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刁难(三)
“还是等过些日子再商讨吧!”
就藩之事,宁王早有主张,她也不必多舌了。
做太子时,他满心想着坐上龙椅就撵兄弟们滚去就藩。
“蜀王想就藩,皇上就允了吧!”
有俞太后这座大山压在头顶,她这个皇后,在宫中几近没甚么威望可言。
谢明曦扯了扯唇角,冲萧语晗笑道:“皇后娘娘本日气色似不太好。”
私底下友情再好,也挡不住尹潇潇激烈吐槽的心,撇撇嘴道:“七弟妹舌灿莲花,如何说都有理。”
谢明曦嫣然一笑:“多谢五皇嫂夸奖。”
谢明曦神采自如地接了话茬:“实在,蜀王殿下也舍不得离京。何如这是先祖殿下的端方,再不舍也得去就藩。”
老七这是来告状了吧!这是晓得他得听俞太后的,想借着俞太后的威势压他一头啊!
如何看都是一派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妯娌敦睦的景象。
萧语晗冷静看了谈笑自如的谢明曦一眼。
又是这等号令的口气!
赵长卿和尹潇潇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看向俞太后:“儿媳恳请母后为鲁王(闽王)殿下讨情,让皇上应允殿下就藩。”
萧语晗看在眼底,内心愈发感觉苦涩难言。
谢明曦立即松口气:“这等大事,岂能随便谈笑。二皇嫂刚才一张口,我便被吓出了一身盗汗。万幸只是笑谈!不然,岂不令母后难堪?”
俞太后一张口,便令调和的景象成了幻影。
各自入坐,亲热酬酢说话。
赵长卿敏捷瞥了神采莫测的俞太后一眼,一时拿不定俞太后的心机,随口笑道:“我只是随口谈笑,当不得真。”
谢明曦从善如流地改口:“是,皇嫂。”
“蜀王要就藩,皇上为何不允?”俞太后既未铺垫,也没拐弯抹角,就这么直截了本地问出了口。
论心黑脸厚,她真是拍马都难及谢明曦!
谢明曦和萧语晗持续陪着俞太后闲话。
宁王早已警告过她。
建安帝将心头翻涌的血气按捺下去,挤出笑容道:“母后之意,儿臣明白了。只是,儿臣昨日在朝中刚说过量留蜀王一段光阴,本日改口,不免给众臣留下朝夕令改的错觉。”
藩地再偏僻萧瑟,也是大齐国土,亦是他这个天子的。若令藩王们就藩,藩地就成了藩王们的地盘。每年最多是交些税赋罢了。
萧语晗:“……”
建安帝:“……”
身为皇子时,他便听惯了嫡母的话。做了太子后,他仍然要听俞皇后的话。现在他做了天子,俞皇后已是太后,他还要持续听话!
俞太后瞥了赵长卿和尹潇潇一眼,尚未出声,谢明曦便笑道:“二皇嫂,五皇嫂,你们也太心急了。”
来人恰是蜀王和蜀王妃。
建安帝持续忍气吞声:“儿臣听母后的。”
做了天子以后,他的设法就有了奥妙的窜改。
说过一回闲话后,赵长卿摸索着提起了就藩之事:“……儿媳听闻,蜀王昨日在朝中自请就藩。可惜皇上手足情深,不忍兄弟分离,便未应允。”
建安帝目光一扫,内心很有些不快。
又过半晌,赵长卿李湘如尹潇潇俱都前来存候,另有宫中的数位太妃,也都一一来存候。
“儿臣本该好生贡献母后,让母后安然养老。现在令母后不时为儿臣劳累烦心,儿臣委实忸捏。”
身为天子,除了顾忌俞太后以外,他何必再哑忍让步?何必再顾虑重重?不想让他们走,就不下圣旨好了。
俞太后瞥了建安帝一眼,淡淡笑道:“皇上如此孝敬,哀家领受于心了。”
俞太后目光一扫,淡淡道:“皇上说的也不无事理。那就再等上两个月吧!”
又嗔道:“你我妯娌,何必这般见外。还像昔日普通,叫我皇嫂便是。”
“不瞒二皇嫂,本日我和殿下一起进宫,也有向母后讨情之意。母后宅心仁厚,亲身向皇上讨情。皇上也已点头应允了,再过两个月,便允殿下出京就藩了。”
建安帝:“……”
脸皮厚不过,说也说不过,真是痛心啊!
提起建文帝,俞太后目光微微一暗,却未动容:“天家兄弟,和浅显人家焉能相提并论。藩王留京,只会令朝堂民气浮动,也有损你们之间的和蔼。”
俞太后本就不算暖和爱笑,自建文帝离世后,愈发面冷少言。世人无不谨慎陪笑,战战兢兢,唯恐言谈不慎,触怒俞太后。
啧啧!拍马屁的工夫见长啊!
哼!
赵长卿:“……”
合着替你讨情是应当的,轮到我们就成了不宜张口?
只是,他没有想到,老七伉俪两个这么快就来椒房殿告状。而俞太后,竟也肯为他们伉俪出头撑腰!
偶尔她乃至会想,她底子就分歧适做甚么中宫皇后。若换了谢明曦,定能如鱼得水,亦能和俞太后斗个旗鼓相称吧……
建安帝笑容一顿,很快神采如常地应道:“父皇离世未满半年,儿臣想着,还是让兄弟们为父皇守完孝再去就藩才好。”
建安帝立即正色应道:“儿臣还年青,思虑不周,措告别事多有不到之处。万幸有母后在身侧,不时提点。”
尹潇潇:“……”
萧语晗挤出一个笑容:“这两日芙姐儿有些闹腾,我忙着照顾芙姐儿,睡得不太好。倒让你看出来了。”
赵长卿尹潇潇:“……”
建安帝笑道:“谁先来一步,都无要紧。都是母后的儿子,贡献母后也是应当的。”
……
……
唯有李湘如杜口不语。
想及此,贰内心就感觉憋闷不痛快。
建安帝那点谨慎思,盛鸿一猜便知,心中哂然嘲笑,面上笑得一派亲热:“臣弟有些日子没进宫给母后存候了,本日特地来得早了些,倒是抢在了皇上前面。”
“皇上乃九五之尊,龙口一开,重于千钧,岂能等闲更弦易张?母后本日刚为蜀王殿下说了情,哪有再次向皇上张口之理?”
不管如何,先拖上一拖。
过了半晌,建安帝便和蜀王一起去上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