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其他小说 >镇墓兽 > 第十三章 从北平到东陵(一)

第十三章 从北平到东陵(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道灾害是躲不过了,透过窗帘裂缝,小木远远瞥见马兰关南的昌瑞山,东陵到了。

阿海带着小木与幸存的兵士突入天国地宫,炸开天王陵墓,却发明棺材空空如也,传说中的天国宝藏也没能找到。阿海又翻开秦始皇陵地宫的假货,在黄肠题凑巨棺的心脏,找到了白鹿原唐朝小皇子的棺椁。

兵士们搬来工匠联盟供应的机器设备,将庞大的唐朝棺椁搬出天上地宫,装上齐柏林式飞艇的吊舱,扔下无数镇墓兽与人类的尸身。

这气味很新,不像小木畴前挖过的战国、两汉与魏晋古墓,气味里异化分歧年代的土层,早已化为灰烬的墓仆人感喟,朽烂的木头与剥落的壁画以及渐渐氧化的青铜器。现在闻到的气味,像一具新奇尸身,肌肉枢纽都是柔嫩的,残留一点点温度,留待他去翻开触摸……

数日前,刚到如临大敌的北都城,阿海、中山以及小木,便被投入北洋军阀的监狱。毕竟阿海损折五架滑翔机,他又并未带来承诺的五百吨沙俄黄金。

阿海亲手翻开棺材盖,小木只看一眼,便确认躺在此中的少年,恰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孙子――终南郡王李隆麒。

然后,阿幽、秦北洋、李隆盛与四翼天使前后坠入拔仙台。

天国后嗣们苦心运营六十年的太白山付之一炬。无数镇墓兽横行,又稀有架滑翔机降落。一艘飞艇气囊爆炸,激发太白山雪崩……

穿过顺治天子的神功圣德碑楼,两侧华表,遥相辉映。神道两旁遍及着石像生,从狻猊、骆驼到大象、麒麟、卧马,以及清朝服饰的文臣武将。到了六柱三门四壁的龙凤门,镶嵌着琉璃壁,门上盯着火焰柱,跨过此门,即为阴阳两隔。

穿过万山丛中的河谷,风景萧瑟广宽,山脊如同高墙,依罕见残垣断壁。过了将军关,便是黄崖关与马兰关,自先秦以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农耕民族在群山上筑起高墙,从未真正反对过游牧民族的马蹄。长城如同山脊上起伏的龙脉。烽火敌台,全为戚继光所造,虽大多残破颓倒,但雄立山颠之气势,岂是千百年所能穷尽?

阿海的下一步行动打算,便是清朝东陵。只要小木一同前去,发挥家传的盗墓技艺,阿海便让他卖力看管唐朝小皇子的棺椁。这是小木的软肋,也是他日思夜想没法按捺的欲望。

过了石牌坊,便是大红门。三个门洞如同三口宅兆的眼睛,两侧逶迤连绵着东陵的风水墙,将全部陵寝连同昌瑞山紧紧包裹。大红门前有荷枪实弹的兵士驻守,不过衣衫褴褛,跟匪贼也没啥辨别。

两个月前,河南洛阳盗墓村。

一驾马车内,小木满身绵软地躺着。他如同被匪贼绑票的小媳妇,即将被奉上山做压寨夫人。从东方缓缓吹来的风中,他嗅到某种熟谙的气味――自打出世起就闻着的,分开这味道仿佛就不能苟活。那是陵墓的气味。

大红门外东侧,有一座古朴却破败的陵墓,侧面可见宝顶上的明楼――孝庄皇太后的昭西陵。提及来这位孝庄皇后也是鄂尔多斯多罗小郡王的本家,都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家属后嗣。她是顺治的母亲,康熙的奶奶,亦是多尔衮的嫂子。这是清朝级别最高的皇后陵墓,亦是东陵辈分最高的一名清室先人。

小木才看到拔仙台绝顶上,站着一个身材巍峨,长发飘飘的男人。他是秦北洋。

小木承诺了。

马车没法再过此门,小木被拽下来。阿海叮咛给他松绑,到处都是兵士岗哨,底子没有逃脱的机遇。小木乖乖地守在阿海身边,用眼角余光偷瞄风景――正北方的群山,如同九龙入海。虽是七月隆冬,陵寝内却有肃杀之气。

飞艇分开陕西,向东北方向飞翔到一片酷寒地带。小木一起上被蒙着眼睛,不晓获得了那里?下了飞艇,小木被奉上马车。除了阿海,另有个年青男人同业――他叫中山,边幅让小木想起一小我。

阿海带着军队将小木劫走。他被绑到西安的飞机场,再被兵士们塞上一艘飞艇。刷着独眼金字塔标记的庞大气囊,仿佛一具飞翔的棺材,穿越关中平原的黑夜。小木看到月夜下覆满白雪的秦岭主峰――拔仙台。

三人本来要被枪毙,却因奉军撤出北京,张大帅被炸死在皇姑屯而作罢。百姓反动军进入北京之际,阿海趁乱逃出监狱,带走中山与小木。他们在北京盘桓数日,在中官村找到老寺人何常在――现在就被捆在第二辆马车里。

等了不久,有个军官走出大红门,请入这伙不速之客。神道两边有很多被砍伐的木桩。陵区内曾有八百万株大树,群松掩蔽山峦。即便盛暑,亦似寒秋,被称“海树”。另有三条防火道,打扫树木杂草,为免山火伸展燃烧。前清鼎盛时,陵寝内有八旗兵丁一千余人,山后马兰关绿营另有三千余人,加上外务府与礼部驻扎职员,总计超越八千人。除了紫禁城,皇家陵寝是头号禁区,私行砍树、打猎者都要斩首或放逐。现在所见,一派童山濯濯,陵寝已堕入滥砍滥伐之境。清朝毁灭的十余年间,满清皇室固然另有守陵大臣,倒是个昏聩无能监守自盗的王公贵族,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墙上贴着布告,上书百姓反动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粗心是本部正在剿匪,收支陵墓的门路封闭,百姓不得擅闯,违令者,杀无赦。

保卫大红门的兵士看到阿海,便拉动枪栓,筹办射击。阿海大声呼喊:“请通报军长中间,就说海先生从北平来访。”

盗掘出土十年后,小皇子的尸身仍然未曾腐臭,栩栩如生。小木当即跪下。

陵区最南端,露台、烟墩两山之间,有个险要山口,一条激流而出,两岸壁立,水势冰冷,又称龙门口。清朝帝后梓宫下葬的必经之道。阿海透露着脸上刀疤,他与中山各赶一辆马车,遥遥瞥见巍峨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中国面阔最宽的大牌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