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需要了解的经济问题(财经郎眼03) > 第24章 金融海啸周年盘点(1)

第24章 金融海啸周年盘点(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银:向来没有这么同一过。

王牧笛:媒体的第三个盘点存眷到,各国在此次金融海啸中的应对办法。媒体比较冲动,说各国携起手来了,你像G20一年开了三次峰会。

郎咸平:以是他非常但愿能够复苏,如果不复苏,这哥们平生的研讨就搞错了。他这是杰出的欲望,我们也但愿复苏,但是光是但愿是没有效的,我们得谈实际环境。

郎咸平:我们一开端就弄错了。金融海啸开端于美国,它对日本跟欧洲的打击,是打击它们的金融体系,形成它们的金融危急,然后直接打击它们的实体经济。但是对于中国事两回事,这场金融海啸对中国的打击是,绕过了金融系同一家伙就打击到我们的实体经济,形成我们出口严峻阑珊。这就是为甚么我们国务院在2009年9月初,指出中国的产能多余。为甚么产能多余?因为畴昔我们中国30%的GDP是靠出口,而金融海啸的打击让美国这些国度的“泡沫消耗”爆破,然后直接打击到中国的出口,是以我们产能多余的危急就立即闪现出来。

郎咸平:伯南克这哥们我对他非常熟谙,此次美国的救市体例是他这平生聪明的结晶。他的博士论文研讨的就是1929年的大冷落,我读过他这篇论文,论文的观点就是当局要大撒钞票。他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把他的博士论文做个尝试。

詹姆斯・麦克唐纳他杀身亡

郎咸平:这现在不但是我们中国的题目,天下列都城有近似的题目,如何让民营经济来接棒。

洛克菲勒投资办理公司首席履行官

我们固然都但愿复苏,但是但愿是不能处理题目的,我们应当找到病根,才有复苏的能够。

站在金融海啸发作一周年的节点上

郎咸平:我们是营养不良,完整不会得这个病。

礼聘的最好的管家

一年后的明天

打击力度不一样:美国事重伤,欧洲是重伤,中国事内伤。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停业

王牧笛:而离任的官员就不像他如许,格林斯潘说美国金融危急没结束,还没到序幕。

王牧笛:第二个媒体的盘点:站在一周年的节点上,看着金融危急洗过的大地,发明复苏的抽芽有一丝新绿。很多人会引伯南克的话,2009年8月21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经历了此次最严峻的金融危急和大阑珊以后,美国和天下的经济处在了复苏的边沿,开端回暖了。

郎咸平:因为他想在中国混,他需求当局的支撑,以是就讲点好话。

李银:付诸实际。

经济版图难以摆荡

李银:打击力度不一样:美国事重伤,欧洲是重伤,中国事内伤。

曾一度靠近崩溃的天下经济仿佛否极泰来

郎咸平:我们两个处得不太好,只是比较老罢了,老而不调和。

这位能够是洛克菲勒家属有史以来

王牧笛:给各个国度的当局来打分,罗杰斯说他给中国当局打最高分,以为是做得最好的,为甚么呢?他说中国当局未雨绸缪,集合一大笔钱砸在了对将来生长最为无益的根本设施上,这使得中国活着界离开危急以后会变得最有合作力。这是吉姆・罗杰斯说的。

郎咸平:并且如果像你一开端讲的,此次金融海啸像1929年美国经济大冷落那么严峻的话,那我就必须得提示各位一句,请各位多读汗青。1929年大冷落以后的一年,美国当局说,美国复苏了。然后到了1938年,竟然呈现了罗斯福大冷落,复苏甚么了?从1929年到1939年的10年之间,私家消耗从16%跌到了14%,赋闲率从15%变成了17%。你复苏甚么了?但是明天美国的赋闲率还超越了17%,是以大师千万不能藐视这一次的金融海啸。固然我们都但愿复苏,但是但愿是不能处理题目的,我们应当找到病根,然后才气复苏。

李银:假定此次经验过后,我们还是“三高”:高消耗,以美国为例;高杠杆化,以华尔街为例;高投资,以中国为例,如果这个布局没有窜改的话,还是不能处理题目。

郎咸平:实在如果你问我的定见的话,我内心深处但愿是这模样的,我也非常巴望中国强大,但请你想一想美国人能够让本身变成弱势吗?

美国本地时候2009年9月13日

郎咸平:明显是没结束嘛。看一下美国赋闲率便能够了,2009年5月8号《华盛顿邮报》陈述了美国赋闲人丁是1000多万,半失业人丁是四五百万,加在一起大抵占了15%~17%,到明天这个数值应当快靠近20%了。

郎咸平:最好你再做你现在正在做的东西。为甚么?这对美国事最无益的,为了让你不要转型,最好多唱点赞歌。

(佳宾先容:李银,《21世纪经济报导》资深编辑。)

王牧笛:复苏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消耗,别的一个是失业。这两个目标看起来仿佛都没窜改。

郎咸平:甚么叫做大范围的财务打算?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主动的财务政策,甚么意义?就是建点高速公路、搞点铁路。我必须在这方面表达我的观点,短期之下必定有功效,因为你要用野生、用钢材、用水泥。题目是你建完以后如何办?并且这些项目都是费钱的项目,我们把鼎新开放30年赚的钱投向这些根本扶植,建完后你的高速公路会生出别的一条吗?那是不成能的,是不是?到最后你靠谁来拉动?不是靠财务政策,要靠企业的投资、企业的利润拉动。那这也是当局提出的“鼓励官方投资20条”的目标,是但愿民营企业投资能够终究代替你方才讲的主动的财务政策,以是最底子的题目还是民营企业的投资,它是最首要的拉动力。那我叨教你,20国峰闲谈到这个了吗?民营企业投资现在还是很委靡。

王牧笛:媒体的第四个盘点说到,此次金融海啸会影响到全部天下的经济版图。详细是如何影响的呢?它说美国的主导感化会减弱,而像中国、印度等“金砖四国”,包含亚洲经济体的力量是会上升。外媒像《期间周刊》的批评说,此次危急遇对环球经济的将来产生根赋性影响,危急以后的天下将不再是危急之前的天下。

王牧笛:但是,能不能够走出低谷不是靠财务刺激,还是得靠民营经济的提振。

拉开了囊括环球的金融危急序幕

郎咸平:我们如何拉动?以是,到了2009年8月份我们的出口还是阑珊了23%。

以特别的体例让人们为之震惊和沉思

王牧笛:我们现在聊的每一个话题,仿佛都是在金融海啸这个大背景之下,这类布局性的压力分离到我们每个话题、每个单位。站在一周年的节点上,我们无妨转头望望,来看一个背景质料: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停业拉开了囊括环球的金融危急序幕,天下经济堕入二战以来最严峻的阑珊与冷落。一年后的明天,曾一度靠近崩溃的天下经济仿佛否极泰来,复苏的谈吐已不断于耳。站在金融海啸发作一周年的节点上,我们能够感到固然“最困难的期间已经畴昔”,但危急仿佛远未结束。美国本地时候2009年9月13日,洛克菲勒投资办理公司首席履行官詹姆斯・麦克唐纳他杀身亡,这位能够是洛克菲勒家属有史以来礼聘的最好的管家,在金融危急发作一周年的日子以特别的体例让人们为之震惊和沉思。王牧笛:阵亡的富豪阵营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这个事件也让我们对现在所谓的复苏谈吐产生了某种思疑。现在很多媒体都在盘点金融危急一周年,我们无妨也来盘点一下。现在各个媒体的谈吐遍及是如许的:起首,金融海啸是一个环球性的、共同的危急,我们面对的是继1929年大冷落以来最为严峻的阑珊和冷落。

郎咸平:你晓得为甚么不能退出吗?因为看不到民营企业的投资欲望就不敢退出,一退出经济顿时就跌到底。

王牧笛:罗杰斯的企图在那里?

在金融危急发作一周年的日子

李银:太夸大了。

李银:我也说说这个诡计论。我感觉美国的这类言论,都是在给中国的经济布局调剂带来一种滋扰,它还是让中国做出口、做制造,还是搞汽车、房地产。

最大的危急不是危急本身,我们对于危急的无知或者低估那才是真正的危急。

民不进,国不退

郎咸平:你晓得这小我很成心机的,他是深谙政治伦理之道。他在任那边所发言,只对中国当局唱赞歌,他只骂一个国度,那就是美国,你绝对看不到有第三种发言。就是说只要谈到中国就是好的,谈到美国就是坏的,你感觉能够吗?

王牧笛:但是外洋媒体对于中国的经济刺激打算是不吝歌颂之词,比如说传授的老朋友――吉姆・罗杰斯。

郎咸平:并且你看金融海啸刚开端的时候,美国人的储备率是0,到了2009年6~7月份变成7%,这代表它的消耗是下跌的。因为你储备增加了7%,消耗就对应减少这么多,是以赋闲就更严峻了。那我不晓得他是如何判定复苏的。

王牧笛:也就是说以传授的逻辑看,大范围的财务刺激打算使得各国自在落体的经济没有完整跌到谷底。

2008年9月15日

金融海啸――我们伤得最重

漫漫复苏路

我们能够感到固然“最困难的期间已经畴昔”

李银:看来我这个诡计论还是挺建立的。

王牧笛:以是很多人说,金融危急对于美国来讲那是繁华病,中国没有太多能够得这个繁华病。

天下经济堕入二战以来最严峻的阑珊与冷落

王牧笛:列都城实施了大范围的财务刺激打算,很多人对此欢乐鼓励。

李银:20国峰会说现在还不能退出,当局的救济政策还不能够退出。

但危急仿佛远未结束

郎咸平:所觉得甚么我们看不太出来,因为它打击的是制造业,制造业是最看不出来的。因为制造业危急来得非常慢,金融危急不一样,它是来得急去得快;但是制造业危急只要一来,它就不走了,这是最费事的事。这也是为甚么很多制造业遭到打击以后,它不想做实体了,跑去炒楼炒股。

看不到民营企业的投资欲望,当局的救济政策就不敢退出,一退出经济顿时就跌到底。

李银:说复苏还早了一点。我感觉此次金融危急如果更严峻地来看,它是个布局调剂,是环球布局调剂,起码要两年以上才气够说看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

郎咸平:撑住了。

郎咸平:起码后二者还在停止着,比如说华尔街,它阿谁衍生性金融东西又出来了,又到我们香港来卖,还是没有窜改,好了伤疤忘了疼;中国的投资还在持续。你说窜改甚么了?如果这个根本没有窜改的话很难复苏。

复苏的谈吐已不断于耳

王牧笛:并且你不消耗,对于我们这些靠出口的新兴经济体来讲就更困难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