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32集《妙法莲华经》
净土宗,你说它轻易,它也很轻易;你说它困难,实在它也不轻易。因为你要把人生做一个美满的扫尾,你这个业才气带走。就是这个水流,从畴昔流到现在,这个水流已经流了能够百千万劫了,你无量劫循环到现在,这个水流你要做一个扫尾了。因为往生净土那是别的一个门路。
第二个是理持。他明白我一念心本来清净、本来具足,他站在跟弥陀自他不二的角度提起佛号。他这个佛号一提起来的时候是两种力量:第一个,能念的心不成思议。他有来自于自性的加持力,他有信心,我本来跟弥陀就是同一家人。第二个,来自于弥陀的本愿的摄受。
就像阿罗汉一样,阿罗汉就是生生世世把涅盘当独一的目标。实在涅盘没有错,佛陀说“但以化名字,指导于众生”。本来,成佛之道,佛陀是设立了很多很多的歇息站,这个都没有错,是你本身要固执,就是法“执”。法“执”,我再讲一次,法没有错,是你本身把醍醐当毒药了。本来佛陀的法是让你进步的,成果你把它固执。你本身停滞本身,你不能怪佛陀的法有题目。
以是说,你不起法执,这个法就是实在的;你起法执,那你就落入这个法的自我设限。
【师父答疑】这两个题目:第一个,你晓得它是便利,那它就是实在。比方说念佛,念佛当然目标是求生净土。如果你固执你的生命只要独一的目标,只是为了求生净土,那对你来讲真的你就落入便利门。如果你以为说,我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我考虑我的环境,我必必要先到净土去才气够成佛。我们把净土当作成佛的一个过渡,那这个念佛法门对你来讲就是实在法,就是实在了。如许懂吗?因为你到了净土,你不会就卡在那边。但如果你一开端就把净土当作你独一的目标,你现在没有题目,但是你到了净土今后你会发明题目严峻。
你用甚么来由来扫尾?你说,我用苦谛的体例扫尾。能够!但是你不消心性来扫尾,你有两种能够:第一个,你没体例扫尾;第二个,你用极度的别例扫尾,用断灭。我恨透娑婆天下,我受够你了!你如许扫尾也是能够。你用统统的不好的名言去诃责娑婆天下,但是你将来会支出代价,因为你迟早要面对人缘所生法。到净土今后,你后半段题目就很多了。以是,明天你不安住一念心性,你有两种能够:第一个,你很难扫尾,你收不了手;第二个,你用断灭式的、不普通的体例扫尾,那你前面就要支出代价。
弥陀的筹办这个我们就不谈了,佛陀当然花了很多心血了,花了无量劫来去打算净土,去缔造这个名号。现在我们谈我们的任务,我们要做的这一块。
【师父答疑】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我们前面说过了,你不管懂不懂,真如都没有分开你,但是对你来讲,你不能启动它。就是你们家有很多珍宝,但是你不晓得藏在那里,对你来讲就是没有。
以是说,《法华经》不但是成佛,实在对净土宗也很首要。你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生,它就是一个水泡;你不站在宏观的角度,你落入水泡内里,那你这个水泡就不好措置。当水泡要破的时候,你最好是站在水泡内里来看它破。你如果本身住在水泡内里,你说水泡破的时候,你保持正念,我看很难。
有理观的人看事情,他会把心拉到一种最安然的处所来看。明天统统的事情,你说它很严峻它就很严峻,你以为它本来就没有它本来就是没有。这个本来就是“诸法无自性,统统从缘起”。以是佛陀明天就奉告我们一个安然的位置,就是说,人生,要站在甚么角度去看它对你是最无益的?就是安住一念心性。你不站在这个角度,你只能落入人缘所生法,那就不好措置了。
【学员题目】本经的一心三观和中观的无所得、与唯识的无别离智有何分歧?
为甚么不措置会最好?因为它总有权势。甚么叫诸法人缘生?它有生灭相。我就看谁熬得过谁,我不动,你的能量天然会丧失掉。以是唯识学这个教法,它是源于人生是由烦恼、业力构成的。它以为人生就是无量无边的我法二执,由烦恼障、所知障构成。你要摆脱它,只要一个别例,就是“破和合识,断相续心”,就是你不要跟它互动。你不要跟此生互动,然后你去修你的法,这个就是唯识学的无别离智。诸位!我感觉这个看法也是不错,碰到特别的恶人缘是能够如许面对的。
喜好妙法莲华经请大师保藏:妙法莲华经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实在,你心要收起来,业就收起来。但是关头是,你明天一个存亡凡夫,一个有豪情的人,你在娑婆天下待那么久,你说走就走?明天如果没有一念心性的清净心的安住,我看你的心不轻易收起来。
就是说,我们明天要认清楚题目在那里——是我们的攀登心。以是,安住一念心性的好处就是,他措置题目,他空掉本身的固执。高超!为甚么有些人进步快?我问你,你外境空得完啊?你把A空了,明天呈现B;你把B空了,后天呈现C。
第二主题,有关安住一念心性与修学空观的干系。
我们看看历代的祖师,智者大师是如何开悟的?他诵《法华经》开悟的。他诵到阿谁〈药王菩萨本领品〉开悟。蕅益大师诵《楞严经》开悟的。我看中国佛教两千年,只要一小我没有学教理,那小我是六祖大师,只要这一小我罢了。他真的是没学教理,他就是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恍然开悟。但这类人都是多生多劫的大乘善根,他只要一点点小人缘就震惊了。
如果多多念佛天然能够通达真如理性,我小我是以为几近不太能够。如果说你一小我念佛,你会晓得生命是无常的,你都没有学教理而晓得无常,我信赖!因为无常是思议境。你说你好好念佛,你没有学教理,你说人生有因果报应,你会晓得,我信赖!但是,中道的实相,“甚深奥妙法,难见难可了”,这类十方诸佛“佛所护念”的这类传承,你说你本身会憬悟,我真的不太信赖。
实在,这个别例也不错。如果你不能安住一念心性,你修无别离智也不错。就是我不动名言,我安然空中对我畴昔统统的人缘果报,人生酸甜苦辣我认了,我不表示定见,我把目标放在初创将来。唯识学就是说,对此生统统的成果,我完整没有定见。这就是唯识的设法,唯识的人生观就是如许。因为你对此生有定见,那你来生就完了。它是这模样。唯识的思惟是以为,你只要跟此生互动,那你就落入恶性循环,你来生就毁掉了。唯识学是以为,我们本来就有我法二执,你一旦互动,那人生越弄越糟。唯识的思惟是以为,人生不措置是最好的措置。实在它讲的话不完整对,但是有八九成的事理在内里。固然悲观,但是如果你碰到很庞大的题目没体例措置的时候,我感觉唯识学会帮你过关,就是“我不措置”。
【师父答疑】蕅益大师在注解《楞严经》的时候,他用两句话做总结。甚么叫首楞严王三昧呢?就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它是把统统的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会归到一念心性,以是它侧重在摄用归体,它是万法回归一心,是属于把统统法门会归到一念的清净心。
你说平常糊口。平常糊口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充满了业力,充满了妄图,充满你的畴昔的风俗。你顺着畴昔的走。你明天不看典范,意味着你明天跟明天完整一样,叫做等流性,那你如何会开悟呢?你奉告我你如何开悟的呢?你明天开悟,你明天为甚么没开悟呢?它是一个水流。一小我要开悟,必然要佛陀给你指导,要有便利门。佛陀说你要如何做,你要如何去察看,这个都是笔墨的记录。以是我以为不太能够。你没有笔墨的指导,不太能够。
你说,我的心收起来,业就收起来。没有错,是的!那你娑婆天下心如何收起来?我们明天看统统的凡夫灭亡的人,你去看现场,没有一小我心收起来的,每一小我都说,我实在不该该死,我还不想死。是不是如许?哪一小我说,欸,太好了!我本来就要走了。有没有这类人?我看没有。就是说,为甚么我们有来生?就是灭亡到来的时候,你的心还在娑婆天下,以是你的心态会投生到下平生去。因为你的心是相续,以是你的业只好相续。业力相续,果报就相续。
【学员题目】师父讲到我们要修空观,不要住在外来的空上,在详细操纵上如何辨别表里?
普通环境,我们每一小我临终的时候,除非你修到业纵情空,公道地推论,凡夫临命终绝对不会安静的,或多或少。那你如何走过那一关?那一关能够只要非常钟、十五分钟,你走畴昔阿弥陀佛就呈现了。但是,如果你走不畴昔,那对不起,是你本身没有把业力措置好!以是,临终的时候会有一段时候,是阿弥陀佛还没有呈现之前,会呈现很多很多的畴昔的影象,那就看你走得过走不过阿谁临终的关头时候了。你能够走出心中的妄图,那当然驱逐你的就是弥陀的光亮;那你走不畴昔,那就来生再来了。这个时候一心三观对你就很首要。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了。
第一个,你把这个门生辞退了,你很能够毁了他,他很能够自暴自弃了。我们明天是办教诲,他只要另有想要学习的态度,我会比较持保存的态度,让他有机遇。这第一个。
开启极乐天下这一块,我信赖轻易做到,归正你忆佛念佛,把极乐天下的《观经》拿出来读一读,极乐天下正报想、依报想。在心中不竭地忆念十法界十如是,它的如是相、性……因、缘、果、报就呈现了。极乐天下的相状一转,极乐天下的因果就呈现了。开启往生的跑道,这一块不难。最难的就是,你娑婆天下的生命如何扫尾,这不轻易。诸位!我们无量劫来一向在娑婆天下待着,我们跟很多人有人缘,我们跟很多事很熟谙,不是说你说走就走。太熟谙了!实在业是没有自性,不是业不轻易带走,是你的心收不起来。
【学员题目】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干联?
“无所得”跟“无别离智”,能够当作一心三观的帮助。这两个固然不能显真,但是是很好的破妄的东西。
当然,我不晓得你的善根如何,但是普通人不轻易,因为这是不思议境。我不信赖,你不学《楞严经》、不学《法华经》,你这模样念佛、念佛、念佛,就能够悟到你的自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我真的不太信赖。你信赖吗?我看你也不信赖,是吧?那这模样佛陀不需求出世了,那佛陀还讲《法华经》干甚么呢?那你说舍利弗尊者,这些聪明都不成思议了,他修到阿罗汉,他都不晓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嘛。是吧?实在不轻易。“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你说你念佛念到往生,我信赖,佛力摄受;你说你念佛念到开悟,你都没有看教理,那除非你真的是上上上根人。但是我感觉末法期间这类人未几,应当未几。
【师父答疑】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普通人的修行是要靠本身的力量,渐渐地渐渐地,点点滴滴,把烦恼跟业力给毁灭了,然后阿谁果证才会呈现。没有一小我说是不竭惑能够证真的,都是先断惑再证真。我再讲一次,惑要断了今后,真才会呈现。以是,统统的果地功德都是要消弭无始业力、断根统统的烦恼,阿谁果地的功德才会呈现。只要净土宗很特别,它叫带业。甚么叫带业?表示你这个业在。那么如何带呢?就是说,在业力没有断根之前,烦恼没有断根之前,你却受用跟法身菩萨一样的报酬。以是这个就不成思议了。那不成思议,当然,某种程度是因为弥陀本愿的摄受!
那么唯识的无别离智是如何回事呢?唯识是以为,生命的题目在于相续,就是展转相续。就是,我们畴昔能够造了杀盗淫妄。造了杀盗淫妄今后有两个题目:一个叫做业种子,一个叫名言种子。这个业种子题目还不大,它会让我们产生痛苦,但是这个业种子痛苦受完今后就没了。题目在这个名言种子。就是说,你畴昔造了杀盗淫妄,你从三恶道出来,你很想再持续做,这个题目严峻。就是阿谁恶念造罪业。这个罪业让你得果报今后,事情还没结束,除非你对治它,你深深地忏悔它,不然来生烦恼会相续。实在唯识是比较悲观的,它就是断相续,它并没有说开显真如。但起码就是说,它晓得这个人缘法不能相续,不然没完没了,以是它修无别离智。就是说,我碰到甚么事情,你对我欢畅,我也没有定见,这都是我畴昔的命,我认了;你对我不欢畅,我也认了,因为我跟你互动,事情要更庞大。就是说,你明天去攀登外境,对你永久没有好处,欢愉会让你放逸,痛苦会让你波折。以是唯识学的意义就是说,凡夫的表情,固然我缔造不出功德,起码我不想让恶人缘相续,就修无别离智。以是唯识学是保守,是“守”字诀,就是我不动动机。
诸位!你畴昔所造的善业都不敷以寂静净土,因为阿谁有漏业能够招感极乐天下依报寂静、正报寂静、时空无尽,那跟你的业力一点都没有干系,以是你的业全数用不到,它是两个分歧的跑道。诸位!落入娑婆天下跟往生净土,是分歧的天下,一个是有漏国土,一个是清净国土,你修行等因而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以是,求生净土,意味着你要把娑婆天下的人缘结束,极乐天下的人缘翻开,才会求生净土。我再讲一次,如果顺着生命的水流,没有一小我会往生。就是,你要把畴昔无量劫来有漏的业力——到此,好,做一个扫尾了!这个业要扫尾。第二个,忆佛念佛,开启别的一条门路。这等因而一个跑道的大窜改。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学员发问】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第二个,当然很多执事说,我们不能够为了这小我,华侈那么多人力,统统的执事都在忙一小我。但是我提示他,我说诸位,你们想想看,你把他辞退了,没有多久,会呈现别的一小我代替他。真的!这个就是诸法人缘生,真的是如许。他在的时候,阿谁比较差的人看不出来。真的是这模样,这个东西很妙。就是说,你看这小我不扎眼,你把他辞退,成果,第二小我本来还好,俄然间你看他不扎眼了。以是你永久没完没了了。你晓得吗?人生永久是均衡的,你把好人都拿走了,好人就变成好人。这句话你渐渐体味,晓得吗?
我说,你把A辞退了,三个月今后你们看,别的一个跟A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呈现了。我这个实际有些人接管了。就是说,我们的底线,只要他不扰乱大众,你就让他住着。是吧?他住一天有他住一天的进步。我们的底线就是你不无能扰别人。你早上不起床,你要睡,我跟纠察师说,他要睡让他去睡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他不要太离谱了,起码有忸捏心。
《法华经》它是开权显实,开近显远。实在某种程度《法华经》它不是回归一念心性。如果《楞严经》是万法唯是一心,那《法华经》是一心缔造万法。它是你明白事理今后开端借假修真。以是你看,《法华经》对前面的权法跟实法,是用实法来操纵权法,然后发菩提心,趣向佛道。
诸位!我们如许讲好了。某甲一天到晚滋扰你,实在这个没有对错。人生没有对错,只要痛苦跟欢愉罢了。你只能说,他不是滋扰你,他给你痛苦。受不受滋扰是你能够决定的。如许懂吗?我再讲一次,任何一小我不无能扰你,他只会给你压力、给你痛苦,受不受滋扰是你决定的。你要固执,那他就滋扰你。
这学期的课,我们明天就到此临时地告一段落。我们感激这段时候全部义工菩萨的发心,让我们全部法会更加顺利、更加寂静!我们也感激统统参与的同窗,你们辛苦的参与,让我们的法会更美满!
第三主题,有关安住一念心性与净土法门的干系。
我之前有一个经历,给大师参考。我之前做教务主任的时候,我们常常碰到严峻事情就开教务集会。这是很严峻了,比方辞退一个门生。我根基上比较站在包涵的角度。我的来由有两个:
那么,现在净土题目来了。就是说,净土宗难就难在你娑婆天下如何扫尾。你奉告我你如何扫尾?
以是,临终的时候,我们公道地推论,我们会碰到很多很多人生的影象呈现。你是站在甚么角度来面对它?你要面对人缘所生法,那它就是你畴昔的夸姣回想,你很难不掉出来的;你站在一念心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些夸姣回想本来就没有的,你能够轻松地走畴昔。当然,你要不安住一念心性,你恐怕走不畴昔了,这一关你就走不畴昔了。
但是,极少数极少数,惯例!诸位你想一个题目吧:智者大师做不到,蕅益大师也做不到,你感觉你做获得吗?是不是如许?智者大师是诵《法华经》开悟的。他碰到慧思禅师,他不是开悟才碰到慧思禅师。他是碰到慧思禅师跟他讲《法华经》、一心三观,他才开悟的。我们现在因果不要庞杂。蕅益大师是读《楞严经》读到一段“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然后去参开悟的。都是有典范的开导。
以是,《楞严经》只能叫开悟,开悟的楞严。只要《法华经》能够成佛,因为它能够开端从空出假了,发菩提心了。《楞严经》没有较着讲到发菩提心,但是你如果万法回归一心,你还是会发菩提心。归正《楞严经》奉告你,根尘识这统统都是虚妄,相妄性真,它的本质是真的,它的相状都是虚妄的。你看《楞严经》,整部《楞严经》都奉告你:“凡统统相,皆是虚妄。”只要它的赋性是实在的。就这模样,“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但是晓得赋性今后,然后呢,然后就没说了。以是然后你就看《法华经》:哦,本来是能够借相修心,再把它借过来。
就是说,内空外空。你空掉外境,你没有体例措置事情,你真的没完没了。你回光返照,空掉你的固执。我们每一小我有无量无边的恶人缘,有无量无边的善人缘。你明天向外措置,你永久措置不完。以是,有聪明的人会空掉本身的有所得。我不固执就好了,归君子生本来就没有一小我美满的。以是它这个处所,你一旦这个空向外,那你进步就很慢了,你这是在回避实际。你开端安住一念心性,用空性的法例来帮忙你破执,你调剂你本身,你进步快。这个内空跟外空差在这里。
以是,理持,在念佛人,他一句佛号提起来的时候是两种力量,那叫做心力不成思议、佛力不成思议。事持的人只要一种力量,你只要佛力不成思议。对你来讲,你的心就甚么都不是,你的心就是烦恼、业力的和合。以是,这两种念佛,事持是你的人生只靠一种力量摄受你,那小我就是佛陀;理持的人就是你的生命有两种力量:一个来自于你能念的心,一个来自于所念的佛。你把事持、理持弄清楚,我们便能够看上面三道题目。
事持就是说,我没有找到我一念的清净心,以是我本身的能量开显不出来。那也没干系,我业障深重,阿弥陀佛万德寂静!我就一个乞丐,我甚么都不是,我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祈求佛力的摄受。这类人也是能够往生。这是第一个,叫做事修的。但事修人要重视,你要比普通人更加尽力,因为你对烦恼业力的顺从才气、你的抵当力是比较弱的。你完端赖激烈的信心,然后用一句佛号,通太重重的难关,包含临终,成果跟弥陀感到道交,也是能够。
【学员题目】师父在《楞严经》中曾说,全部法界除了真如外就没有别的东西了,此一看法和《法华经》的思惟如何融通?
以是,我们现在是如何样既能扫尾又能够不伤害我们的菩提心,将来还能够对接?我以为一念心性是最好的体例了。就是,我本来就没有生命,甚么收不扫尾。如许懂吗?这句话你们听得懂吗?我本来就没有生命,谁跟谁扫尾!是吧?你明天如果不站在心性,你站在人缘所生法来看人生,那就不是这个态度,那就不是本来就没有,那就本来就有了。
就是说,典范它不是开悟,但是它会指出一个方向。玉轮在这里,我的指头不是玉轮,但是我会指出一个方向,你顺着这个方向观出来,你会找获得玉轮。当然你也能够说:“诸佛义理,非关笔墨。”我也同意。但是我要提示你,另有一句话:“诸佛义理,不离笔墨!”如许你们懂吗?你说它非关笔墨,没有错,笔墨不会让你开悟,但是你分开笔墨更不成能开悟。因为文以载道。佛陀灭度今后,他把道放在笔墨内里。你不尊敬笔墨,你就本身摸索了。要不然你说如何办呢?你不看典范,你明天不把佛陀的宝贝尊敬,那你如何开悟?你奉告我你如何开悟?
【师父答疑】中观的无所得,我们上一堂课有简朴的申明。无所得实在跟一心三观内里的即空有一点靠近,只是它没有明白地申明我们有一个了然的清净心,具足无量的服从。它不较着。它只是说人生无所得,它是从“人缘和合,虚妄有生,人缘分袂,虚妄名灭”这类人缘的开合去察看安立无所得。这是第一个。
那么这个“晓得”,甚么程度才叫晓得?信解,一念的信解。你要了解它,你还得信赖它,严格来讲你还要发愿。遵循本经的目标,前面的半部《法华经》“开权显实”重信解,“开迹显本”重发愿。一小我真正信解,你必然会发成佛的愿。如果你现在对成佛还很陌生,我公道地推论,你没有真正安住一念心性。就是说,如果你明天站在跟佛陀同一个平台,固然你有如梦如幻的烦恼业力,但是你明天晓得,我一念心是清净本然,佛陀也是清净本然,自他不二。既然是如许,而你不想发成佛的愿,这个不公道。就是说,你是一个流浪汉,成果你晓得你爸爸是大富父老,而你不回家担当家业,这个不公道。以是,“晓得”,浅者信解,深者发愿。它是这模样的。
【师父答疑】内空跟外空,我们申明一下。我不晓得诸位修空观你想空掉甚么。诸位!你回想一下,你之前在修空观,不管修无常观、修无别离智、修无所得,这个空观是一个东西。就像空观是一个刀子,你到底想要砍掉甚么?你想空掉甚么,很首要。如果你没有安住一念心性,你的空观必然会空掉外境。你必然会说,这小我很讨厌,但是我拿他没体例,我把他空掉。我们普通是这模样的。但是这个题目没有处理,因为你把这小我空掉,从人缘所生法,过一段时候会呈现别的一小我,你永久空不完。以是唯识学讲得好,就是说,诸位!外境叫做依他起性,它没有对错;现在题目在我们内心的遍计执。
【学员题目】为何佛陀开设的便利法门,你不晓得的时候是便利,你晓得今后就是实在?这个“晓得”,要甚么程度才气算?
这个一念心性是众生本具,以是它不需求去修,你只要晓得便能够了,你只要忆念它就好了。因为它本来就具足无量的服从,它本来就是清净,不是你把它修来的。但是空观是要修的,空观你没有修就没有了。它是一种破障法门,是一个人缘所生法。你不修就没有。以是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心性是谈安住,空观是破障,这两个角色是不一样的。你先把这个角色弄清楚。
【师父答疑】念佛三昧,得看他有没有理观。如果他没有理观,念佛三昧那能够就是事修,能够就是一种禅定。如果你明天没有理观,那就是纯粹的禅定。真如三昧是有理观的,那是定中有慧的。定中有慧阿谁定,它不轻易粉碎。如果你只是通过“心于佛号埋头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你没有理观,这类完整纯禅定缔造出来的三昧,它很轻易粉碎的。你事情一多、事情一忙,你没偶然候念佛,它就粉碎了,它很脆弱的。或者有人跟你吵一架,你去念佛,你就不好念了。
人生人缘本来就是一种均衡状况,你辞退一小我就粉碎均衡了。你粉碎均衡,你晓得吗?你粉碎均衡今后,必然会呈现一个好人代替他的位置。全天下的个人没有一个全数是好人,这不普通,除非是净土。从娑婆天下的角度,不普通。不普通的东西就不会耐久,就是它落空了balance(均衡)。就是这个山,它本来好好的,你把一个石头拿走,它已经进入不平衡状况了,它必然会自我调剂到均衡。
以是,没有理观的人,你暮年必必要很谨慎庇护你的善根,因为你的善根很脆弱,你的心完端赖禅定专注来摄心的。那如果有理观的人,就算别人跟你吵一架,你理观生起来,本来就没有这些吵不吵架的题目。你只要把心带回家,从一念心性的角度,这些都是如梦如幻的影象,你顿时跟它离开。以是理观的聪明就是,它措置事情轻易跳脱畴昔。你如果没有理观,临命终万一你儿子跟你哭一下,你如何办?你女儿跟你哭一下,或者你想到甚么事,你说我从速提佛号,恐怕一定过得了关。
【学员题目】蕅益大师云:“由事持达理持。”古德也常说,愚夫愚妇诚恳念佛者也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是否多多念佛便可天然通达真如理性?
好,这一段都在讲心性跟空观的干系。就是空观能够用,但它是空掉你的执取,不是空掉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