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失踪(二)
一个是日渐老迈的俞太后,一个是如日中天正值幼年的谢皇后。世民气里略一衡量衡量,也晓得毫不能开罪谢皇后。
平静如常?
这八个字,如同八记耳光,重重扇在俞太后的脸上。
谢明曦目光淡淡一扫:“你出来通禀母后一声吧!”
“母后为何感喟?”谢明曦面上尽是体贴之色:“莫非本日的饭菜分歧胃口?还是久病卧榻,表情不佳?”
俞太后叹道:“哀家整日养病,非常气闷,便惦记起娴之了。”
谢明曦略有些忧心:“母后凤体违和,尚未病愈。常日用膳皆在床榻边。本日如何能下榻去饭厅?如有个闪失,儿媳万死不辞其咎。”
短短未到半年,便已窜改优势,这份手腕和心计,谁敢小觑?
谁先沉不住气,谁就先输了!
“本来,儿媳不想将此事奉告母后,免得母后忧心。只是,母后和师父是幼年好友,交谊深重,犹胜手足姐妹。师父抱病之事,儿媳不敢瞒着母后。”
芷兰忙上前一步:“奴婢在。”
俞太后目光沉沉,深不成测。
人老就该服老。
“儿媳见过母后。”仿佛甚么事也没产生过普通,谢明曦含笑行了一礼。
“哀家想下一道凤旨,召娴之和阿萝一同回京。今后,就让她们在宫中住下,一起伴随在哀家身侧。你意下如何?”
待盛鸿返来后,谢明曦恰好写完了复书。
谢明曦苦笑一声:“可不是么?可谁也劝不住她。这回病了,她总该消停一段光阴,放心养病了。”
这么短的时候内,便能“平静如常”,公然长于哑忍城府极深啊!
“儿媳分开蜀地至都城,已有半年。内心无时无刻不惦记师父和阿萝两人。何如阿萝一向断断续续地病着,不宜驰驱。今儿个林姐姐又给我来了信,说师父整日繁忙驰驱,竟也病倒了。”
用膳时,俞太后叮咛芷兰为谢明曦布菜。
两人的目中,各自闪过一丝寒意。
无人晓得,这对天底下身份最高贵的婆媳,已悄悄比武一回合。
俞太后眸光一闪,调侃地扯了扯嘴角。
芷兰低头答道:“皇后娘娘神采平静如常。”
伉俪两人从无奥妙。盛鸿走到谢明曦身侧,笑着问道:“如何这么晚了,还在写信?若无要事,明日复书也不迟。”
俞太后也笑了起来:“太后皇后,身份再高贵,也是一对婆媳。婆媳两个一同用膳,是等闲常事,何来的受宠若惊。”
谢明曦叫来从玉,叮咛下去令人连夜送信,然后才对盛鸿叹道:“怪不得林姐姐急着给我来信。师父每日跑去书院,前些日子蜀地下了一场大雪,师父在路上受了寒气,病倒了。”
谢明曦深谙此中事理,心中再焦炙,面上也半分不露。回宫后,先提笔给林微微写了复书。
俞太后沉沉的目光扫了过来,如有所指地说道:“手札来往,如隔靴搔痒。到底不及人在一处,见面说话。”
这一回,轮到俞太后身子生硬,脸上的笑容差点挂不住。半晌才道:“既是病了,便让她好生养着。她和哀家普通年事,到了这等春秋,也该静下心,享一享清福了。”
芷兰低声应是。
谢明曦只得上前,扶着俞太后下榻。玉乔等人也围拢过来,繁忙着为俞太后穿鞋梳发换衣。
“奴婢见过皇后娘娘!”
……
可惜,权势二字过分惑人。也令耐久居于权势顶峰的俞太后变得狰狞扭曲,脸孔全非。连独一的好友也不爱惜了。
目光很天然地在信纸上扫了一圈。
椒房殿这些自恃颇高的宫女们,在谢明曦面前,表示得格外谦虚。
一向半躺在床榻上闭目养神的俞太后,倏忽睁了眼。目光深沉锋利,令民气惊。那里另有半分病人的影子。
可惜,谢明曦已行动利落地将信折起,放进信封里。盛鸿一个字没看到。
俞太后却道:“哀家小病一场,已好得差未几了。下榻用膳无妨。”
谢明曦的背微微生硬,面上却缓缓一笑:“母后惦记师父,令人写信给师父便是。”
谢明曦可谓儿媳典范,至始至终都含笑立在一旁,无半分不耐焦灼之色。
谢明曦目中闪过稠密的讥削:“母后所言极是。”
谢明曦渐渐地吃了几口,如同嚼蜡,毫无滋味。俞太后的胃口实在也没好到哪儿去,吃了几口,便搁了筷子。然后,微微叹了一声。
半晌后,谢明曦迈步进了寝室。
“皇后神采如何?”俞太后淡淡问道。
……
俞太后的目光和谢明曦的视野在铜镜里再次交汇。
芷兰应了一声,回身进了寝室通传。
“还是容儿媳服侍母后在床榻边用膳吧!”
谢明曦笑着谢恩,站直了身材。目光很天然地和俞太后对视了半晌。
这一丝寒意,迅疾闪过,消逝不见。很快又化为谈笑晏晏,婆媳间一团和蔼。
俞太后目中闪过嘲弄之色,神采间规复了昔日高居上风的安闲:“免礼平身。”
谢明曦做了中宫皇后以后,虽未接掌宫务,却已仰仗李太皇太后立于不败之地。又联手萧语晗,和俞太后隐然平分秋色。
“免礼,”谢明曦的声音动听动听:“芷兰安在?”
用完晚膳后,谢明曦这个儿媳非常体贴肠陪俞太后闲话好久,才回了福临宫。
这个谢明曦,早上收到了蜀王府的来信,忍了大半日,直至大半个时候前才单独进了寝室。想来,必然是看过信了……
盛鸿很清楚顾山长在谢明曦心中的分量,皱起眉头:“她和母后同龄,这把年事了,日日驰驱繁忙。身材那里吃得消!”
幼年好友,交谊深重。
“让皇掉队来。”俞太后的声音也一如平常。
谢明曦面上暴露一抹无法之色:“不瞒母后,儿媳也早有此意。”
谢明曦竟也未落下风,目中凉意惊人。嘴角却弯了起来,亲热地说道:“母后俄然召儿媳前来用晚膳,委实令儿媳受宠若惊。”
一众宫女裣衽施礼,神采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