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修庙的功德
“塚”就是宅兆,佛活着时比丘都在塚间、树下住。因建一个屋子很不轻易,以是比丘应当依塚间住、树下住,地上随便铺一铺草褥能够修道便能够。最后比丘建立四依法,常乞食、树下坐、粪扫衣、吃陈弃药,如许少欲满足,以是佛活着时那么多比丘入道。我们现在这个末法期间呢,对住的要求比较高,要前提好的,心贪着于住处就很难入道,我们要体味本身根性漏劣处,跟佛活着时的比丘完整分歧,我们要作如是思惟。
喜好季凤文牧师二请大师保藏:季凤文牧师二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念四事难消”,如果我们修的不敷,就很难消受这四事扶养,以是要少欲满足!
我们为甚么要摆个佛像呢,是为了激发内心对佛的一种恭敬。本来拜佛也无所谓像不像,那我们把这个像当作真佛,激发内心的一种恭敬心,对佛的敬慕和追思的罢了,以是不需求在大殿内里塑很多佛像,挂一大堆东西,那会很混乱,大殿就应当安插得寂静厉穆。以是我们不要焦急去建甚么大丛林,这都对我们本身倒霉。
削发人三个月就要换一个处所住,就是怕对房舍产生固执好乐,这么一来削发人就没有一个牢固的居处。这也是老祖宗给我们定下的端方,故而削发人常常会东跑西跑。也就是说削发人东跑西跑是普通的事情,因为畴昔祖师就跟我们讲过三个月就要换一个处所,故此削发人没有定址,常常四周云游,到处去参学,就算住同一个寺庙,也要三个月换一次房间,就是这么个意义。
现在庙太多了,很多大庙只住几小我,你看有些寺庙,修得又大又标致,房舍台阶雕栏地板都非常地标致,地上铺着很好的青石板,青石板底下都打着有斑纹,那要破钞多少钱啊。如果只住几小我在那边悠闲逛晃,课诵都做不清楚,殿堂也没人打扫,菩萨满面灰尘。人家看你庙搞得那么不干不净,起了烦恼心,就没有功德了。我们不是讲人家好话,这是一个鉴戒罢了。殿堂安插寂静划一才会让人家起恭敬好乐心,不是大小佛像摆一大堆就好。
不要化了缘来修庙,殿堂一座又一座修起来,然后住两三小我在那边,迟早课诵都做不清楚,经都念不清楚,那涓滴功德都没有。庙建起来是让人家修道,令信徒瞻仰,起信心种善根,你才有功德,不然的话没有功德的。你侵害多少物命,侵害多少劳力,耗损多少信徒的物质,你想想看。如果说为了装潢门面都雅而来,起这类心的话,那都是违背施主张。要记着“广造伽蓝,不体道本”。把寺庙修起来了,然后内里不体道风道业的事情,你天国还没成,反而堕天国去了。
想到饮食制作很辛苦,应当节制而食。
图片
人们做着各种夫役,才气够造一个屋子。以是建庙造伽蓝,必然要有人修道,不然就是祖师讲的“广造伽蓝,不体道本,天国未成,天国已就”。不要觉得建庙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为有人在那边修道。如果建庙没有人修道,那是罪恶无边的。
【念食是苦节身而食,念衣杀命着粪扫衣,念房舍卧具从苦缘生,志乐梵衲三月一移,念四事难消少欲满足】
削发人不要造太大奇迹,奇迹造越大业就越大,停滞就更多,不是功德。年青的诸大德,你们千万不要急着去修庙,有人住,有需求了你再去修,你不要老是要搞一个道场,然后做当家做方丈,不能起这类心,这是人间的名利心,会熏着你造各种业。
图片
所谓“梵衲”就是少欲满足,但三衣、乞食、树下坐等等,那叫梵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