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集《妙法莲华经》
那如何归零呢?就是内观。就是从今今后把精力体力放到内心的境里,不要去管外境。你甚么事情都要找个对错,你人生就糟糕了。你甚么事情都是到底谁对谁错,那垮台了!那你等因而跟畴昔要感到道交了。实在我讲实在话,如果把无量的生命翻开来,人生很公允。你只要信赖公允就好了,那就让它畴昔了。
就是“一刀千纸”。就算我们直趋佛法界,但是不成制止我们的过程也是要颠末安乐道、摆脱道。就像蕅益大师说,圆教修行固然直趋佛法界,比方“一刀千纸,历历清楚”。这个刀切一千张纸切下去,很快,但是一千张纸在断的时候也是历历清楚。对不对?我们在成佛过程当中也要颠末安乐、颠末摆脱,以是三善道跟二乘界也不可否定,只是我们把这两个人缘拉到一念心性。以是全部修假观只要两件事情:赞叹跟诃责。诸位!你只要做这两件事情,你的生命开端窜改,并且是从底子上窜改。
那么现前一念心识可不成以用呢?不能用,这内里太多渣滓。我们从一念本来清净的心,不谨慎落入循环,生生世世在六道打滚今后,留下很多的人生经历。这小我生经历,如果你不学佛,你不分开三界,那这些人生经历也不会停滞你。如果你修的是安乐道,它也不会停滞你。你还能够打打妄图,回想一下畴昔夸姣的事情。但是,不要说成佛了,你要往生都有题目了。
(二)真修。
“心即实相”,我们一念心性当体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中道实相。以是中道实相不要去求,本来就是中道实相。说,欸,我为甚么不是中道实相呢?因为你现在是打妄图,你现在是一念心识。但是,如果你把它回到原始点的时候,我们一念心性本来就是真空妙有的。
这个果是侧重思惟,叫等流果。比方说你之前如果是烦恼很重,某种程度你畴昔生刚从三恶道出来;如果有些人比较仁慈,他就是从三善道出来;那你一小我喜好沉寂,你畴昔生就算没有削发,你也应当修过出离法。你看有些人他一出世菩提心就很强,他宿世受过菩萨戒的,听过《法华经》,以是他有阿谁等流的果,等流风俗。
内观,离相,第三个就是关头了,借相!我们不能只是悲观地破妄,不但仅是走出畴昔,还要初创将来。初创将来如何初创呢?来,我们看第三个。诸位!我们看十界不同。这个处所是全部十法界,启动佛菩萨功德的关头就在这里!
1、心即实相,初观为因,观成为果。以观心故,恶觉不起,心数尘劳,若同若异,皆被化而转,是为观心。
诸位!我们看到这个十界,智者大师分红三块:三恶道,三善道、二乘界,跟佛菩萨。请大师把它用笔分红三块:三恶道画起来,这是一块;三善道跟二乘界画起来,写一个“权法”。权就是便利的法,权巧,权法。佛菩萨法界画起来,写一个“实法”,实在的实。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把一念心识转成一念心性,就是把心带回家,这是第一件事情,达妄本空。如许才气把畴昔的那些倒置妄图放下。观照一念心性,当体即空,就拉到了生命的清净的原始点。
以是你看,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你看这两小我把精力体力放在分歧的处所。众生是把精力放在成果。你会欢愉跟痛苦,这必然是成果,事出必有因嘛。如果在成果上计算我应当如何样、你应当如何样,你欠我还是我欠你,完了!凡夫把生命放在外在的人缘,垮台了,此生毁了!
甚么是体呢?相跟性合起来就是一个五蕴的自体。如果是三恶道,那就是一个摧折身心的五蕴。摧折就是很痛苦了,刀山油锅了。如果是三善道就是“升超卓心”,就是安乐的身心。如果二乘人的身心天下呢?叫做素法身。素就是空空荡荡,很沉寂,但是甚么都没有。没有寂静,就是素法身。佛陀的法身叫无极妙法身,一念的清净心、无量的功德寂静,叫做妙法身。
全部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三观,全部《法华经》的前半段十四品开显佛慧,都在讲这些东西罢了,内观、离相、借相。〈便利品〉“三周说法”略说此法;前面的开示悟入,广说此法,这个都是〈便利品〉。到了〈比方品〉,三界火宅也是比方此法;〈信解品〉,四大弟子领解此法;父老付财,也是付予一心三观之法。〈药草喻品〉,弟子们论述本身所领解的法,也是领解此法;〈化城喻品〉,也是通过化城,引入一心三观之法。以是如是等各种的名言开示,全部《法华经》的前面十四品,只是申明十法界十如是,如何权实,如何诃责,如何赞叹,如何破妄显真,把它拉到一念心性,如此罢了。叫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此罢了了。
我们看肆,修学主旨。
肆、修学主旨 分二:甲1、圣道门;甲2、净土门
第二个是重点,“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假观。这个假观实在是法华三昧的关头。前面阿谁“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是个前便利。诸位!前面是放心,是前便利,观心是关头。《法华经》如何启动佛陀的法界?如何在污泥当中启动一朵莲花?就是,往下看,观照十如是。
以是你看美国人(当然这个东西吵嘴很难讲),他们就很有自傲,很有初创性。但是美国人也不好教诲,因为不竭地赞叹他,他很有自傲,以是你要窜改一个美国人的思惟很难,非常难。美国人,你重视,你跟他讲甚么,他会很规矩性地点点头,但是他不见得同意。我一开端不晓得,觉得说他们都信赖,实在不是。他是规矩性地点点头,他尊敬你有说话的权力,但是他不见得会窜改。
我们看本经,《法华经》的修学,叫真修。
学完《法华经》,你说,你《法华经》学完今后,我看你行动还不也是拜佛念佛?你不要藐视他。他的拜佛念佛,心中可有一朵莲花了,那不一样,他已经走上成佛之道了。甚么时候呈现,你等着看好了,不会白搭的。以是,我们等因而安住、调伏、指导,就是一心三观。
第二个,离相,就是空观。我们碰到事情的刺激,第一念必然有情感。我奉告你,措置情感,最好的体例就是不要措置。就是本来就没有,我现在有,那临时只是一个生灭的真相罢了。我不睬你,我不跟你互动,信赖佛菩萨,它本身会消逝。你跟它互动,那你就牵动很多畴昔的人缘,那就没完没了。人缘,我们现在没体例断它,但是起码如何样?让它沉淀,就是不要再相续了!
既然理具事造同居一念,你如何启动它,它就如何不竭地闪现,叫借相修心。以是我们要多借佛菩萨的相状来启动我们的佛法界,这个就是假观。那么中观呢?就是体用同时,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均衡实相。
一个叫缘修。就是你如果不走《法华经》,那只能在人缘所生法,就是根尘识的人缘去修,那么如许就产生“隔真妄”,就产生对峙了,真妄是对峙的。但是你很尽力地“不时勤打扫,莫使惹灰尘”,用四谛、十二人缘、六度“破九界”,然后开显佛界,这叫缘修。
(三)十界不同。
只要你晓得它不是你本来的东西,你就有救了。就是说,你只要晓得,镜子上面的灰尘不是镜子本来的东西,那你的人生就有但愿了,你就摆脱畴昔了。摆脱畴昔,不是要你毁灭畴昔,我们可没阿谁本领。该打妄图还打妄图,但是你不要住在上面就好了。
那么,造作今后,就成绩一个因种。这个因种能够是三恶道的因种,也能够是三善道的因种,也能够是一个二乘的因种,也能够是佛菩萨的因种。
以是,你想想看,如果你不补缀观,你用事修跟它对治,我们一天有几个小时?二十四个小时。对不对?你晓得你打妄图花多少时候吗?花二十个小时,做梦都打妄图。你晓得你进佛堂多久吗?两个小时。你明天如果说是用佛号去跟妄图说:“我跟你拚了。”成果你变成黄花岗七十三义士。你如何是它的敌手呢?诸位!我们此生不是从零开端,你等因而跟你无量的畴昔应战。无量劫来的妄图,你用佛号跟它对治,你叫做不自量力。
以是我们就开端如何样呢?从假入空。这个时候我们好乐空性。在空性内里,“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们起大欢乐心。厥后我们开端修改我们的思惟:本来寻求欢愉的思惟是不对的,人生要寻求沉寂才对,因为寻求欢愉要支出代价。这个思惟你不窜改,那前面就有很多的三恶道的不对等你了。以是我们从寻求欢愉的思惟晋升到应当寻求沉寂——好乐空性,寻求沉寂。
一个有聪明的人会找到成佛的捷径。不管你畴昔烦恼有多重,也不管你畴昔业障有多深,关头是你要先回归到你的一念心性,因为它没有烦恼,也没有业力,也没有老病死。先把它找出来,找出来今后再来破妄显真。把统统的修行拉到一念心性来是最无益的,因为它是不生灭心,它永久不会分开你的。就是说它不会被烦恼粉碎。
以是,佛法看一小我吵嘴,如果你还在说这小我修多少善业,那表白你还是一个初学者。真正入大乘法门的人,他只要问你一句话,他看你的发言离心性有多远,就是前人讲的“道一句”!如果你都是心外求法,那你这小我有福报也没甚么用,都是魔业。这个福报为甚么没有效呢?因为福报只会让你放逸罢了。一个利诱的人,福报越大越伤害。福报不见得是功德,看你如何用。用得好,你借假修真,用福报力来成绩功德;弄得不好,你在福报中丢失本身,那你造的业是非常可骇的。以是,一小我的成败,从观心的角度,就是看你离心性有多近。也就是说,从这个乞丐离家有多近(他的观照力有多强),就看得出来这小我成佛的时候另有多久。以是观心是关头。
前人说“成佛的法华”。你说,我不学《法华经》,难不成我就不成佛吗?你还是能够成佛,但是你走的是弯路,你没有找到捷径,就像念佛一样。你说,我观想、观像也能够往生。也能够。但是持名一法,直接稳妥。你只要缔造一个音声,一句弥陀念、诵、听,你缔造一个音声,再把它听归去,你就能够“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动手易,成绩高,你何乐而不为?这持名就是捷径。
那如何办呢?诸位!我们换一个疆场。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内观。养成内观的风俗。以是全部《法华经》的妙法,只要一句话就讲完:善知识,莫向外求!如果你现在还要挑选离家出走,那这个《法华经》跟你就没有缘了,那你只能修便利门了,只能“不时勤打扫,莫使惹灰尘”。那你的成佛之道充满了盘曲,也充满了停滞了。因为你挑选这条路就不对了。
禅宗的二祖(我们看禅宗的公案就晓得了)慧可大师靠近初祖,他只讲一句话:“弟子心不安。”这小我就是,我也很勤奋地做事修,拜忏也拜,念佛也念,持咒也持,但是我如何弄不过这些妄图?这个妄图的权势太大了!那当然了,你站在妄图的对峙面,那你糟糕了。你要“不时勤打扫”,那你糟糕了。
当然,最后,《法华经》的后半段开显佛的功德,是要建议菩提愿的。这一点我们下一堂课再申明。
那么成佛之道应当如何找出捷径呢?请看以下的申明。
乙2、观心 丙1、心即实相;丙2、观十如是;丙3、总结
3、便利品长行略说此法,后开示悟入广说此法,火宅比方此法,信解领解此法,父老付子此法,药草述成此法,化城引入此法,如是等各种只名十如权实法耳。
亚洲人刚好相反。他说,我要去打篮球。打甚么篮球?就这么点出息!读书不读书?以是我们亚洲人教诲喜好用诃责的体例。当然它的好处就是会比较谦虚,比较保守,但是贫乏自傲,贫乏初创。你看美国的小孩子,他没甚么本领,他很有自傲。
你看《法华经》,到最后你说,欸,我去那里去找悲智双运?我看每一小我都不是悲智双运!要诵经啊!你在凡夫法界很难找到佛的法界的相状。以是,读了《法华经》这类大乘典范今后,那你要多多读诵典范了,就是借佛菩萨的这类功德相来启动我们的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作、因、缘、果、报。
以是,全部《法华经》的成佛之道,重视,找到我们凡夫最无益的位置。就是说,我们现在是非常倒霉。说实在,无量劫来循环到现在,我们有无量无边的存亡业力等着我们,我们心中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有无量无边的老病死等着我们。但是只要我们做一件事情——把心归零,这个事情就变成好办了,拉到一念心性。
诸位!如果持名是跟弥陀感到道交,它是供应一个捷径,那《法华经》就是成佛的捷径。它也能够说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只不过持名是他力摄受,《法华经》是独立成绩。我们只要通过一种精确的操纵,实在成佛没有我们设想的这么困难。只是我们之前摸不到精确的体例,就是瞎子摸象,到处乱找。
我发觉,东西方的文明不太一样。我这几年去美国,发觉美国人的教诲比较喜好用赞叹。你看他说,爸爸,我要打篮球。打篮球好啊!你打篮球,今后像Michael Jordan(迈克尔·乔丹)!这个儿子打了几天篮球说,爸爸,我不打篮球了,我要踢足球。踢足球好!踢足球会让你变成Beckham(贝克汉姆)!他是甚么都赞叹你。以是你看美国的国中生,礼拜6、礼拜天他们不要在家内里读书的,就去踢足球。他父母亲就拿一个小板凳,拿一杯水,就跟在中间,在中间做拉拉队。这个小孩子就踢来踢去,父母亲就“打得好,打得好”!Good job!Great!(干得好,好样的!)就这模样。实在我在中间看,他儿子踢了半天,一球都没有踢出来,他的父母亲欢畅得像甚么一样,然后畴昔跟他击掌。对不对?他们就是赞叹的教诲。
以是,内观!就是先把心识转用心性。
如何走出畴昔呢?你说,那我也没体例,它就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呀!是的,没有人要你去措置它。但是你做一件事情就好,做一件事情:把它归零!我们惹不起,但是你不要住在上面。你只要做一件事情:回光返照。
前面是放心,先把心安住。安住今后,开端观照了。观照的目标就是启动佛法界。我们看露台智者大师如何说。
诸位,观心是成佛的捷径!改革生命,从行动上改革那叫做远路;先从思惟改革是捷径。就是说,我们要成绩佛陀的功德,第一件事情,先把本身的思惟改革成佛陀的思惟,就是先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起首,察看它的相状。相状就是表示在外的,叫做相状。露台智者大师把这十法界分红四块:第一个,三恶道的相状是忧?相;第二个,三善道的相状是安乐相;第三个,二乘的相状是涅盘沉寂相;第四个,佛菩萨的法界叫做悲智双运的相状。四种相状。这个你待会能够对比我们的附表第三面,它有十界不同。
如果是你的心跟外境打仗或者诵经的时候,呈现了佛菩萨的悲智双运、无上菩提心、无极妙法身的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赞叹它,歌颂它!如果呈现三善道、二乘界呢?也能够歌颂,但是这类歌颂是一种便利善巧。你晓得它是便利,能够小小地歌颂,不能像佛菩萨那么用力地歌颂,能够小小地歌颂,因为我们也需求把它当作过渡,因为我们也要一个台阶嘛。
诸位!“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实在我们的心本来清净,现在为甚么惹那么多灰尘呢?因为我们有过太多的生命经历。以是它弄得我们现在如《楞严经》说的“迷己为物,认物为己”,就是被物化了。我们本来是一个清净、没无形象的水,但是循环久了今后,我们这个水变成有本性了。你看我们现在有小我的本性、有设法、有爱憎弃取。
慧思禅师云:心性自清净,诸法独一心。此心即众生,此心菩萨佛。存亡亦是心,涅盘亦是心。一心而作二,二还无二相。
——《大乘止观法门》——
那么假观呢?“照了心性,随缘之用。理具事造,两重三千,随缘闪现。”这个“理具”就是,我们一念心性固然清净,但是它法尔具足十法界的服从,叫做理具。那么“事造”呢?就是我们通过修行或者染净的造作,把这个理具的法界显出来,叫做事造。
如果说,我此生的思惟是受宿世影响,因为宿世的经历给我一些此生的思惟。好,那宿世又如何来?宿世又畴宿世而来……你不竭地往前推,推到最后,啪!觅之了不成得!本来“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寻求欢愉,然后安住沉寂,第三个就是成绩菩提。本来这是要三阶段完成: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不要说三大阿僧只劫,正凡人要花无量阿僧只劫,渐渐走,因为你得进进退退。但是你学《法华经》,能够一次到位,快速成绩,叫做明白牛车。
最后是本末究竟等。这个本就是最后的相,末就是最后的报,是划一地安住一念心。
以是,你只要窜改方向,那人生就很成心义了。你本来想说,我此生不就是业障存亡凡夫?把它受了就完了。实在不是!此生很成心义,它能够启动你的佛菩萨法界,你能够操纵人生的人缘毁灭你的三恶道法界。全部破妄显真,就在你一念心的即空即假即中当中完整窜改了。你要做三件事情:内观、离相、借相三件事情。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
那么,佛的知见是如何回事呢?我们往下看,就十如是了。
当我们踏入了佛门,开端学佛今后,我们将来的生命要措置三个题目:
第一个,内观,就是安住清净心。从明天开端,不管产生甚么事,莫向外求。你向外求,你就落入无量的存亡茫茫的业力的大海。落入人缘所生法,那谁也救不了你。如果你现在还要甚么事都要找出一个为甚么,还讲出一个来由,你如许垮台了。修行,一旦内观今后,人生没有来由,就是一个历练,没甚么来由!我的人生是假借这类人生的人缘来开导我自性的功德,借假修真。以是,第一个,养成内观的思惟,碰到事情,把这个能质变成开显自性的力量,不管是顺逆。这是第一个,内观。
《法华经》说,我们在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寻求沉寂今后,当然沉寂很舒畅了,固然它没有欢愉,但起码也没有痛苦。我们人是如许的:欢愉不焦急,分开痛苦很火急。空性,固然“照见五蕴皆空”,不见得会产生欢愉、寂静,但是起码“度统统苦厄”。空性的特性是,它会让你分开痛苦。分开痛苦对我们来讲就很不错了。但是沉寂一段时候今后,你看大乘典范,看到佛陀的功德,你想想说:哎哟,我们不能就是寻求沉寂,我们应当有更高的抱负。以是就开端所谓的菩提的题目了,无上菩提。就是说,既然我能够做得更好,何乐而不为?
一心三观的聪明有三段。我们先看第一段的“总标法义”。为甚么要一心三观呢?先看第一个。
这个种子碰到各种的环境的熏习的增加,就有种助缘,最后酿服从跟报。
第一个,就是苦乐的题目。这是我们凡夫最实际的题目,就是我如何能够让本身离苦得乐。当然佛法的意义就是做两件事: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一方面通过不竭地对畴昔的不对停止追悔、诃责;一方面,对于将来,我们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的修学来积集资粮。以是我们的学佛,第一个目标就是离苦得乐,就是藏传佛教说的下士道。当然这个要花很多时候。
离苦得乐今后,第二个就是处理空有的题目。我想我们渐渐寻求欢愉今后,会发觉三界的欢愉是有题目的。“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实安乐住。”我们这个欢愉,是在甚么环境下享用呢?第一个,异化烦恼。因为你寻求欢愉,你有得失心,“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以是得欢愉的时候你也不平稳。你一天到晚要么就是怖畏,获得的时候你也没欢愉,你惊骇落空;落空的时候,你也不甘心。以是我们这个欢愉是异化着烦恼、业力跟老病死的折磨。厥后我们想一想,不划算!这欢愉太少,痛苦太多,这个三界的欢愉不值得沉沦。以是,真正的欢愉,必然要把存亡给结束掉。只要我们还在三界一天,就没有真正的欢愉。循环没有结束,我们就没有资格谈欢愉。
第二个,有他的报。这个是果报的受用,他有欢愉、痛苦果报的受用。
就是说,你如果是法身菩萨,那你就不要学《法华经》了,你直接修《华严经》了,直接处置修表示出即空即假即中。但是我们现在做不了,我们的事相要么如有,要么若空。没干系,《法华经》论心非论境,你做得好不好不首要,重点是你的心态要操纵得好。它是一个理观的中道实相。《法华经》是侧重理观的,论心非论境。
以是,《法华经》是理观的中道实相。就是,我做不出佛菩萨的功德,但是我已经在成绩佛陀的种子。通过一心三观,通过即空即假即中,诃责、赞叹,我已经如何样?进入佛陀的家属,变成佛陀的儿子!只要不放弃尽力,我必然能够成佛。以是这个处所关头就在这里。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全部〈便利品〉的关头的核心机惟。十法界十如是,我们把它念一遍。
好,我奉告大师如何操纵。这个操纵只要两个:一个叫做诃责,一个叫做赞叹。这两个就够了,就是借相。就是说,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打仗的时候,你发觉一种身心的忧?动员了烦恼,那表示你已经落入了三恶道的人缘果报当中,这个你应当诃责本身。重视啊!内观,记着内观。就是说,我们之前起烦恼的时候,我们会去内里找答案,成果方向错了,弄到最后就是展转相续。现在改一个别例,碰到事情的时候,不要管这个事情是如何回事,如果它会让你痛苦,会让你起烦恼,你只要做一件事情:诃责它,用不净、苦、无常、无我四个法门诃责它。你观想:这个如是相,这类三恶道的忧?相、烦恼相、烦恼的性乃至于各种百般的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它是不净的,是苦的,是无常的,是无我的。诃责它!
慧思禅师说:“心性自清净,诸法独一心。”我们要修行,前面说过,要把因果的法例拉到一念心性,这才是捷径。不能从人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这模样就糟糕了。
诸位!这个是《法华经》特别的处所。我们普通的因果的修证是向外,从人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这个是远路。《法华经》不是。重视啊!一小我窜改因果的捷径——从内心窜改!你只要能够启动佛法界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人缘果报,便能够了。
我们凡夫没有修《法华经》之前叫做根、尘、识。就是,我们的思惟活动是如何来的呢?第一个,我们的果报体。你能够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或者是一个牲口的六根。当然这个根必然如果人道最好,我们必须有一小我道的六根。第二个,打仗六尘。这个尘就是业力了,业力变现的,能够是顺境、窘境,不管。第三,根尘碰撞产生心识的活动。以是诸位!我们现在的心叫做甚么?叫做现前一念心识,不是心性,是心识。
当然,你求安乐道,你只是要断恶修善,那这些影象也没有干系。但是,当我们要求成佛之道的时候,这些影象就会误导我们。因为它有爱憎弃取,就是智者大师说的“心不平等”,落入一种不平等的状况。我们对某些东西特别好乐,而这个好乐是非理性的。你为甚么喜好吃面条呢?没有来由,这是我的人生经历。本性是没有来由的。这小我喜好拜佛、喜好持咒,没有来由。他畴古人生当中曾经因为拜佛获得很好的加持,以是他此生看到拜佛就很欢畅,因为他畴昔曾经对拜佛有夸姣的印象。以是,这类没有来由的、只是小我情感的东西,都要清掉。如果你明天不断根生命的渣滓,你前面就没体例修下去了。那你就是一种意辨认离心,就是一种倒置妄图。佛法讲倒置妄图,就是讲这个。
这个相、性、体,就有这个力。力,就是有它潜伏的服从,还没有表示出来叫做“力”。
我们看第一段。
你看有些人,他跟他的儿子的人缘很奇特。他儿子不孝敬,整天骂他,但是他儿子跟他要钱,他还是乖乖把钱掏给他。这个就是现前一念心识,夹带了无量的妄图,夹带了无量的业力。以是,我们背负着无量的畴昔,我们底子就没有所谓的初创将来。一小我不修一念心性当体即空,你就背负着无量畴昔,你就永久活在畴昔的等流性,你人生的格式已经牢固了。你就是一个被畴昔的业力跟妄图所束缚的小水泡!
这是很关头的!我们从今今后要“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必须把畴昔的众生法界归零,不然你投不出来的,你会格格不入的。
2、别明修法。
智者大师云:融真妄,绝破显之意,为真修。
这个看法我们再把它夸大一下。本经的正修,一心三观。开显佛慧就是一心三观的聪明。
以是,一小我要缔造莲花之前,请你走出畴昔,就是你起码要跟畴昔切割。我窜改不了我的畴昔,我也毁灭不了我的畴昔,但是我必必要阔别我的畴昔,叫做“阔别倒置胡想,究竟涅盘”。就是阔别,无住,便能够了。这第一件事情。
即空,照了心性的本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这个清净,关头在于本然,它是本来就清净,以是它才气够不受染污。以是,我们通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分开畴昔无量劫来的生命循环所留下来的这些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乱七八糟的相全数放下,就把心带回到原始点。这是空观,安住力。
甚么是性呢?埋没在内的叫做性。这本性就是思惟。有四种思惟:三恶道叫增上恶念,三善道是增上善念,二乘叫出离心,佛菩萨是菩提心。就这四种相状就配四种性。
菩萨信赖人身可贵,成果不首要,首要在过程:我用甚么心态来面对这小我生。我不管阿赖耶识开释欢愉还是痛苦,这个我管不了,我也做不了主,但是我管好我的心。你有本领开释业力,你放马过来,归正我都有体例把这个正负的能量转成我的菩提的种子。我只要做两件事,诃责、赞叹就好。
以是我们当作佛之道的捷径。《华严经》的当机当然是法身菩萨,《华严经》是属于事修的中道实相,它是全部把身口意现出中道实相,那叫一个“一一理性具足寂静,一一寂静全部理性”。而我们的事修没有体例,我们的事修还是落入权法。我们的事修还是人天法界,乃至于顶多二乘法界,但是我们多一个理观。
诸位!如果你明天不拉到一念心性,你看很多人他越修烦恼越重,这就是压抑。烦恼你压得过它?它反弹的时候……以是你看有些人,他是用强压的体例。强压的,这个感化力会即是恶感化力,以是弄到最后他烦恼就发作出来了。在心性修没有这回事情,因为它本来就没有烦恼,本来就没有业力,本来就没有存亡。你拉到心性是一个最无益的位置,叫做真修。再往下看。
当然,从佛法的角度,完整赞叹、完整诃责,都不中道。佛法的意义,应当这两个法门都要操纵。当它呈现甚么法,是三恶道法界你就该诃责;呈现佛菩萨法界就应当赞叹。你一味地赞叹,一味地诃责,实在都不中道。
比方说,我们现在事造法界是一小我,我们人法界是闪现出来。但是,我们固然是一小我,我们生命当中其他的佛菩萨的法界也是存在的,它是埋没罢了。就是它有十道门,我们此生只开了一道门,翻开人法界,以是这个事造。
这个水,你把它倒到方形的杯子,它变成方形;你把它倒到圆形的杯子,它变成圆形。以是,我们现在这个心态如果不归零,那底子没体例修行。
我们再往下看下一段。
以是,当你的心跟人事打仗的时候,第一个情感必然会把畴昔的人缘现出来。你跳出来,那人生就没完没了了,那你跟它的人缘就错综庞大了。你要措置人缘,你就回不来了。你晓得吧?这个账就不好算了!你有这个情感,必然有畴昔的业力嘛。我讲实在话,你要跟他没有业力,不管他跟你讲甚么话,你也不会欢愉,也不会痛苦。诸法人缘生,你跟他没有人缘,那如何会欢愉呢?如果说,很奇特,我跟他发言我就会不欢畅。这是因为畴昔有业力,你懂吗?你要说,我不欢畅,我就要去措置它,那你们两个就没完没了。以是,我们信赖佛菩萨,不要措置是最好的措置。放下它,因为它是临时的,它是“人缘和合,虚妄有生”;它是个生灭心,它也会天然“人缘分袂,虚妄名灭”。它是一个生灭的真相,如此罢了。
然后复兴观。如何观呢?
丙3、总结
(一)缘修。
喜好妙法莲华经请大师保藏:妙法莲华经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就是说,我们每一次的人生经历,这个识是跟外境互动产生的,跟外境互动就产生了感受,就跟感受有干系了。你阿谁根尘打仗,第一个,感受。特别是你小时候或者生长过程给你很欢愉的感受,或者是给你非常痛苦的感受,就是阿谁感受很激烈的,这个要重视。因为这类感受会刺激你的设想。我们普通人不欢愉、不痛苦,我们普通就是活在受,那是直接的打仗,就是感受、感受……普通不会动员我们的设想的妄图。除非这个感受很激烈,或者你遭到很大的屈辱,或者你曾经获得很多甜美的欢愉。比方说你好久没有用饭,俄然间吃到一个面条,哇!你就感觉这个面条太好吃了。这个时候,面条的影象就会落入到你的心中。因为感受产生设想,最后产生执取,我们的心就住在这个影象上。就仿佛一个光亮的镜子沾上了很多的灰尘。这个灰尘,就是我们生生世世流转,在极度欢愉、极度痛苦的感受产生的那些影象。
古时候有一个猎人,他去山上抓一只老鹰,很小。返来养的时候,为了便利,他把这个老鹰丢在鸡群,跟鸡一起养。这个老鹰长大今后,猎人要它飞翔,它飞不起来。他想说,老鹰,你应当飞得起来。但是它跟鸡在一起,已经被鸡异化了。熏习,不思议熏,不思议变。它以为本身就是一只鸡。厥后猎人当然很绝望:我花那么多精力体力种植你,你也干不出甚么实事。就把这个老鹰拿到绝壁边,让它自在落体,放生。这个老鹰从空掉下来的时候,它的本能发作了——它的翅膀是很强健的——展开它的翅膀,将近落地的时候开端翱翔,飞起来了。老鹰也是如许,它落空它的本来脸孔了。它本来是一个老鹰,它本来是有强健的翅膀,是能够飞翔的。它为甚么不成以呢?循环的后遗症,生命经历!因为它长时候跟鸡在一起。
以是说,全部一心三观有三个重点:
2、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
把杯子的水全数倒掉,规复它的本来没有形状的水。
圣道门,第一个,放心,安住清净心。这个是《法华经》第一个思惟,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那么第一个,为甚么要修空?第二个,要空掉甚么?这个我们要重视一下。我们先往下看。
我们不能在人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图对治,你不是它敌手,因为这个妄图是它的活动范围。你把它拉到我们本具的一念心性,就是我们本来就具足的,我们长时候忽视了它,让它睡着了。你只要唤醒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把统统的妄图拉到一念心性。“本来清净”的意义就是说,它不是修来的。既然它本来清净,当然它就不成能被净化。你说我们为甚么福报会失掉?因为你的福报是人缘所生法,你跟人缘借来的,那当然你有借有还,“诸法人缘生,诸法人缘灭”嘛。
但是,清净心可不是人缘生,那叫一个“众生本具,诸佛所证”。以是,我们要措置我们无量劫所留下的倒置妄图这些渣滓,最好的体例就是:把心带回家,把心归零。当我们住在一念心性的时候,妄图叫做如梦如幻。这个时候“再来观人间,如同梦中事”。它有没有?有!但是你只要无住,它对你不构成滋扰。你只要不随妄转,这就有救了,你便能够重新开端了,开端要缔造莲花。
智者大师云,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
丙2、观十如是
乙1、放心。
你就察看我的这个设法:为甚么我会特别喜好这个东西、喜好这小我,落入一种豪情上的爱憎弃取呢?你就观想。我们普通普通环境,碰到这类情感,我们会去随顺它的。但这个时候你要回绝它,你要回过来。我们之前是顺着它的方向走,这个时候你要问它说:你从甚么处所来?
第一个,我们先谈从独立的角度找到圣道修行的捷径。先看圣道门,再看净土门。
1、总标法义。
丙1、心即实相。
当然,关头在相状。因为如是性,这个心是不成捉摸的。我们现在是借相修心,我们要借悲智双运的相状来开导我们的菩提心;我们通过涅盘沉寂的相状开导我们的出离心。
前面讲真空,那如何启动妙有呢?修即假。“初观为因,观成为果。”以是你开端观的时候,已经成绩成佛的因;观成今后,就是成佛的法身的功德。观照一念心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有两个好处:第一,“恶觉不起”,对烦恼产生调伏;第二个,又产生好的指导。“心数尘劳”,各种心识的活动,或者一个或者多个,都能够转烦恼成菩提。是为“观心”。
我们看总结。
甲1、圣道门 分三:乙1、放心;乙2、观心;乙3、发心
以是,当我们不走心性这条路来窜改本身,当我们挑选从根尘识的碰撞、从人缘上来对治,那你的人生变成对峙的,你只能要么偏空,要么偏有。没有效理观的心性来整合,那你就不是一佛乘了,你落入了三乘的对峙法门。这叫缘修,就走上了远路。
表示出来叫做“作”。碰到人缘今后,它这类善恶的服从闪现出来各种身口意的造作,叫造作。潜伏的种子叫做力。
在生灭人缘中对治根尘识,生灭对治法例。
心性有本体跟感化。本体就是当体即空,就是本来清净;但是当我们起感化的时候,就落入十法界十如是,就有很多的理具事造。当它起感化的时候,“此心即众生,此心菩萨佛”。当我们利诱的时候,我们违背我们的清净赋性,叫做背觉合尘。这个时候我们启动的是众生法界的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如果我们回光返照我们一念心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叫做背尘合觉,那我们启动的是佛菩萨的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以是,存亡是它,涅盘也是它。一心,因为迷悟的人缘而开出了染净的因果;但是当它回归到本体的时候,还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本自具足。也就是说,心性是最公允的。你如何操纵它,它就现甚么给你受用。当我们离心性越远的时候,就是你这小我离家出走越远,你就越出错了。
以是,修行第一件事情,养成内观。碰到事情的时候,我不管别人是对是错,我也不管这件事情合不公道,就是观照我本身:这件事情对我有甚么意义?我是不是能够操纵这个能量来启动我的佛法界?以是,成败得失就在这一个关头罢了,这小我生的开关。你向外,那就是缘修。那叫现前一念心识,那你就活在根尘识的人缘,就是活在业力烦恼,你就走不出畴昔了。
智者大师把修行分红两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