鼓掌拜别,剩刘连城一人在柳湖里撒泼呼喊。

第十道是家常的鱼香茄条,刘小娥依着本身的口味做。诗曰:“香香香的鲜,丝丝丝的咸。酥酥酥的软,酸酸酸的甜。”刘城墙二话不说,将手中仅存的一支宫花献予这道有“鱼”味的菜品。又讨其斜切入刀,令茄条遍身网菱如龟背,遂定名为“乌龟背鱼”。

而此时的会仙楼上,芊娘正布告本日午宴选题:凡入得楼之宫中女眷,每人必得亲手做出一道菜品,中午三刻呈于长桌比拼,是谓“会仙宴”。而评判者,非独圣上一人,当与李国主、段世子、刘王子及马王弟共同批评,五人各持三支宫花,选出意中三甲。哪道菜获得赞美最多,则夺魁。

西毬场甘露之变会仙观秀色可餐

第三道菜为李昭容故乡风味:清蒸胭脂鱼。鱼身通体绯红,肉质肥嫩鲜美,蘸以香醋和姜末,别具江南风味。诗笺云:“宁做一窟鬼,不做半阙人。朔望江南月,遍洒红岩魂。”刘城墙大赞:“好诗,好鱼!非要本王定名,那就叫‘一只整鱼’。”世人轰笑,刘城墙忽而感觉那里不对劲,这才想起轻柔捉的明显是一条青鱼,又不是螃蟹,如何一蒸就变红鱼了?

佛家有语:色便是空。在花蕊看来,“色”是极致之色;“空”是大美当前,余想之空。正如男人赏味女子,首的必是观其色,其次乃是闻其香,其次是听其声,其次是知其味。至于女子背后埋没的磨难出身、异禀才赋,这在男民气中皆为离散。花蕊有言:“人间本无人试图切磋甘旨羊头背后之事”,曾多少时,便发愤做一个明丽的女子,让佼佼之男人不容错过,让平淡之男人不容担搁。花蕊亦有言:“如有人情愿尝试,那便是这头羊射中的屠夫。”是以,当委身孟昶时,花蕊觉得碰到了这个晓得品鉴的男人,也曾心甘甘心肠褪去明丽外套,暴露朴素之思。谁知孟昶也毕竟是个男人,遂将明丽外套复又披上,重拾艳压群芳之姿。

第八道菜品再次用选用西蜀可贵一见的海中珍品。妙思只取鱼翅,水发至绵软,有序叠放在银箔之上,形似雪山,晶莹透亮。刘城墙垂涎三尺,将要下箸时,不知那边高喊:“慢!”一声令下,尚食局三位小宫娃合抬一具三角支架垫起银箔,又由五位宫娃铲果木香炭置于底下烘烤。半晌,鱼翅遇热换了形制,似雪山融水落入蜀地,当中略微平坦,四周渐起峰峦。稍息,浇上熟鸡油,幼黄之液似滚滚江水突围东逝。随即撒入蟹黄,有如江海泛舟。待汤汁浓稠,再缀以青红花叶,顷刻间芳香四溢,开遍神州。诗曰:“携沧海珠泪,观雪鸟云飞。行千山万水,尝苦乐喜悲。”一口入味,软糯鲜美,只可领悟。段思英仿佛能逼真感遭到鱼翅在银盘中从温热到炽热的些微窜改,将这道鱼翅与蟹粉的迟缓闪现取名为“相依相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你若相与,不离不弃。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荡子滩头,舟行远去。潮头勇立,船马劳替,翻山越岭,疾走急停。弄拨灯火,违命愿意,神鬼殊途,何时能聚?”符儿嘴边噙着感喟,旁若无人,胡乱自语。

孟昶抬头大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幸亏厥后的“小天子”不屑做那招摇幌子,要做就做些实在事。”话声方落,会仙楼上兀地没了半点杂响,四周雕栏之人亦忽的全都不见了踪迹。

因前日偶结“承平社”,本日宴饮,芊娘便名正言顺地邀“五仙”与“五灵”结伴列席会仙楼小宴:妙心挽手孟昶,妙音联袂李圣天,妙思并行段思英,妙采背面跟着个刘城墙。至于马希萼,凌晨已奉丞相张业之命,领三十二名精干马兵练习于西毬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