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都市娱乐 >九皇子传 > 第四百七十六章 杀伐决断

第四百七十六章 杀伐决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倘若我不信大人,本日也不会冒昧相邀了,此番巡检,太府司必是此中之一,章大人,你要我与泽柳兄如何相处?”

李落淡淡接道:“只为万隆帝问我,太府司如何,我答曰章大人虽有渎职,但倒是可用之才,倘若太府司择人而治,恐怕为祸更烈,章大人,你感觉李落当年之言是对是错?”

章荣政和杨万里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传闻李落杀伐定夺,本日一见才知昔日听闻倒是难及万一。

说罢起家重重一礼,李落亦是起家回了一礼,轻声应道:“多谢。”

“章大人,王爷方才之言杨某听在心中,恰是你我相知甚深,章大人宦海调停之术确是在我之上,朝堂之上,尔虞我诈,章大人执掌太府司这块肥肉,眼红者不知多少。

这些年畴昔还从未有人能动分毫,值此一处,章大人,莫非便是故意有力么?”

章荣政额头已见汗意,涩声问道:“下官不知。”

李落缓缓道出朝中秘闻,章荣政听罢,神采大变,阵青阵白,杨万里知机噤声。

“倘若下官入巡检司,司职那边?”

“王爷,你可还能信赖下官?”

杨万里气结喝道:“章大人,你我为官,怎能只顾着面前,即使没有王爷高瞻远瞩,也该为江山社稷尽一份微薄之力。”

杨万里叹了一口气道:“王爷天赋下之忧而忧,下官何德何能,得王爷如此信赖,王爷舍得,下官有何舍不得?杨万里愿为王爷鞍前马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落长身而起,走到阁窗边,背对二人冷酷说道:“其他临时非论,单是这三件事,如有一件昭告天下,莫不是问斩之罪。

章大人,此番你执意不入巡检司,但是定能保冢宰府安然么?”

章荣政张了张口,怔怔望着李落,半晌说不出话来。

杨万里侧目望着章荣政,冷声叱道:“章大人,王爷思虑在前,如果章大人不识王爷一片苦心,杨某委实不信,王爷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身兼巡检司卿,不过是担起朝野表里诟责,章大人还顾虑甚么?”

万隆十四年,长明宫得暗报,奏章所指想必章大人亦有耳闻,章大人可知此事为何不了了之了么?”

当年王爷策画西府之战时,太府司高低莫不大力互助,不敢有半分懒惰,章某才气所限,亦只能做成这些事了,实在是难当大任,望王爷和杨大人谅解。”

“王爷,巡检司会否权益太大,朝中百官如果大家自危,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四周楚歌了。”章荣政沉声回道。

“杨大人过誉了,李落接受不起,不知杨大人作何定议?”

章荣政寂然应道:“杨大人责备的是,章某向来怯懦慎微,难成大器,王爷,下官从未想过有一日竟会有如此大的权益可巡检天下诸豪,王爷罪恶下官,下官甘心领受,只是司职巡检司,还请王爷另寻能者。”

章大人久居高位,贵为九卿之一,天然晓得此中短长,圣上便是再偶然朝中政事,章大人莫觉得没有旁人觊觎太府司么。

李落并无恼色,淡然一笑,转向杨万里,和颜问道:“不知杨大人意下如何?”

“这些年章大人行事少有话柄流于旁人,倘如有章大人顾虑难及之处,章大人,我许你便宜行事,莫留活口,我应你一诺,只要李落未死,我便护冢宰府三世繁华,不过李落亦有一请,章大人若入巡检司,再不能有法外之事。”

李落并非薄情寡义之辈,大人于我之助,李落尽都铭记在心。

章荣政眼中厉芒闪现,望着李落背影,沉声说道:“王爷既然如此认定,下官实已是万死难辞其咎,为何还要委下官以重担?”

章荣政肝胆俱裂,不想这些事本来早已为万隆帝晓得,若不是李落从中讨情,便是到死也不知是何人暗中算计。

李落回过甚来,悄悄望着堂中二人,轻声说道:“大甘现在何般地步,圣上不知,诸皇子不知,我不知,莫非章大人还不晓得么?待到民怨四起,盗贼横行之时,国之不复,家将焉存。大人久在太府司,深知宦海手腕,还请大人助我一臂之力。”

李落见杨万里甚是激奋,扬手止住杨万里斥责之言,缓缓说道:“万隆六年,东炎州暴雨,百万百姓流浪失所,朝中拨赈灾粮草十五万担,但至东炎州时所余不过十万担。

“下官明白了。”杨万里由衷赞道,“王爷所虑远非下官能及,如此行事,不为擅权,实乃大甘社稷之福。”

章荣政竟是纵领渎职之罪,亦不肯卷入巡检当中。

“我与泽柳自小私交甚笃,当年我在西府设谋西戎,仰仗之处便是太府司的粮草,泽柳虽从未奉告于我,但我也晓得当年泽柳曾为我向章大人苦求,纵是要搬空太府司也需为牧天狼凑齐所请之数。

“恕小侄无礼,杨大人司职巡检司少卿。”

章荣政紧握双掌,沉声问道:“如果巡检太府司必会连累下官,下官到时该当如何?”

章荣政苦笑一声道:“杨大人,你我同朝为官,订交已是多年,章某为人杨大人亦是晓得,章某并非贪权夺势之人,这些年勉强居住太府司,只求行事对得起圣上隆恩,太府司中各方权势错根盘结,章某故意,也是有力啊。

“杨大人所言极是,少则五年,多则十年,待国法重振之****便减少巡检司,只余其干,掌卓城一隅足矣。”

万隆十三年,本地东郡盐产受阻,导致中府诸州盐价涨了三倍不足,但听闻东郡当中有人将产盐反填入海。

章大人你可知这份奏章是何人所书,章大人即使再是谨小慎微,怕是也难滴水不露吧。”

万隆九年,苍洱州贡品八十一颗上等珍珠随税赋赋税一同归朝,至卓城时,八十一颗贡品珍珠中上品不敷七成,为此朝中大怒,竟连累苍洱州无辜百姓五百余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