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八十二章 应对与问答

第五百八十二章 应对与问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房间里出来时,才晓得,三个小时已经畴昔了,这个传法时候如此之长,上师的仪轨与教言与心要如此之庞大,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

甚么是灌顶?真正的灌顶是指本身的身语意获得安闲,若未获得安闲则没有获得实在灌顶。在与上师无二无别的境地中接管灌顶——并没有一个外在的上师,自心与上师是相融无别的。

仅仅口头念诵几遍祷告文非为祷告上师。念诵祷告文的同时,必然要发自内心地呼喊、祷告上师,如是方为真正的祷告上师。

观想皈依境时,将上师栩栩如生地观想在本身劈面上方的虚空中,挚诚祷告。初学者难以清楚地观想皈依境,能够从下而上逐层观想,如莲花茎、莲花瓣、日月垫、上师跏趺坐、双手结定印、身著三乘三法衣如许渐次观修。

上师是峻厉的对境!哪怕顷刻让上师欢乐,胜不共悉地平生金刚持的果位都很轻易获得。依教推行,哪怕上师让他每天去扫卫生间,都能获得胜不共的悉地!如果顷刻让上师不悦意,那么各种不欲乃至堕天国之因,都已经具足了!违背了上师教言就要忏悔!一旦违背真的是很难忏悔清净的。你们大众要谨慎!

祷告指的是在诸佛菩萨及上师面前剖明或祈请赐赉本身所欲求的统统。当生起恶念时,祈请大恩底子上师赐赉加持,消弭此恶念;当生起善念时,此是大恩底子上师您的加持。口中念诵祷告文,心中随文作意,这就是祷告。

有一名长住寺庙的老弟子问上师,这些天上师给如此多的人伶仃传法,已经很怠倦了,活佛仁波切您本日是否停息讲课一天?让僧众们歇息一下,洗沐浴洗洗衣服。

本身于座上修持上师瑜伽时,每座都要以一心祷告上师加持为人缘,祈求上师赐赉四灌顶。发自内心深处一心一意地祷告上师,念诵上师的祷告文,乃至能够大声说出来:“上师遍知!请您加持我这个愚痴的弟子,我现在难以安住,请您加持我断除昏沉掉举”座下时,不管于平常糊口还是梦中、中阴等都要祷告上师加持本身每一顷刻的心念、行持都在正法之上,如有偏邪,马上熟谙并调伏自心。平时将上师观想于本身的梵穴之上;行走时将上师观想于本身的右肩作转绕;进餐时将上师观想在本身喉间作扶养;入眠时将上师观想在本身的心间如此时候祷告上师。

回到宿舍,我乃至来不及清算条记,顿时停止了复习,把全部过程回想一遍后,再如法修习一遍,这才开端作条记。当然,上师传法时的教言,也是按照回想清算,因为,那种场合,底子不成能带手机出来。

如果我们的发心更宽广一些,解缆点更忘我一些,那我们就更能获得佛法的力量和加持。

我们晓得,此次大课结束,也就意味着,已经把上师瑜珈的全数内容交给我们了,至于我们能够修到哪种程度,那全看本身的心。谁晓得,上师这一课,是从责备开端的。

次第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祷告上师不但能获得加持,且能如依止本尊般,获得共与不共悉地,亦如供奉空行护法般,遣除统统修行停滞。如至尊让热日巴曾说:“若不祷告上师尊,欲求无别离聪明,如朝北洞中待日,无有境心融应时。”是以,修行者应诚意祷告上师加持。

除此以外,上师还给这位老喇嘛吼道:“我是很差劲的人。你们比我更差劲。最起码,我还晓得我的去处是天国,你们连本身的去处是那里都不晓得。你们比我更差劲。”

统统的上师们都是佛的变幻身来救度众生的!功德都是一样的!弟子本身的缘分有没有?我们本身来肯定。跟本身有缘分上师的话,有加持力!本身成绩得快!这个上师是殊胜,阿谁上师是不殊胜,这个模样不是的!都是要看本身的根器、本身的缘分。根器跟缘分是一样意义的。本身之前跟这个上师缘分深一点的话,本身要跟这个上师修,这个成绩得快。这个缘分有没有,大师如何来察看?缘分有没有在本身的信心来看,信心来察看。跟哪位上师本身信心很深的话,这个是你有缘的上师。再有些时候,能够打卦啊,看本身的做梦,要察看跟这个上师有没有缘分。这个要本身做梦啊,打卦啊,本身最重如果要依托信心。信心是很深的一个信心的话,这个是本身的真正的底子上师!能够当作底子上师。但你们对上师都不要别离、不要别离。

喇嘛仁波切常常如是宣讲:“吾所宣之法但愿大众归去实修!如果不实修,对你们的相续没有任何意义!”法要融入相续,但愿你们必然要实修!在此感激大师!我也常常教诫弟子:“所宣之法必然要实修!”但是当我讲完法今后,很多弟子分开经堂穿鞋的时候,把鞋穿上却把法丢在这里。我很累。

祈请本身所欲、所求之事情尽快实现,就是祷告。把稳未入正法或心生不法恶念之时,就应当祷告上师:“大恩底子上师遍知!现在我相续生起不法之念,请您大悲加持!消弭相续生起的哪怕是一顷刻的恶念!”碰到任何善恶、苦乐、贤劣、贵贱等各种状况,唯有祷告上师。

在自心的本面中,忆念上师的形象,也就是说,在外境中有一个观想的上师形象,同时本身在内心中也忆念着上师。此时忆念上师的这个动机和外在形象的上师是没法辨别的,如此,当下就称为内依止上师而修。这就是内相上师瑜伽的修法。

实在上师仿佛晓得我们的统统,当我们修习菩提心时,他都已经晓得每小我的觉受与谙练程度。不但他对我的环境给出了指导,并且,也考虑了我接管新法的挨次。

如果修行具有出离心根本,今后也很轻易修直断和顿超,相续也会增加功德并生起了知、觉受和证悟。你们的心也会获得安乐和安抚。你们如许如理推行,上师的心也会感到安抚和安乐。不然即使我讲授再多,你们没有才气依教推行,相互之间都是棍骗。以是但愿大师依教推行。

初学者或者次第修行者非论修习本尊、窍诀或者念修时,都应护持自心与上师无二的状况。这就是外相上师瑜伽的修法。

在火线虚空中观想具有十万花瓣的莲花中,有一日月垫,垫上坐着本身的底子上师,面相为上师,但本体与莲花生大师、龙萨娘波、阿弥陀佛等无二无别,具大悲、聪明、救度统统众生之力,这统统都要现量呈现在本身火线。祷告上师加持融入自相续,祷告上师加持自心行于法,法行于正道,消弭行道惑,变幻显聪明。

我如法修习上师瑜珈,莫说有甚么觉受,就是谙练而天然的把握,就很不轻易。几天畴昔了,按每天三人的数量,上师根基上完成了传授密法的内容。他一天都没有歇息,直接调集大师,上大课。

而我的记录与灌音,成了比较吃香的东西了,有好几个师兄都来找我下载。当然,他们也奉告了我,上师给他们停止指导时的细节。

如果仅仅是口中呼喊“遍知!遍知!统统诸佛总集大恩上师遍知!”,眼睛却东张西望,耳朵听闻别的杂音、认识也一样地狼藉。如许去祷告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获得任何加持。

要听上师的话!口里说着我要皈依,空口却不依教推行是没法做到皈依的,只是棍骗!临终之时再惊骇,此时晚矣!临终审判时只要恶业,谎话了多少?盗窃了多少?杀生了多少?已经封闭了来世之门。获得一小我身却没有具义,会悔怨的!能获得人身,并非是一世。人身一失,千劫万劫很难再获得的!

喇嘛仁波切住世时,一个叫阿波的老觉姆说,修行者是否有真正的观点,只要看看他的行住坐卧即知。如果修行者没有保管好自心,蹦蹦跳跳、唱歌跳舞、绮语等不如法的行动天然会闪现,和凡夫没有甚么辨别。如果你能保管好本身的心,天然不会东张西望,也不会想说话,身语意一向处在调柔的状况中。

打坐的时候,观想上师不清楚、内心妄念纷飞,就要祷告上师。体例是:观想上师在虚空中,念诵上师的祷告文,把内心的祈请大声地说出来(最幸亏不会影响四周的前提下):“上师知!请您慈悲加持我这个愚痴的弟子,我没法清楚地观想您,请您不幸我!眷顾我!加持我清楚地观想您,上师知!”如是一心一意,心口至诚如一,方为祷告上师。若口中念着上师祷告文,却心驰外缘、胡思乱想:我明天吃甚么?说甚么?此非为祷告上师。

此心同,此理同。

昌根阿瑞仁波切在指甲缝里的糌粑都会取出,念诵大明咒加持布施给鸟类。喇嘛仁波切也是一样,比如碗里的茶溢出时,会用舌头去舔,不华侈一点。我们要随学喇嘛仁波切,这是呼应佛法的。

有些削发人很多年获得的法及碰到的上师很多,也接管过很多灌顶和窍诀,但是相续中仍然没有生起过一点觉受和证悟。并非上师没有加持,也并不法不殊胜,而是没有实修,法与自相续未相融之故。只要实修任何一个法都能成佛。如理实修,对治贪嗔痴妄念,减少并燃烧贪嗔痴妄念就称之为法归入心相续。

在此特别夸大:作为次第根底的修行者,开端以外相上师呼应法,将上师观想在本身劈面的虚空中。然就究竟观点而言,“本来自显之上师,无有破立作皈依。”上师与自心本来一如,无有表里、能所之别,故行者当精进实修,诚意祷告上师,慢慢趣入实在观点。这点很首要!

上师瑜珈的传授,除了大课以外,每一次只传一小我,顺次停止。我还没有进入密法传授的阶段,只好一边练习菩提心法,另一边,复习上师的教言。

第一个,上师或者说最底子师,不管他是甚么样的长相或者职位,那具有佛法的人,就是佛的化身,弟子起码应当如许对待上师。因为他在教法上,与佛无别。

观想上师时,身双手合十恭敬端坐,语念诵祷告文,心要祷告上师现在赐赉金刚身语意之加持,加持自相续现在心入法、法入道、道中除迷乱,直至生起汗毛直立、热泪盈眶如许的恭敬心。

当然他有甚么状况我不美意义问,不要接人家的短,人家毕竟比我短长多了,我是一点动静也没有。我只是诘问,上师说了甚么,他给我复述了大抵的内容。

无始以来,凡夫的心一向随外境流落,现在趣入佛门,若不返观自心,一样还会流落,故当以正知正念摄持。

上述教言中所提到的四种灌顶,在上师瑜珈的传法过程中,都已经获得并且服膺于心。而三个字,倒是藏传佛教的总持:嗡啊吽。这三个字的藏语字母,必须服膺于心,它的形象,在观想中有千变万化,但始终是翻开窍诀的奥妙开关。

在打坐之时也要如理祷告,不能仅仅口中念诵“上师遍知、上师遍知”。如许祷告没有任何意义。祷告之前要晓得上师是谁?为甚么要祷告?上师之遍知是指甚么?这些法义都要通达了但是去祷告,不然得不到任何加持。

唯有祷告上师加持,才气对治自心相续;只要上师的加持才气令自心入法。因为上师是大恩者、大慈大悲者、大力量者、大加持者,除了祷告上师、依靠上师和皈依上师无有任何体例。

若遇修法顺缘,禅定增上,仍要祷告上师:“上师知!戴德上师慈悲加持!我明天修法很安宁、不狼藉,皆为您慈悲加持的恩德,祈请大恩上师您一如既往地加持我!”如是不管禅定贤劣、身材安康抑或病苦,内心都要恒时一心一意地祷告上师。并依四灌顶之要义,观想上师的眉间(红色的嗡字)、喉间(红色的啊字)、心间(蓝色的吽字)别离放光融入本身三门,获得宝瓶灌顶、奥妙灌顶、聪明灌顶和句义灌顶,清净本身三门的业障和风俗障,获得化身、报身、法身和自性身的种子。初行者刚开端求四灌顶的时候,内心一一观想清楚比较好。

但是,上师晓得我有记录的风俗,开示我,前面关于观想体例的教言,能够记录下来。以下就是最为奥秘的观想内容,以及呈现各种征象的对治体例。

总摄无量诸法门,唯依上师获成绩。只要修持上师瑜伽,方能于畴昔、现在、将来,自心恒时与上师密意融无别,永不分离。

这就是上师对弟子、对佛法的严格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对我的传法,我竟然有些忐忑了。

修法,修法就是要在本身心中思惟法义,除此以外再无修法;修法,修法就是反观自心;修法,修法就是保管好自心。

我们祷告上师时应当熟谙到:上师为九宝之尊、三宝之总集。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统统所作皆为上师之大悲加持。白日观想上师在梵顶,夜间观想上师在心间,走路观想上师在右肩,享用食品时观想上师在喉间。此为祷告上师的殊胜窍诀,但愿大师不舍此窍诀并作实修,平生一世便能证得金刚持的果位。

遇见如是殊胜的上师和佛法,仍然生起妄念,没有忏悔之心吗?有没有拍着本身的胸口说“太惨了!太惨了!”?

终究来到这一天,我被木江师兄呼唤,到上师屋里去了。全部传法过程,是封闭且奥妙的,内容只记在内心,不作记录了。

这个修的快不快,不是这个法殊胜不殊胜,不是的!是本身的缘分深不深,这个辨别再本身修法。

我虽没甚么才气与慧根,但我能够做到遵循戒律。我不是一个好门生,但我尽量不做一个坏小子。我不晓得因果在那里,也不晓得坏戒律会遭到何种奖惩。但我内心有个声音总在奉告我:戒律的力量,就是我的上方,在我的身边。

应不时反观自心,如许才气熟谙到本身的罪障。熟谙到本身的罪障之时,偶然真的会为本身感到耻辱和哀痛;偶然会感到惊骇,也会忏悔本身的私心;偶然会感觉本身好笑;偶然会本身拍着本身的胸口哀叫:“我真是忸捏啊!真是哀痛啊!”当熟谙本身的罪障之时,应当具有惊骇之心而发露忏悔。

“你汇报修行,提到明天的光是如许明天的光是那样,如许呈报还不如报告本身是如何修行灭亡无常的,如何思惟无常的法义。如是汇报上师会非常高兴,以为这些是最上等、最罕见的。如果你跟我说见到了甚么光、甚么佛菩萨、做了甚么梦,我不会欢乐,会很惊骇,觉得你修得不普通神经了;如果你对上师不说甚么,而冷静窜改着本身的身语意,我会很欢畅。”

修法起首需求挑选与本身具宿缘的具德上师,依根机挑选呼应法门。

“很多人都以为本身是与众分歧的修行者,并且还是以沾沾自喜。但如果你反观一下本身的心就会发明,本身的所做所为恐怕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大要固然身着僧衣并且住于沉寂之处,但心之所为却并不如法。如果是如许,我们应在佛菩萨面前捶胸痛哭,并生起忸捏和害怕之心才是。”

弟子们,如果你们呈现这些环境——没有信心、不想修法,那就必必要察看修、思惟修共同外前行——人身可贵、寿命无常、循环的痛苦这是很首要、很首要的!修法不像吃止痛药,一片吃下去,头顿时就不痛了。修法没有这么简朴,你们一辈子都要观修共同外前行,一辈子也不要健忘四厌离心。

修法未获美满加持的启事是:第一没有精学习行;第二没有很好地以信心祷告上师。修上师瑜伽时最首要的是以信心祷告上师加持!如果有信心,白日早晨都会闪现上师。要精学习上师瑜伽,增加信心!修到何时能成绩?能做到存亡安闲?上师甚么时候都在你们面前,你就获得上师的美满加持,成绩了。

我所宣的每一个法,都是为了调伏你们相续的这个心而宣讲。如许讲授今后,很多人都熟谙和了解到心是最首要的,熟谙到反观自心的首要性。这是上师最欢畅、最悦意之处。你们能反观自相续,就能晓得本身是否为具器弟子。但愿大师如是推行。

不时不要健忘灭亡。每小我都会到阎罗王那边报到的。临终之时再谨慎是没法做到谨慎的,临终之时会猖獗、惊骇的,现在就应当谨慎。殊胜的上师和法都碰到了,具义的人身也获得了,要好好修持。终究要以欢乐心驱逐灭亡。

祷告上师是不是本身有个所欲、为满足这个所欲而祷告上师?是不是如许?

若能如理修持历代传承祖师清净传承所赐之教言和窍诀,既能清净外之所现之境地,也能于法性中清净内之能执之心,从而熟谙光亮自之本面和三世诸佛大悲之密意,与上师密意呼应,证悟实相而获得摆脱。

祷告之时要祷告上师在现在此垫上加持自心入法、法入道、道中除迷乱,自相续得以清净。祷告上师加持自心入法,要反观自心到底如不如法。若不祷告上师加持,很难做到心入法。如果没有反观本身,只是坐在那边,你的心能如法吗?是没法如法的。

先要熟谙上师是佛、视师如佛,以后再祷告上师加持天然获得了上师的大悲加持,自相续就会和之前不一样。这就是上师的大恩德、大加持地点。

另有一名师兄,也是老修行了。菩提法心要修习也算有些心得与觉受,也方才接管了上师瑜珈的教法,以是有些感受,总想找上师求证。成果,被上师一顿批驳,忸捏地出来了。

各位,你们是否在睡懒觉固执吃喝?贪嗔痴、妒忌、诽谤和傲慢之上?在棍骗本身还是别人?自利还是他利?都是本身棍骗本身!随便想甚么就做甚么,道友间生嗔心不当回事,没有耻辱忏悔心,没有害怕处;没有令上师悦意、生生世世依止上师的心。弟子没有耻辱心忸捏心,莫非不是吗?请沉思。

本身在修法中不被懒惰、怠惰所缚,断除这些过患的利鞭就是灭亡无常!不时观想灭亡:灭亡会不会今晚呈现?灭亡会不会明天呈现?现在就要修持正法、驱逐灭亡。

固然往昔所造的恶业会令你堕入天国,经历无数劫的痛苦,但若把修行中的一次头痛转为道用,则能消弭往昔恶业的异熟果报。统统菩萨在修道当中都有停滞,但这些停滞反而会成为他们增上修行功德之助伴,会促使他们更加精进地行持善法。

一样的,相互之间应当恭敬顶礼祷告,你们也不会堕入低处,是往上增盛的。是以但愿大众相互和合连合,对上恭敬,对下谦虚。对上不能妒忌,对下无有傲慢,就会越来越安乐。

何谓传承?上师相续之加持和弟子相续相融,在心中从未间断,此就称为传承或称为传承未间断。真正的传承安立于大悲和加持之上。因喇嘛仁波切密意及功德加持、迁徙并融入我的相续之故,具缘弟子都能在我面前见到喇嘛仁波切之相,以及虹光身和金刚持等殊胜之相,此就称为传承、称为传承未间断。

第二个别会是,祷告上师加持,与我们汉传佛教祷告菩萨保佑,是一个意义,因为我们与菩萨的心是能够订交的,那么,我们与上师的心灵交换就会更轻易。

加持并非是上师摸摸你的头,而是指反观自心、祷告上师,上师的大悲加持融入自相续:充满如火般炽盛烦恼的坚固相续会变得调柔,贪嗔痴烦恼都不像之前那么炽盛,也慢慢生起信心、出离心和菩提心,这就称之为上师的大悲加持融入自相续。

作为一个弟子或修行者,应当如同铁匠打铁所用的铁砧。热的铁也在铁砧上面捶炼,冷的铁也在铁砧上面捶炼,暖和的也在铁砧上面捶炼,大的铁锤在铁砧上面捶炼,小的铁锤也在铁砧上面捶炼总之各种器具在铁砧上捶炼,铁砧都没有任何反应。作为一个弟子一个修行者,应当如同铁砧般承担和忍耐统统。

上述的教言,固然内容庞大,可操纵必须记下来的东西很多,但我听懂了起码两其中间思惟。

最胜上师应当是揭穿弟子之不对、揭穿不对的,是以我是善心,并非是说恶语的。最胜的上师就是揭穿弟子的过患的,最胜的窍诀是击中关键的,是以我们有如许的不对,应当击中。击中关键之时都在发笑。

有一名师兄学了很多法,本地显宗的处所也跑了很多,约莫学法经历已经有十多年了,他跟我讲过一段上师的话。因为他比较高傲,以是上师为了帮忙他,给他说了这一段话。

上师答复说:"灭亡之前另有歇息的时候吗?!"真正的智者便是如此。修行人,临终之前无歇息的时候!喇嘛仁波切大恩者常常如许说:在此人间的人类当中我是最差的!哎呀,如何办呢?阿瑞仁波切也如许说:此人间的人类当中我是最差的!晓得自已是最差的,申明你已经修成法;如果没有以为自已是最差的,而是具足傲慢心,那你底子没有修成法!不要以为本身很殊胜,而应当说本身很差的!”

这类果断的传法态度,以及对弟子严格的精力,当时就传染了我。固然当时我并不在场,但听到师兄如此说,我还是感遭到了:上师不但是阿谁慈眉善目标过来人,还是一个严格练习的大教官。

如果被懒惰怠惰所缚,是没法修成正法的,到了临终的时候也会悔怨。如果发明本身有这些过患,应指责本身,拍着本身的胸口,掴本身的脸,在口中大声呵叱本身:你是一个修行者!不该该如许!在熟谙到本身的过患今后,还应当立下誓词:不该再被懒惰怠惰等违缘束缚!

如何去修这个心呢?并非在无念当中修心,而是能对治心相续中的贪婪、嗔恨心和痴心。和之前比拟,能减少减轻贪嗔痴,申明你处于修法当中,所闻所修的这个法对你无益,要如许去反观本身的修行。

上师已证悟法身,以无缘大悲菩提心任运闪现化身好处众生。上师之本体如同洁白之明月,分歧根机之信众如差异之水境。千江有水千江月,闪现之上师虽千差万别,但其本体却为统统上师本体和奇迹之总集,并无形象及生灭之窜改。是以,在上师以外并非别的另有一名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或者名号分歧的活佛。

亚青寺的传承是上师与弟子之间密意从未间断,上师与弟子密意相融,而并非像人与人之间通报话语般。大师要熟谙、贯穿这一点。

喇嘛仁波切对因果是如是而微细去做的。如此般我们是没法做到,喇嘛仁波切是如许做的,我还是要服膺的,是以如此般去做就称之为“于细因果无放逸”。

一千多年前,大师创建净土法门时,也感觉,以此末法期间,靠本身的力量趣入佛道,太难了。只要祷告佛的加持,才有能够往生西方。

祷告上师时并非仅仅口中念诵“上师遍知、上师遍知”,而是全神灌输专注于上师,如同意根被上师夺走,自心没法从上师处收回,如许一种状况中祷告。祷告之时忆念上师的恩德、大悲心和加持,并想到本身是差劲的修行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