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乱清 > 第四十六章 金革之事无避

第四十六章 金革之事无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未完待续。)

曾国藩担忧的,并不但仅是“身后名声”,不过,文祥以下,听到慈禧如此说法,内心都是微微一宽,圣母皇太后这几句话,算是明贬实褒,她对曾国藩的攻讦,即便传了出去,人们也不至于觉得曾国藩帘眷已衰。

这层意义,两宫皇太后都能默喻。慈禧叹了口气,说道:“就盼着翁同龢能够像你一样,识大抵、顾大局吧。”

当然,这个话,没法明说。

“夺情”这个事儿,慈禧还是很慎重的,没有直接同翁同龢说,而是先谋之于军机。不然,若翁同龢一口回绝,就没有转圜余地了。

这句话,颇含讽刺,几个军机大臣的头,都不由低了一低。

这三位,都是汉员。

顿了顿。在心中冷静计算半晌,开口说道:“好嘛,八百一十天!”

又顿了一顿,说道:“这个‘国度有事’,指的是金革之事,即战事,以是,前人乃有‘金革之事无避’、‘墨絰从戎’之谓。”

这几句话,极其锋利,也真恰是切中肯綮,关卓凡心中悄悄喝采。口中说道:“太后圣明!丁忧守制各种,确切不无可议之处,不过,兹事体大,是否有能够改进之处,容臣等商讨明白,再具折禀奏。”

别的,按祖制,亲贵不准交代廷臣,这也多少是个忌讳。

养心殿,军机“叫起”。

“好吧,但愿你们真能筹议明白。”

慈禧的语气愈来愈是狠恶,压得三个汉员,头低了一低,又低一低。

嘿嘿,正因为“迟误事儿”,才气够显现“孝亲之心”啊!

这,但是真正不轻易!

文祥谨厚,内心感觉,军机议政之时,皇太后翻出旧账,攻讦功臣,不是非常安妥,乃越次奏道:“圣母皇太后明鉴,彼时景象庞大,曾国藩对峙在籍守制,也有他不得已的苦处。”

关卓凡没有明说出口的话是,正因为他是亲王,是军机工头,是朝廷宣力大臣第一人,由他出面,一来。对翁同龢表示了充足的尊敬,二来,也能够对他形成充足的压力。

有人就想,莫非,“上头”真的想动这个“三年之丧”的轨制?拿着翁同龢丁忧一事,借题阐扬,乃至连曾国藩都扯了出去?

慈禧微微嘲笑:“果然是‘金革之事无避’么?咸丰七年,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病逝,曾国藩报了丁忧,即离营回湘。彼时,我们和长毛正打得热烈,朝廷要他‘夺情’,人家呆在湘乡,就是不肯挪窝,接连上书,必然要在籍守制,就这么干顶了朝廷小半年,朝廷没有体例,只好准了他的奏。”

慈禧微微皱眉:“你的身份,这么着仓猝慌的打上门去,合适么?”

关卓凡说道:“回太后,翁老夫人的身子骨儿,很早之前就不大好了,此事本该未雨绸缪,预为之备,臣等念不及此,上烦两宫皇太后厪虑,惶愧的很!礼有经,亦有权,臣本日下了值,就去拜访翁同龢,恳请他为国从权,‘夺情’为公,在职‘守制’。”

顿了一顿,说道:“阿谁时候,我正服侍先帝看折子,我还记得,先帝准他的奏的时候,唉声感喟,神采阿谁丢脸!”

慈安忍不住说道:“‘守制’天然是应当的,但是,我就不明白了。为甚么非得守足二十七个月?多迟误事儿啊!”

顿了一顿,说道:“就是说,‘经’也好,‘权’也好,都是‘礼’,拿‘守制’来讲,只要‘国度有事’,便可‘从权’,即‘夺情’。”

不过,听得出来,皇太后对在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回事儿,是真正不满了。

曹、许、郭三人,没想到圣母皇太后一下子超出前面的三位满大臣,直接问到了本身的头上,都愣了一愣。

“顾不得了,”关卓凡微微苦笑,“翁同龢既然报了丁忧,就不肯出门拜客了。臣请他过府,他不会来的。臣方才说,礼有经,亦有权,事机紧急,从权而行。”

慈禧“哼”了一声,说道:“人臣之丧。若果然不敢对比国丧,就该少过一百天,二十七个月,那是多少天?”

“就是,”慈禧说道,“姐姐说到极是——即便国丧,也不过一百天嘛!”

三人当中,曹毓瑛排名最高,天然要先答话:“回太后,方才,轩亲王有句话说得极好,‘礼有经,亦有权’,此典出自《礼记》,孔颖达《礼记公理》曰,‘此一经,是权礼也。若值国度有事,孝子不得遵恒礼,故从权事’。”

“臣忸捏。”关卓凡说,“不过,臣也不敢欺瞒两位皇太后。这个事儿,翁同龢肯答允下来的能够性,非常之低,臣此行,十有八九,无功而返。以是,替皇上寻觅一名才德兼备的新徒弟,今儿就得动手了。”

慈禧把但愿翁同龢能够“夺情”的意义说了,然后以忧愁的语气说道:“丁忧的折子递上来,翁同龢就不入直了,弘德殿进讲诗书的,就剩倭仁一小我了,这……可不可啊!你们看,这个事儿,如何是好呢?”

这一番书包掉下来,慈安听得头昏,慈禧倒是明白曹毓瑛的言外之意的:俺们汉员,也是很讲事理的,只要“国度有事”,便可“夺情”。不过,除战事以外,其他就不在“夺情”之列了,包含翁同龢这档子事儿。

关卓凡只好说:“人臣之丧,不敢对比国丧。”

“为国夺情,”慈禧缓缓说道,“在职守制,这个事儿,满员约莫都好筹议,但是,只如果汉员,就几近没有一丝儿筹议的余地,我真不晓得是如何回事儿了!曹毓瑛、许庚身、郭嵩焘,你们几位说呢?”

慈禧微微“哼”了一声,说道:“甚么苦处?不过是忧谗畏讥,怕小人下蛆,挑衅攻讦他甚么‘希荣忘哀’,坏了曾或人的身后名声罢了!”

关卓凡是亲王,是军机工头,位份高过翁同龢太多,普通环境下,如有甚么事情筹议,非论公私,都应当翁同龢过府拜访关卓凡,若要表示对翁同龢的尊敬,关卓凡下个帖子就是了,绝无倒转过来、关卓凡上门拜访翁同龢的事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