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武侠仙侠 >天地情道 > 二、南宋简介

二、南宋简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宁宗即位后,任用赵汝愚和韩侂胄。赵、韩两派斗争狠恶。宰相赵汝愚倡导理学,举荐朱熹,诡计禁止韩侂胄参政。宁宗夺职了赵汝愚,韩党擅权。又定理学为伪学,制止赵汝愚、朱熹等人担负官职,插手科举。这就是“庆元党禁”。1202年,才宣布弛禁。宁宗还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册封,大快民气,打击了投降派。1206年,韩侂胄冒然北进而大败,被杨皇后所害,主和派把持了朝政。1208年,与金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1224年,死于宫中。在位三十年,长年五十七岁,葬用茂陵。

宋端宗赵昰(1269年-1278年,1276年-1278年在位;昰:音同“是”),南宋第八位天子,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天子。他是宋度宗的庶宗子、宋恭帝的哥哥,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年)元军霸占临安时,5岁的小天子被俘。赵昰和母亲杨淑妃和弟弟赵昺由国舅杨亮节等保护,出逃福建,定行都于福州濂浦平山福地,改年号景炎,行宫为平山阁(那不时价战乱,哀鸿遍野,宋军撤离此地时,曾开仓济民,本地群众甚感其恩,元军占据福州时,本地群众遂将平山阁改名为泰山宫,祭奠南宋高宗赵构及入闽的益、广二王。摆布列的是文臣武将:文天样、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本地泰山宫便塑这些神像,实是躲避元朝的查禁,以泰山宫作保护,泰山宫现存无缺)。

孝宗即位后,定年号“隆兴”,发愤光复中原,光复国土,遂规复名将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并且号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受金军阻击,大败。接着金军趁胜追击,南宋军队丧失惨痛。宋孝宗被迫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次年改元“干道”,并又任用王淮理财备战。干道年间,因为没有战事的滋扰,宋孝宗用心机政,百姓敷裕,五谷歉收,太安然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因为宋孝宗治国有方,以是使南宋呈现“干淳之治”(干:干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淳熙十四年(1187年)10月,高宗病卒,孝宗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与政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2月又禅位于太子,太子即位后,是为宋光宗。孝宗自称太上皇,闲居重华殿,持续为高宗服丧。光宗与孝宗反面,耐久不去看望孝宗。为此,孝宗闷闷不乐而起病。终究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6月,孝宗逝于临安重华殿。

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投降派的首级。南宋政权初建,他曾起用抗战派李纲为宰相,但不久即赶走李纲,同宠臣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放弃中原,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一意吃苦。建炎三年(1129)仲春,金兵奔袭扬州,他狼狈渡江,经镇江府到杭州。迫于言论压力,他不得难夺职汪伯彦、黄潜善等人。苗傅和刘正彦操纵军士对朝政的不满,策动政变,杀宋高宗信誉的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和一批寺人,逼迫宋高宗退位。文臣吕颐浩、张浚和武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起兵“勤王”,宋高宗得以“复辟”。他持续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诉本身逃到南边后,“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要求金朝统治者“见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进军。对于抗金战役却不作任何有力的摆设。玄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镇海),流落海上,逃到温州(今属浙江)。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兵撤离江南后,他才又回到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后将临安宁为南宋的都城。

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和议签订后,按金朝规定,秦桧究竟上成了毕生宰相,宋高宗虽对他日趋猜忌,却仍放纵他擅权放肆,对主张抗战的臣僚加以架空和打击。即便在秦桧身后,宋高宗仍委任投降派万俟卨、汤思退等人掌政,死守对金和议条目,每年除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外,送给金统治者贺正旦、生辰等的礼品也“以巨万计”,只要金朝统治者讨取玩好,宋高宗当即命令搜访送去。对其统治区的群众,却巧立项目增加搜括,使南宋的赋税项目比北宋时更多,剥削更加残暴。

光宗,孝宗第三子。即位时已40多岁。不但政治昏聩,并且惧内,其皇后李氏是汗青上驰名的妒妇。1194年退位,死于1200年,时年54岁。

宋端宗赵昰

理宗身后的谥号是建道备德大功答复烈文仁武圣明安孝天子,庙号理宗。庙号定为理宗,启事就在于他对程朱理学的推许,他是理学官学化过程中最为首要的一名君主,其庙号可谓实至名归。

宋孝宗赵昚

绍兴三十一年秋,金海陵王完颜亮大肆南侵,宋高宗又想再次逃离临安府。金海陵王渡江失利,被部下所杀(见采石之战)。宋高宗遣使贺金世宗完颜雍即位,筹办再次对金媾和。宋高宗在当了三十六年天子今后,于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以“倦勤”,想多疗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见宋孝宗赵昚)。他自称太上皇,死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2、南宋简介

宋宁宗赵扩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南宋第一代天子。1127~1162年在位。年号前后为建炎、绍兴。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封为康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金兵第一次包抄开封时,他曾以亲王身份在金营中短期为人质。当年冬,金兵再次南侵,他受命出使金营乞降,在河北磁州(今属河北)被守臣宗泽劝止留下,得以免遭金兵俘虏。金兵再次包抄开封时,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宋廷令其率河北宋兵救济京师,但他移屯大名府(今属河北),继又转移到东平府(今属山东),以避敌锋。宋徽宗和钦宗为金兵俘虏北去,他于次年(1127)蒲月月朔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代天子。

宋恭帝赵显

南宋天子简介

宋光宗赵惇

恭帝赵显,度宗嫡子。即位时才4岁,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1288年,忽必烈逼迫他到西藏削发,成为高僧。1323年,被赐死。时年53岁。

宋宁宗赵扩,南宋第四代天子,年号庆元。

卫王赵昺

度宗(1240-1274)

宋高宗赵构

宋度宗赵禥

恭帝(1271-1323)

宋宁宗赵扩

赵昰

宋孝宗赵昚(1127年11月27日、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94年6月28日、绍熙五年六月初九),南宋第二位天子(1163年--1189年在位),宋太祖七世孙,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天子。他是宋高宗养子,本来是太祖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偁。因为高宗的独一儿子元懿太子短命后再没有嗣子,以是只好从其他宗族当挑选后继者。

宋理宗赵昀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本身对政务完整不过问,一向到1233年史身后宋理宗才开端亲政,亲政之初发愤复兴,采纳了免除史党、亲擢台谏、廓清吏治、清算财务等等鼎新办法,史称“端平更化”。在朝前期,朝政接踵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国势急衰。1234年南宋联蒙古国灭金。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地盘完整割让给蒙古。

(自1127年康王赵构称帝起,到1279年底代丞相陆秀夫背负卫王赵昺投海止,总计九帝,历经153年)、

当时蒙古的元朝雄师己得中国北半部,在获得南下最首要通道襄樊城的节制权以后,度太长江向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进发。谢太后一面在天下通令“勤王”,一面向元军乞和。势如破竹的元军在击破各地的防地,接踵降服了长江中游诸州。1275年,贾似道带领的3万雄师在芜湖与元军对战大败,不久,谢太后和宋恭帝在天下群众的压迫下不得不杀死贾似道,不过为时晚矣,宋朝已寿终临寝,灭亡的情势已经不成制止了。

同年年中,元军已经占据了江东(本日的江苏省)大半的国土。

宋恭帝赵显

宋理宗(1205年出世,1264年去世于临安),原名赵与莒,1222年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宝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天子,他在位时候是从1224年到1264年。

宋卫王赵昺

度宗赵禥,理宗侄,父赵与芮。即位后沉迷酒色,权臣贾似道独裁,朝政日败,南宋危在朝夕。死于1274年,时年35岁。

1264年即位,在位11年

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宋朝皇家的一个亲戚,他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宋宁宗身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弘,立贵诚,即为宋理宗。

宋理宗无子,立他的侄子赵禥为太子,是为宋度宗。

宋朝的最后一个天子赵昺(公元1271年~公元1279年)在位仅仅一年。“祥兴”的年号并未给他带来吉利与答复的机遇。

金兵停息南侵,宋高宗便抽调精兵弹压荆湖、江西、福建等路的农夫叛逆兵和盗匪,稳固了本身的统治。他固然在防备金兵方面作了一些摆设,任命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人分区卖力江、淮防务,但只把军事摆设作为乞降的筹马,始终没有光复失地的筹算。他把金朝派到南宋停止诱降活动的秦桧引为亲信,任为宰相,伙同秦桧抓紧停止投降活动,极力压抑岳飞等将领的抗金要求。当绍兴十年(1140)各路宋军在对金战役中节节取胜时,宋高宗担忧将领功局势重、尾大不掉,又怕迎回钦宗后本身必须退位,因而命令各路宋军班师,就义了抗金斗争的大好情势。十一年,消弭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向金朝表示果断媾和的决计。不久,他与秦桧制造岳飞父子谋反冤案,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殛毙,遂同金朝签订了屈辱投降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进贡,以调换金承认本身在淮河、大散关以南地区的统治权。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长房。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退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惇。绍熙五年(1194年)病逝,长年68岁。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天子,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

宋恭帝赵显(音显)(1271年-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天子(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大将军等,谥号恭天子,无庙号(一说庙号恭宗)。

宋光宗赵惇

靖康二年(1127)蒲月,赵构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张邦昌以护国有功,被封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持续大肆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以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南宋派出由岳飞、韩世忠、宗泽、刘光世、张浚等浩繁将领批示抗金北伐,在黄河两岸曾经击溃伪齐军与金国的联军。高宗1138年任秦桧为相,推行乞降政策。秦桧削去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殛毙了岳飞、岳云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国进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南宋的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临安”,便是南宋统治者求“临时安宁”的轻易罪证。

1278年即位时,忽必烈率领的元军已占有中国大部分地区。赵昺持续以宋之灯号抵当元军,是年,南宋小朝廷迁到大海上的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南)。翌年,元军打到了此地,宋军大败。面对如此绝望情势,丞相陆秀夫背着这位年仅八岁的末代宋帝投海他杀。杨淑妃见此惨状,嚎啕大哭,旋即跳海他杀。按照记录,当时有十余万人投海殉宋。数日以后,张世杰等人在海上他杀。因而,不但南宋,并且全部宋朝宣布灭亡。赵昺的尸体被和尚和百姓们悄悄的安葬在了现在的深圳蛇口。

1276年1月18日伯颜带领的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乞降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同年,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天子宋恭帝赵显出城向元军投降。厥后南宋残存权势在福建、广东抗元,最后在1279年,南宋年仅八岁的小天子赵昺被元军逼的走投无路,只好跳海而死,南宋终究还是灭亡了。

宋端宗赵昰

公元1189年即位,公元1194年去位。光宗(赵惇),出世:公元1147年——归天:公元1194年(在位5年)。

宋度宗赵禥

宋理宗赵昀

南宋帝王世袭:

宋高宗赵构

宋孝宗赵昚

理宗病重时,曾下诏,收罗天下名医为本身治病,但无人应征。理宗病逝,身后葬于会稽四周的永穆陵。他身后不过十五年,其陵墓,包含南宋其他几位帝王和后妃的陵墓,被一个叫杨琏真珈的妖僧盗发,理宗的尸身因为入殓时被水银浸泡,以是还未腐臭,盗墓者便将其尸身从陵墓中脱出,倒悬于陵前树林中以沥取水银。随后将理宗头颅割下,送交北京多数元朝统治者,其躯干则被焚毁。这是宋理宗生前千万没有推测的。理宗的头颅直到朱元璋攻占多数后,才在元多数的皇宫中被找到,朱元璋命人将理宗颅骨重新安葬于宋陵遗址,并对被破坏的陵墓停止了修复。

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过分而死,四岁的赵?在奸臣贾似道的搀扶下即位做天子,是为宋恭帝,年号德佑。由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但军国大权仍然在贾似道之手。

(1274-1276)年在位,在位2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